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给水排水设计中,合理性是基础要求,给排水设计的合理性不仅能够完善城市的给排水系统,还能够促进城市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BIM技术优势和能力体现在具有可视化功能,能进行模拟演示,以及管道碰撞交叉检查,同时还具有数据库,各种数据信息能够及时地调取及更新,数据的使用率提升,对于工程的施工推进以及工程的施工标准优化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建筑整体的施工稳定性提升,施工成本降低以及施工工期有效缩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BIM技术在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状态,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需要明确BIM技术的重要性,BIM技术在给水排水工程中存在的具体应用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和有效应用策略。
关键词 BIM技术;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应用
引言
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给水排水系统,保障给水排水设计的合理性。从当前各个城市给水排水的总体发展来看,给水排水工程依旧存在着一些设计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需结合其现状,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给水排水设计的合理性,为城市人们提供便捷。
1给水排水设计重要性
给水排水设计重要性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目前,我国依然有很多城市处在贫水状态,尤其是西部地区城市,但无论是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还是进行工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进行科学合理的给水排水设计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科学合理的给水排水设计可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缺水问题,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和城市发展所需。其次是有助于城市发展。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水资源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建设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布局。而通过高效的给水排水设计,对城市区域内的水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开发,必然会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最后是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城市化进程加快,为了为城市人们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各个城市都在积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给水排水设计是基础设施中的重要内容。在很多城市的发展中,各种基础建设项目的开展造成了城市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尤其是水资源污染与浪费严重,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通过给水排水的合理设计,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城市区域内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缓解水污染。因此,给水排水设计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1]。
2BIM技术在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2.1 建筑信息参数化设计
BIM技术在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实现建筑信息参数化设计,通过将建筑各类信息进行综合整理以及分类,实现数据化管理和储存,数据模型构建。在BIM技术应用过程中,数据模型的数据一旦出现变化,则对应的建筑相关设计数据以及方案也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修正,防止设计与实际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影响建筑施工的正常开展。建筑信息参数化设计应用的优势在于,能够让BIM系统中的信息数据直接传输导入到计算机上,讓数据以及模型等信息更为直观地展现,工作人员数据库的使用更为高效更为高质量,整体工程的推进更为安全可靠。
2.2 注重设施设计,强化工程质量
作为设计者而言,要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引导,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具体需求,积极完善给水排水相关设施的优化设计,由此来促进给水排水功能体系的有效构建。为此,在给水排水设计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合理规划给水排水管道管径设计。之所以城市在雨季经常出现积水的情况,与给水排水管道管径不合理有着一定的关联性。针对此项问题,我们在对管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综合考量雨季给水排水管道高负荷运转的现实情况,将粪便污水管道外径设置在≥100mm,废水管道外径限制在≥32mm左右,而对于其他管道管径的设定则需要依据现实需求而定;二是优化排水系统设计。对于排水系统设计的优化,我们要逐渐抛弃传统的效率化的排水思想,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指引下,引入低影响开发理念。在对建筑雨水管道进行设计时,可采取贮、蓄、排相结合的方式,在重视雨水渗透、储存的同时,促进地下水的回补,由此来使城市供水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对于大型生活区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可优化建筑物的雨水储蓄能力,用于日常生活区内植物的浇灌、地面的冲洗等,起到节水的良好效果;三是优化给水系统设计。给水设计的要点在于节水节能,可通过二次供水前置设备、高位水箱、常速泵组相组合的方式来实现城市高层建筑物的供水。通过对高层建筑供水设备层,合理设置高水位箱具体容积,低区通过重力进行能力供应,高区则借助加压的方式进行供应,水泵房采取二次供水前置设备,由此来实现城市高层建筑物的供水。
2.3 加强雨水排放设计
加强雨水排放设计主要是对于雨水排放的设计需要结合城市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当地的降雨量,设计出符合本城市的雨水排放系统,并且雨水排放系统还要与城市未来的发展紧密结合,建立排涝站、排涝沟等增强城市的雨水排放能力。而针对日益严重的城市内涝问题,可以建立智能化的警报系统优化城市排涝系统,可以在设计中将排水管道接入接户管和接户井之中,将城市道路两侧的水进行就近排放。此外,还可以增加雨水口、雨水格栅等装置的数量,以便截留路面的积水,使降雨快速流入地下从而排出。另外,建筑排水管道可以结合城市的地势,将城市之中的积水导向地势较低的位置,提升雨水排放系统的有效性。还可以将雨水集中收集,缓解城市建设所需,如可以使用雨水浇灌城市绿化等。
2.4 浅埋暗挖设计
设置导轨安装坡度必须要依据设计的要求,以钢质材料为主,且要考虑刚性和强度符合要求,确保可以顺利施工。顶铁的选择也要考虑刚性和强度,还要考虑顶力需求,安装轴线可以对称管道,也可以水平管道,确保顶铁和导轨接触顺畅,避免出现阻滞问题,为平衡的传力和受力做好铺垫,同时也可以匀称的分散开力度。顶进作业时,工作人员最好把在顶铁上的停留时间缩短,定期观察顶铁,确保其正常。也可以在顶铁和导轨中放入缓冲材料作为衬垫,减少摩擦。千斤顶和管道中心必须垂直对称,能在支架上固定,且要把千斤顶的油路并联,把所有控制系统配置好。安装完换向阀、千斤顶以及油泵后,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在未出现泄漏的条件下,以同样速度推进每个千斤顶,开始速度要缓慢,等配件磨合成功后速度恢复正常。推进千斤顶时,如果有油压温度骤升的情况出现,就要停止推进,然后针对问题仔细分析和研究,尽快制定解决措施。千斤顶在退回活塞的时候,速度要适中,不宜过快[2]。
3结束语
总之,BIM技术在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价值在于,能够替换传统的模式,让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更为直观更为全面,提升施工的质量以及与建筑整体结构之间的兼容性,建筑整体的性能以及安全性也相应提升,并且建筑的成本也得到一定的控制,收益得到实际提升。同时这一研究内容,也能够给BIM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给予一定的借鉴,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实现BIM技术的作用得到全面发挥。
参考文献
[1] 邓玉来.BIM在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6):3569.
[2] 徐建.BIM在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0):2595.
作者简介
田翠平(1975-),女,辽宁人;学历:本科,职称:副高级职称,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现就职单位:新疆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方向:建筑给水排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