开合清风纸半张 随机舒卷岂寻常

2020-10-09 11:04宋婷婷
公民导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折扇荣昌扇子

宋婷婷

任何事物都有产生、成长、延续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在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中。

世界因多元的文化而精彩,重庆的乡土也因延续上千年的故事、风俗、技艺,而饱含着难以言传的意义、情感,蕴藏着传统文化最深的根源。

让我们唤醒那些深嵌在非遗里的文化基因,听它们讲一讲重庆的根、重庆的魂。

一把折扇,开合摇摆之间,展开多少人和事,纳入多少韵和情。荣昌折扇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子福,痴迷制扇数十年,有着道不尽的困境与奇遇、荣光和梦想。

声名显赫的折扇世家

荣昌折扇(史称川扇),是与苏、杭折扇齐名的中国三大折扇之一。哪家折扇作坊在荣昌声名显赫?“松竹轩扇庄”恐怕无人有异议。

其经营者陈子福今年72岁,戴着眼镜、满头华发,看起来和普通老人并无二致。殊不知,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我这一生与折扇的缘分,可以说是命里注定。”陈子福出生于荣昌的折扇世家,父母都是制扇匠人。早在孩提时代,他就已经习惯充斥着扇渣与竹屑的家庭环境;到了少年时期,便水到渠成走上了学习制扇之路。

1962年,陈子福小学毕业,成为荣昌折扇合作工厂的一名学徒工。严师出高徒,在他身上得到印证。

“我师傅是当时荣昌最好的白页扇大师胡吉山,平常不苟言笑,一看到徒弟做得不对就会马上骂人。”陈子福回忆说。

最初三个月,瘦小的陈子福每天都要手握5斤重的鹅卵石练习磨扇面。一天8个小时的练习,让他手腕酸痛红肿,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起来。

与苏州绢绸扇、杭州书画扇相比,荣昌折扇以工艺制作精良取胜。繁琐的制扇工艺分为青山、同骨、棕风、削批子、捆扎等16个流程,总计145个操作工序。

但是,面对这项复杂辛苦的技艺,陈子福从未想过打退堂鼓。因为父母曾语重心长地告诫他:“为人必须学艺,无艺压身就会饿饭。”

这番话,陈子福一直铭记于心。原本要做满三年学徒工,他学了两年便提前出师,还评上了二级技工。

在陈子福经营的这家“松竹轩扇庄”里,人们可以看到其作品文化深蕴、艺术性高。山水渺远、草木灵动,笔锋游走之处尽是深邃意境,一把折扇便是一幅水墨丹青。

透过陈子福的记忆,我们发现,他出色的审美素养离不开两位画家的启蒙和熏陶。

上世纪五十年代,国画大师吴昌硕的弟子肖拭尘定居荣昌,就住在陈家隔壁。这位画坛名宿膝下有一子和陈子福年纪相当,因此陈子福经常进出肖家。

“虽未正式拜师,但我经常受肖老师教诲,七八岁时就在他的指点下学画画。”陈子福说,肖拭尘晚年基本靠画扇面为生,对自己产生的影响特别大。

进入折扇合作工厂学艺的陈子福,与画家屈义林也有一段缘分。“这位来头也不小,是徐悲鸿大师的弟子。当时,屈老师受聘到厂里教画扇子,耳濡目染的我受益匪浅。”

后来,苏州一位制扇大师说:“在国内,能自己做扇子又画扇子的人不多,陈子福算一个。”这其实恰与陈子福的这两段经历息息相关。

在折扇世家出生,又有良师“加持”,陈子福此时的折扇之路走得顺顺当当。谁也想不到,他即将迎来人生中与折扇的别离。

1966年,陈子福被送往手工业干部学校学习财务,5个月后被分配到荣昌星火农业机械厂,从库管员一直干到工会主席。这一干,竟是三十年。

记忆犹新的京城奇遇

1996年,陈子福重拾阔别已久的折扇技艺。

“儿子要上大学,仅学费就需3000多元,而我和妻子每月的工资加起来只有六七百元。”陈子福深感微薄薪水难以支持孩子走完求学之路,惟有辞职下海。但他心里没有底,日夜忧心能否在彼时的折扇市场占得一席之地。

