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呈现出了大数据特点。根据大数据的技术特点,提出基于数据驱动来实现高校网络舆情中的应急管理策略,并且利用大数据技术设计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使得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主动、及时发现网络舆情并发出预警,有效预防高校网络舆情的恶性发展,避免突发事件发生。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18-0046-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背景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较2018年底增长259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1.2%,较2018年底提升1.6个百分点。在这些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6.0%。党过大学专科、本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群体占比分别10.5%、9.7%[1]。
大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新媒体传播平台,在微博、微信、QQ、客户端、直播平台、知识问答平台上进行信息的传播和分享。在这些新媒体技术的帮助下,使得网络舆情数据量急速膨胀,并且数据特征呈现多样性,具有大数据特点。因此,有必要分析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完善应急管理策略,基于大数据技术设计应急管理系统,提升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的水平。
2 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急分析
2.1 高校网络舆情产生原因
高校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校外和校内[2]。从校外来看,国内外政治军事、国家统一、民族情感、社会生活热点等问题会诱发,外部诱因也会引发高校网络舆情。从校内来看,高校内部管理方法不当、学生权益保护不当、奖惩失当、服务意识差、治安问题、学生个性突出等也会诱发网络舆情,比如说某高校食堂集体中毒事件、保安与学生发生冲突等问题,这些问题与学生个体息息相关,极易引起网络舆情的发酵。
2.2 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特点
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群体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极高,信息的产生和传播速度都呈指数级增长。因此,高校网络舆情应急在大数据时代下也具备了一些新特点。
1)大学生群体网络参与度比较高。大学生群体人的整体年龄比较轻,想象力丰富,富有激情,往往会第一时间对网络舆情做出反应。然而,他们的思想意识却还不成熟,思考问题容易情绪化,对问题的认识往往浮于表面,容易受到不实消息的误导和负面网络舆情的影响。
2)网络信息内容多元化,数据类型复杂。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网络平台发布和浏览以图片、音视频为主的多媒体网络数据内容,与文本数据相比,这些数据的类型更加复杂、数据量也更大,爬取以及分析的难度也随之增加。
3)高校网络舆情突发性强,扩散范围广。由于大学生能够各类网络信息的渠道多、范围广,网络舆情的发生也呈网状快速传播,很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爆发舆情危机,往往使高校学生舆情管理者措手不及。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蔓延、扩散到更多的高校群体,甚至引起高校群体性事件。
4)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的敏感度较高。高校的一举一动都会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网络舆情事件不仅事关大学生,还会涉及学生背后的家庭,极易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因此,处理好高校网络舆情是有效防止严重事件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2.3 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机制
高校应该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预防和消除不良网络舆情的影响,不仅要维护高校的形象、利益和稳定,也要维护大学生群体以及社会公共利益。高校网络舆情的应急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了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快速反应、有效引导、部门联动[3]。
3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
3.1 大数据在网络舆情中的应用
如图1所示为网络舆情大数据分析模型,利用大数据相关技术对大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挖掘以实现一定价值和达成一定目标,将其具体应用到网络舆情的管理中。通过有效协调和利用各种大数据资源,在一定机制的推动下对网络舆情数据进行收集、挖掘、分析从而实现监测、预警、引导、控制并达到应急管理目的。
首先,它通過海量信息抓取、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对历史和现实数据的收集和挖掘,高校可以通过对一定地区以及时间段发生的相关事件数据进行汇总。其次,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进行有效的归纳总结。高校在面对突发的网络舆情事件时,可以通过大数据的网络分析,做出更有依据、更合理、更精准的应急决策。再次,在事后利用大数据对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及应急过程中的各类信息进行融合分析,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的能力。
3.2 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策略
1)针对大数据特点,完善法律体系,应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发生。高校的稳定和发展事关社会稳定,要根据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的特点,完善法律体系,为高校应急管理提供法律的支撑。
2)建立多元合作联动,加强高校内部以及与高校、政府、企业的沟通合作。由于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渠道广泛,很难有单个高校或者组织来独立完成。因此,可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共同参与的合作联动机制。对于高校而言,可以与技术企业合作,将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等任务外包,并且加强高校内部以及高校之间的合作。
3)基于数据驱动提升网络舆情的应急管理水平,贯穿于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快速反应、有效引导、部门联动。通过对网络中的海量实时数据进行监测分析,基于数据使得应急预案的制定更加精准、精细,做出准确的有效引导,部门联系应对危机。
4)培养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要增强网络使用法制教育,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大学生更要懂得如何合理、合法使用公民的言论自由。
3.3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设计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中,只有监测预警及时、分析研判准确,才能做出有效的快速反应,引导网络舆情,多部门联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如图2所示,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系统应对网络舆情动作的基本组成,包括了监测分析系统、引导决策系统、联动处理系统。
其中监测分析系统是基础,是应急管理的重中之重。高校应对校内外重要的网络信息进行监测,比如说校园论坛、QQ群、微博、微信、知乎等,采用大数据相关技术进行汇总数据、分析数据、提取主题、预测趋势、提前预警等。通过制定各种舆情评估指标,将数据转化成可以进行分析的信息,评估舆情产生的级别,能够主动预防网络舆情进一步的自我恶化而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如图3所示,监测分析系统包括了数据监测系统、数据分析系统、舆情评估系统。具体功能:1)数据监测系统是通过采用大数据技术,对网络海量数据信息进行爬取和汇总,发掘出与主题相关的舆情信息输出。2)数据分析系统对异常数据信息进一步的分析,主动识别社会热点和敏感话题,对比事件特征对主题观点进行有效分类,输出分析报告。3)舆情评估系统根据评估细则确定网络舆情的级别,比如说可以将级别划分为橙色、黄色和红色,根据级别的不同,发出预警警报。
4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以及应急管理机制,提出基于大数据技术实现高校网络舆情中的应急管理策略,使得高校网络舆情的应急管理基于数据驱动,更加科学合理。同时,提出设计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能够主动、及时发现网络舆情,根据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发出预警,有效预防高校网络舆情朝着恶化的形势发展,避免突发性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ac.gov.c n/2019-08/3 0/c_112493 8750.htm.
[2]李伶俐.网络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学,2017.
[3]周洋易.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预警研究[Dl.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8.
[4]卿立新.创新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管理[J].大数据时代,2018(9):68-70.
[5]闫素霞,班秀萍,王金苗,等.大数据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现状与对策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9):54-55,64.
[6]曹艳芳.大数据背景下政府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策略[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7,18(2):58-61.
【通联编辑:光文玲】
作者简介:裴浩(1984-),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管理,大数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