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辉,辽宁营口人。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文学》《光明日报》《文汇报》《诗刊》《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发表多篇作品。出版散文集、诗集及心理学书籍共7部。
仁是蒲公英的种子,随风散落天涯,到哪儿都是家。仁能聚沙成塔,也能集腋成裘。它是超越阶级和时空的一种洪荒之力,是天人合一的道,是令人安心的符咒。仁人是仁的有机载体,古今不乏。老藤的长篇小说《刀兵过》,就是围绕一个“仁”字展开的,它成功刻画了中国文人用舍行藏的睿智,这应是该书对中国隐士精神的一种烛照。
理性认知世事,是《刀兵过》的精神内核。孔子说过,“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客观而精炼地表达了儒者对于居庙堂与隐山林,入世与出世的理智选择和人生态度。这不但是一种理性的再现,更蕴含了儒学通权达变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气度。王氏父子的隐于野,便是儒家学说的证见。“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锦衣玉食的生活千篇一律,正直高尚的灵魂万里挑一。真正有信仰的人不会成为社会乱象的奴隶,心里有定盘星,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而且坚信邪不压正,不肯与恶同流合污。至于某些人所说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那只是为自己劣行找的借口而已。王克笙的“藏”,有个人主观成分在,也有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子鸣鹤的“藏”,则有其父的爱和对世事的清醒认知,当然,不想被这个乌烟瘴气的社会腐蚀,自己又无法融入龌龊,需待一个时机——世界变得海清河晏时,也就众乐乐了。虽说这个理想并不容易实现,可也不要无奈悲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活出自己,尽己所能为这个社会的改变添砖加瓦,而不是一味的避世,与社会格格不入甚至脱节,想必,这是作者替主人公的代言。
爱惜自己的羽毛是文人雅士的风骨,也是一撇一捺撑起的“人”的脊梁。乱世中既保持棱角,又能处理好与各色人等的关系,打好太极,这绝对是高手。能写出这层深意来的作者,修为可见。读一本书,读懂它的内涵,比读它的表相更有滋味。大自然的法则是适者生存,人类何尝不是?当你改变不了社会,就要从改变自己入手来适应人生。否则,只能优胜劣汰。当然,这改变有底限。王克笙的正直人品和高超医术,其子王鸣鹤继承得很好,其子在当时当世,能以九里百姓为己任,游刃有余于各种政权人物中,不卑不亢,这才是人格的大美。即便有些个性棱角的磨损,仍以大局为重,超越了读书人的呆板和不知变通,不损其魅力。入世的“入”,到底怎样做才好,显然值得我们深思。王鸣鹤不但与土匪打交道,也与日本人过招,更与共产党人交往,在他心里,三教九流都是人,找他的便是病人,没有身份之分,只要是病人,都在他救死扶伤范围内,当然,他不是愚蠢的东郭先生,他有勇有谋,是历史上明朝皇姓“朱”的后人。这既是他的血脉传承,亦是他与其父一生念念不忘想要恢复的本宗。看,大我小我,其实都逃不开“性情”二字。
大医精诚中对医德作了阐述,成为医训。医者父母心,医者菩提心。其实,面对生死病痛,没有疆界,没有任何附属的条件,只是一种本能,见了病人便救,这才是医的最高境界。若人人如此,世界便会没有战争和灾难了。小先生王鸣鹤能在并不太平的乱世中与各色人等协调好关系,保全小小的九里平安,本身就是一种仁,一种义,是超越歧黄的雅士。这,或许就是作者一直在当下苦苦追寻不曾放弃的意念和行为,也是一种人格的播种,告诉我们何时何地该做什么。其实既不是人之初性本善,也不是人之初性本恶,善恶在于人个体的天性。有些人给他再好的环境,依然不失狼子野心的本质,有些人生下来就善良,即便在劣境的熏陶下也不会染上恶。