最初,陈子福瞄准了当时荣昌的折扇作坊都不接的活儿——壁挂工艺大折扇。但因为这种大折扇卖价高,在最艰难的一个月里,他没有卖出一把扇子。

一天,陳子福鬼使神差打开家里的14寸电视机,正在播放的是山东电视台《文化传真》栏目,画面中有个人在说话,背景是很多扇子。

短短的三十秒后,节目结束了。但陈子福心中一动,萌生了结识此人的想法。

如何才能联系上那个人?苦苦思索一周后,陈子福突然想到写信向栏目组打听。不久,栏目组回信告知了对方的联系方式。

原来那人叫王庆泉,是山东华瀚集团公司董事长。陈子福马上去信,并附上几张自制大挂扇的照片。对方也回复了,寄来一张中国首届扇子艺术大展的邀请函。

去还是不去?陈子福看着邀请函踌躇不定,“主要是怕出门花钱。那时我家的积蓄刚好够儿子的学费。”

但他渴望看看外面的天地有多大,再决定自己要不要把制扇坚持下去。他的爱人起初非常反对,但陈子福还是下定了出去看看的决心。

那年的7月26日,陈子福揣上全部家当、拖着一箱扇子,前往中国首届扇子艺术大展举办地——当时的中国革命博物馆。展览主办方是中国扇子艺术学会,承办方正是山东华瀚集团公司。

在博物馆门口,陈子福见到了王庆泉。对方说:“不巧,一楼展厅已满,你只能去二楼了。”

到二楼一看,陈子福顿时为难,“这一层楼是展销厅,展位都要收费,而费用恰好是3000元。”

想到余钱还有他用,陈子福拉下脸皮找到二楼的负责人,说明原委,希望通融。就这样磨了几个小时的嘴皮子,才艰难地以800元换得展厅最末端的展位。

这天,他回到旅馆一夜无眠,心灰意冷地认为此行终将无功而返。谁知,次日上午开幕式因故推迟,又为陈子福带来了转机。

提前到场的嘉宾们开始参观,一路走走停停来到二楼陈子福的展位。其中一人说:“咦,这个扇子不错,比下面的扇子好。”陈子福趁机介绍荣昌折扇历史,引起了观赏者的浓厚兴趣。

他不知道,这群人大多是当时京城的文化名流,其中就有中国扇子艺术学会副会长、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齐白石的门生马越。

马越说话慢条斯理,待其他人都离开后才细细询问:“你这扇子不错,怎么会到二楼来?”

这句话似一股暖流进入陈子福的心田,他不禁诉说起此前的遭遇。马越宽慰道:“你耐着性子等在这里,我会尽我的力量帮助你。”

这句话让陈子福重燃希望。

开幕式剪彩结束后,在马越的推荐下,中国扇子艺术学会秘书长李长林特意将领导们引至陈子福的展位。大家表现出对荣昌折扇的兴趣,让陈子福对自己的作品有了信心。果然,在展厅正式开放后,陈子福的折扇引来不少人询价。

“我当时因购买展位一事心头憋着气,干脆耍横说我的扇子只展不卖。”陈子福说,谁知越是不卖,越受人瞩目。

因为人们太过热情,到展览的第五天,陈子福终于决定卖扇子,并很快卖掉三分之二。剩下的,部分送给中国扇子艺术学会收藏,部分作为谢礼送给了关心帮助他的人。

第六日,幸运再次眷顾陈子福。在中国扇子艺术学会会长郝盛琦的推荐下,中央电视台二套《夕阳红》栏目慕名前来采访陈子福。

其实,郝盛琦对陈子福寄予厚望。他说:“目前国内没有多少人愿意做扇子了,扇子的销路也不好,扇文化传承面临非常困难的局面。”

他勉励陈子福:“希望你在西南地区树立起扇文化的标杆,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像你这样能做、能说、能创新的制扇人。”

对于郝盛琦勾画的中国扇文化蓝图,当时的陈子福并不是十分理解。但热情的火苗已在胸中升腾,他回答:“我会尽我自己的努力坚持下去。”

