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言
高效利用要素资源是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为盘活土地存量资源,沈阳市沈北新区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统筹兼顾、精准施策,积极开展以“停缓建”项目攻坚、“半截子”工程攻坚等为重点的“两块地”处置攻坚行动,起到了盘活一个地块、撬动周边发展、搅活一池春水的联动效应,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
为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土地资源的迫切需求,沈北新区紧紧围绕发展目标,强化顶层设计,深入推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
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沈北新区是沈阳中心城区向北拓展的要冲区域、核心区域,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因历史原因形成了一批“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和“停缓建”项目、“半截子”工程,成为横亘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为此,区委、区政府高站位认识、高起点谋划,从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集中实施了以清理盘活存量资源为目的的攻坚行动,向存量要增量、向闲置要效益,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剔除了发展障碍、腾挪了发展空间。
强化领导、完善机制。区里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目标任务体系、工作责任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为各项工作有序展开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组建工作专班,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的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建立实施“一项任务、一张图表、一名领导、一个团队、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实行台账化管理、项目化实施、任务化落实。强化督导考核,科学确定阶段性和全年考核标准,将攻坚行动纳入全区绩效考核并着重突出权重。
分类施策、有序推进。按照“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统筹实施、分类推进,聚焦问题、靶向攻坚,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工作原则,沈北新区制定了《民营企业工业地产满园增效攻坚方案》《民营工业地产招商考核方案》,出台了国有工业地产绩效考核细则、租赁优惠补贴政策,指导解决闲置土地、“停缓建”项目、“半截子”工程、“僵尸企业”等问题。同时,对盘活的闲置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引进新项目、配置新业态盘活资源。着力打造“链上沈北”产业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全区各类企业、1.1万个重点产品及500余家工业服务供应商,整合融入“辽宁产业地图”,推动省域内企业与产业链供需互通、互联生态圈,以新产业项目的持续注入,助力盘活闲置资源。
统筹精准施策
通过深入调研,沈北新区梳理总结出政府在土地抵押、配套缺失、排迁滞后、净地不净等方面,企业在资金、产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统筹运用行政手段、市场手段、法治手段,坚持一地一策或一地多策解决问题,推动闲置资源快速转化为有效的生产要素。
征收出让。对因产能过剩、技术落后等原因陷入困境的企业,通过依法征收原有工业用地,并调整为商业用地后招商出让的方式,实现土地的有效利用。2018年以来,全区投入资金18亿元,收回土地1996亩,成功引进了万达、中海、万科等知名企业投资兴业。
调规盘活。在全面梳理闲置未建设用地、经营不善企业以及需要调整产业方向项目的基础上,对原有规划非强制性内容进行适度调整,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满足地区发展需求,优化城市功能布局。2019年至今,共通过调规出让或计划出让用地8宗、1652亩,涉及万达、恒大、清水湾等多个重点项目。
清理“僵企”。针对长期停工停产的“僵尸企业”,组织有关部门帮助企业明晰发展定位、规划发展路径,通过招商引进新项目盘活闲置资源,同时解决企业生存和资源闲置两个难题。昆仑不锈钢产业园因销售渠道不畅等原因陷入停产、半停产状态,部分厂房长期闲置。针对这一情况,相关部门积极作为,配合园区对闲置资源进行整理,并通过招商先后引进9家企业入驻。
补批手续。针对因手续办理原因造成生产、建设停滞的企业(项目),沈北新区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充分研究利用现有政策帮助企业(项目)补批手续,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建设。在补办过程中,相关法律法规与停滞时间点相比没有发生变化的,按照原规定完成手续补办;已经发生变化的,按照现行规定执行。高新智慧产业园A区因企业提前入驻、消防规范调整等历史原因,9栋建筑(含7栋标准化厂房)消防工程无法验收。沈北新区组织有关专家多次实地调研查明问题症结,并指导园区按照相关要求逐项进行达标整改。目前,经专业部门审核,上述园区已通过验收。
改革推动。针对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渠道不宽的状况,沈北新区将农用地、宅基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作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的突破口,以三权分置为基础,向土地要空间、要效益,努力实现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资本。结合实际采用紧地、串地、调地等方法推进农用地改革。紧地即抓超额面积收费,目前已完成紧地收费面积1.18万亩,增加收益405万元。串地即推动集中连片,将确权超额的零散地块,在本村内就近调整发包地。目前,马刚街道铁营子等4个街道18个村已串联成片地块1.02万亩。调地即调整种植结构,在条件成熟地块实施“旱改水”,以种植结构调整推动增产增收,首批两个村460亩“旱改水”已正式启动。推进宅基地改革,形成土地入市的腰长河锡伯小镇模式、单家村闲置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清水土地复垦增减挂钩模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梳理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856块、7.8平方公里,用于“模拟招商”,已落实虎石台街道东岗房车营地、兴隆台街道孟家学校民宿等项目16个。
超建整改。对因历史遗留原因未按原规划指标建设的项目,依据《关于严格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管理的通知》《关于房地产用地调整容积率后补缴地价款有关问题的通知》,按现状进行评估,在企业补缴超出部分土地出让金后开工建设。新水湾项目商业比在建设中达到20%,超出了原计划的15%。企业提出申请后,相关部门根据沈北新区总体规划,将地块商业比由不小于10%调整为不小于25%,并按现价评估征收了企业补交的土地出让金,使项目得到及时整改推进。
股权收购。对因资金链断裂导致的“停缓建”项目、“半截子”工程、“僵尸企业”等项目进行了全面摸底清理,逐个建立档案,新区主动为其对接社会资本进行注资,招商引入企业以注资合作、全盘收购等方式盘活闲置资源,帮助企业重获发展动力。位于沈北路沿线的464亩原欧美亚地块闲置多年,新区积极对接、引进嘉诚地产收购上述地块,投资建设集居住、商业于一体的12万平方米综合体项目。印尼芝布特拉项目由于企业资金紧张等原因,处于停滞状态。经政府搭桥牵线,该项目与恒大集团达成了股权合作协议,现已重新开工建设,年度計划完成投资4亿元,预计年内完成主体施工。
有偿收回。针对部分因欠缴税费陷入发展困境的企业,沈北新区鼓励其通过以土地换资金的方式,将闲置土地以合理价格出售给政府,达成企业资金良性循环,闲置资产得到盘活的目的。沈北国际木材市场拖欠土地使用税1000万元,区政府向其提出以土地换资金的建议。企业同意后,经第三方评估,政府以1000万元资金收回了该企业50亩土地使用权,实现了政府与企业的双赢。
容缺办理。对因欠缴费用导致无法办理后续手续而陷入停缓建的项目,新区有关部门在与企业建立共管账户后,允许企业容缺办理后续手续,继续开展项目建设。沈阳翔凤地产项目因资金困难,在办理施工许可证时无力交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等相关费用。经共同协商,翔凤地产同意区政府委托国有平台公司与其设立共管账户,归集翔凤公司商品房销售回款,并承诺政府垫付的农民工工资及办理手续的其他费用从中扣除。
集约建园。为集约化利用资源,沈北新区提出了“一个园区一个特色产业”“促进产业链条延伸”的工作思路,科学布局工业园区,发挥资源最大效益。沈北国有标厂一、二期依托辉山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重点引入食品和生物医药产业;三期作为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示范片区,重点引入光电信息等高新技术企业;四期围绕新基建重点引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能源等新型装备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