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以计算机、遥感、遥测等技术为依托的远程医疗逐渐为国内许多大型医院所采用。而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医院资源的紧张、感染风险的存在,远程医疗作为可跨距离诊断、会诊、护理的便捷医疗方式,更是加快了向中小城市普及的步伐。当大服务“进驻”小城镇,当远程医疗日渐成为人们看病就医的常用方式,我们或许应该及时并全面地来认识一下它。
有人或许会问,远程医疗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到底是什么呢?
远程医疗,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一种医疗卫生服务,其不受距离影响,所有的诊断、治疗、身体健康状态评估等医疗行为,都可通过信息和通讯技术实现。而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则将远程医疗定义为,一方医院(通常是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较薄弱的医院,比如乡镇的卫生院)邀请其他医疗机构(通常是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比较先进的医院,如三级甲等医院),运用通讯、计算机、遥感等技术,远程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行为。
從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分布来看,好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远程医疗可充分发挥大医院或专科医疗中心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优势,对医疗条件较差的边远地区、海岛或舰船上的伤病员进行远距离诊断、治疗和咨询,让其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并降低其医疗开支,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有些人的身体出现异常时,常会根据症状到网上了解相关信息,比如自我对照判断可能是哪种病、怎样治疗等,有时则会在网上找医生咨询。请问,在网上找医生问诊属于远程医疗吗?
在网上找医生问诊是个人问诊行为,不符合“一方医院邀请其他医疗机提供医疗服务”这一概念。对于远程医疗,我国实行的是严格的准入制度,即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机构必须申请互联网医院准入,具备互联网诊疗资质,医生要注册到具有互联网诊疗资质的医院,才能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而且我国还明文规定,首诊不能采取线上问诊形式。远程医疗基于通讯工具而诞生,互联网本身存在局限,远程医疗不可能解决医疗上所有问题,患者检查、打针、手术等一系列问题都要线下进行。因此,互联网上找医生问诊只属于健康咨询服务,在我国不属于真正的远程医疗。
远程医疗能让患者实现不去北京、上海、广州等医疗资源丰富和医疗技术较高的城市,就享受到相当于其水平的医疗服务。但是,要怎样才能获得远程看病的机会呢?怎样才能跟远程的医生建立联系呢?
要实现远程看病,建议首先去当地的医院就诊,如果当地的医院邀请了优质大医院或专科医疗中心的医学专家给予远程医疗支持,则可以在当地医院享受远程医疗服务。
在进行远程医疗过程中,要认真听取当地医院医生的意见,做好相关检查,提供相关的个人资料(主要是身体状况、病史、曾就医情况等),以便远程的医学专家了解患者个人健康状况的相关信息。必要时,还需要患者直接与远程医学专家通过视频进行面对面问诊。
最后,根据远程医学专家的建议,确定治疗方案。如果需要开药,医学专家可以远程出具处方单,患者可凭处方单在当地医院购买。需要进一步检查或做手术的,如果当地医院具备相应条件,则可在当地检查、做手术;如果当地医院没有相应的条件,则需要去能做相关检查和手术的医疗机构甚至需要去远程医疗支持的医院做。
此外,小城镇患者因为病情复杂或者特殊,直接到大城市医疗先进的医院进行初诊,此时可与初诊的主治医生积极沟通,看回到当地后是否可找他进行远程复诊。这样会让复诊方便、快捷不少。
中医需要望、闻、问、切,远程医疗不能把脉。那么,远程医疗可以看中医吗?
远程医疗是可以请中医专家看病的。中医诊断疾病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结果,“切脉”放在最后,由此可见,望、闻、问是主要的,切脉只是参考,对争端结果的影响不会很大。另外,在现代医学中,对身体各项指标及病变部位的检查,不管中医还是西医,都主要依靠各种检查手段(例如血压测量、血常规,做CT、核磁共振、B超等等)来实现。因此,中医面中的切脉就没那么重要了。所以,通过远程医疗看中医是可以的。
目前,远程医疗技术已经从最初的电视监护、电话远程诊断发展到利用高速网络进行数字、图像、语音的综合传输,实现了实时的语音和高清晰图像的交流,对疾病的诊治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如今,多数大型公立医院已获得互联网诊疗资质,医院间的远程医疗模式已相对成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远程医疗管理培训中心主任卢清君认为,如果远程医疗能规范化发展,未来两三年内就能带来明显的积极效益,不仅会提高医院、医生的交流效率和资源利用率,还会促进分级诊疗,便利患者就医。
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进行远程医疗,不仅可使基层医生与专家可以有更多的协作与互动,提高基层医疗水平,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还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运送患者的时间和成本,为患者争取治疗时机,节省费用。因此,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国家相关机构的推动下,远程医疗将会不断发展,相信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那一天不会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