这一段奇遇,陈子福至今记忆犹新,对细节描述极为详细。他没想到自己作为一个无名小卒来到北京,竟然登上了大雅之堂;更没想到能遇上这么多贵人,打开了眼界、坚定了信心。

此后,在制作折扇、传承技艺的道路上,陈子福拨开迷雾,勇敢向前。

不遗余力的创新之路

从北京回来后,陈子福不再只想着撑完几年挣够儿子的学费,而是真正爱上折扇,将其视作余生的事业。他开始认真研究折扇历史、钻研制扇技艺。

“荣昌折扇的历史,至今没有定论。”陈子福说。

有学者推论“查蜀产折扇,首推荣昌,别无二地”,因此把荣昌折扇的历史推至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陈子福对此持有异议。川扇是否等同于荣昌折扇,在他看来仍存疑问。为此,他一直把寻找荣昌折扇的历史,视为自己的责任。

但是,清末以后至抗战前期,无疑是荣昌折扇发展最好的时期。“上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荣昌折扇的从业人员高达400户,年手工产量在300多万至400万把之间。”陈子福说。

从鼎盛到衰落,荣昌折扇经历几轮浮沉。

抗战以后,荣昌折扇开始步入衰落。到了1957年、1958年,又因组织互助组、合作社,年产量降至300多万把。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大量人员下放,折扇廠受到影响,平均年产量徘徊在200万把左右。直至改革开放后,年产量才有所回升,但均未超过300万把。

后来,受湖南折扇的冲击,荣昌折扇销售困难,一度年产量仅有100多万把。险些倒闭的折扇厂,从此一蹶不振。

“但上世纪八十年代到2010年期间,社会上文艺演出增多,需要大量跳扇舞,这让荣昌折扇又多活了20年。”陈子福说,2008年,荣昌折扇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次年,他被授予该项目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2010年开始,折扇又现颓势。最近两三年,荣昌折扇年产量很难超过100万把,其中仍以舞蹈扇为主。工艺扇和手工纳凉用的扇子少到可怜,每年不超过10万把。

有资料显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把荣昌折扇的批发价在一元左右,利润最多只有一角钱。此时正是陈子福重操旧业之时。

尽管处境艰难,陈子福却坚持走了下来,并不断激发创作源泉。

首先,他利用自己多年练就的书画功底,将一把把普通的荣昌折扇“变”为具有文化价值的书画扇,又恢复了濒临失传的全棕折扇工艺。这种以棕竹为扇骨,黑绸为扇面的折扇,因材质稀少、工艺精湛,成为荣昌折扇中的精品。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陈子福历时数月研制出夏布折扇。夏布和折扇均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开创了荣昌折扇的新名品,填补了中国折扇制造历史上的一个空白。

2013年10月,中国扇艺术博物馆(现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以高出市场价1倍多的价格,征购了陈子福的4把夏布折扇。

此外,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大型纪念套扇是陈子福的代表作品,堪称西部第一、国内罕见。这套纪念扇共51把,面宽从49厘米起至99厘米止,每扇增长一厘米象征着新中国成长的年轮。陈子福采用51个不同造型,并以烙画、彩绘、阴刻、阳刻、嵌刻等多种手法进行装饰,让古老的技艺再次走入了现代人的视野。

在原有折扇形态不变的情况下,陈子福还从折扇匣入手进行艺术更新。他将南竹筒对破,制作为折扇匣,并在匣上雕刻诗文图案,让折扇和折扇匣从过去的实用上升为艺术。

2002年,陈子福创作的竹匣夏布折扇获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银奖。

在个人创作上,陈子福坚持推陈出新;在授徒传承上,他同样不遗余力。

如今,他收下的正式徒弟有4个,包括李开军、金洪流等人。当年,为了让首徒李开军开阔眼界,陈子福自费带他前往苏杭等地,拜访当地的制扇大师。如今,李开军已成为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荣昌折扇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真正的传承不为名利。我是想在他们身上创造希望,希望后浪能够超过我,把荣昌折扇一代代传承下去。”现在,这位年过七旬的老制扇人,只想带好徒弟,继续追寻荣昌折扇的历史,争取早日实现成立微型扇博物馆的梦想。

猜你喜欢
折扇荣昌扇子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重庆荣昌:国家级生猪交易市场研发中心8月建成
可收缩得彩色扇子
谷文晁送折扇
荣昌夏布创意时装亮相北京
折扇应用上线了
扇子
会变的折扇
古扇送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