人物刻画鲜明生动,是《刀兵过》的一大特色。这是一本用情感写成的长篇小说,每个人物都有各自的使命和温度,或平凡或不凡,皆鲜活生动,有血有肉,有正义有私心,象征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缩到九里這样一个小地方来,以点代面,窥一书而知人世,男一男二皆可圈可点,王克笙出生时给了接生婆一耳光的描写相当精彩,有野味,与其说给接生婆一耳光,不如说给命运一耳光。不过,最后经由生活的磨砾,每一个人都会输给命运,败给生死。王鸣鹤则是秉持了其父的医品人品,在此基础上有所提升,更懂得进退张弛,与这个世界较量的过程中,有所为有所不为,尽最大力量保持自我,这是他青出于其父那一蓝的魅力。酪奴堂的传承,就是这部小说的草蛇灰线,贯穿始终,中医是小说中主人公的“法器”,是众人臣服的人品之外的强势“法器”,而塔溪道姑便是冥冥中美的化身,是王氏父子心中的女神,需仰视可见。包括后来的止玉道姑,都以一种完美呈现在读者眼前。这样的人,生活中应该说是没有的,实在说有,也是一种理想的美化罢了,是憧憬,是父子二人心头永远的白玉光。至于吴志甫、蒲娘、姚大下巴、老地羊等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也有自己的处事准则和优缺点。一如“九里村约”和“九里义渡”,连同万柳塘的柳,都有它们存在的现实意义和超载文字的深度呼唤。而九里,不仅是王克笙和鸣鹤父子的理想国,更是作者的理想国,是滚滚红尘中很多凡夫俗子的理想国。虽然,它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毕竟有梦就好。
通过阅读不难发现,作者是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淫的雅士。手写其心,作品其实就是在替作者言志。我们完全可以相信,王氏父子便是作者的化身。深喜这部《刀兵过》中蕴涵古代话本小说的风味,堪称洗涤灵魂的佳作,这才是易令读者震撼的根源。作者信手拈来的关于中医知识和古诗词的引用,体现出这部《刀兵过》中战乱与人性的冲突,又引出乡贤的高大形象,最终却是耐人寻味的牺牲品,以行动透视心境,以小见大,悲剧中富有极深的内涵,小说至此得到升华。这部小说中,对中国传统文化,道家儒家都有涉猎,尤其对中医学和古典文学的探讨,更加吸睛。孔子信奉的乱世则藏,在王家父子身上体现得很明显,因为藏得不够深所以才有悲剧故事发生。不外因人是社会的人,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而主人公有仁者之心,有不曾麻木的正义灵魂,这本身就是致命的软肋。他想弘扬国粹,也尽力了,可是个人的力量与历史的洪流碰撞的结果是什么,还需要说吗?胳膊拧不过大腿。所以,作者对孔夫子的用舍行藏理解得还蛮深刻的。实践如何,个中因果,倒也不必强求孰是孰非了。让人深思,便是《刀兵过》的禅结出的如意果。
写作手法上,用“刀兵过”作为小说的宏大历史背景,历史与想象紧密交织,相得益彰,不啻当时社会的缩影,读来如临其境,这是小说深入人心的“技”的层面。有人说文字是“武功”的镜子,一旦修成正果,“武功”自然就练成了。唯美的语言成为小说文学性的一个亮点。书中很多好句值得品读,像夜幕中的小星,发出润人心脾的光。譬如“爱情就像一场战争,很容易开始,却很难结束”,“我来辽河湿地,一半为了爱情,一半为了你”,“不是满脑子砸烂旧世界的铁石姑娘,革命理想多半来自爱情的激励”,“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好端端一个人,龙睛虎眼出去,弱不禁风回来”,“说话的欲望显然超过了吃饭的话唠”……可见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之深。
无论哪一时代,善良的弱者就像没有牙齿和爪子的小动物,砧板就是宿命。作者借风度仪人的塔溪道姑之口,说邱祖所言——“不到苦之极处,苦根不尽,智慧难开。”这话对今天处于幸福生活中的我们,也是富有哲理的。“刀兵过”过的是那个战乱的年代,和平时期,分明也有看不见的刀兵在过,同样需要我们机警面对。任何时候、任何事情、任何人,都要保持理智,不能太过感性,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读懂并感谢作者的苦心,这便是《刀兵过》凌驾于作品和生活之上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