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杨敏 金新建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国内高校科研数据管理进行文献调查分析及部分医学高校科研人员对于科研数据管理的需求调研,就医学高校图书馆开展科研数据管理进行探究,以期对医学高校图书馆开展科研数据管理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医学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18-0015-0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科研数据主要指人类在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管理以及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教育教学、生产试验、科学管理以及各种统计型数据;这些科研数据可以依据不同的科研活动的需求进行再处理和再加工[1]。科研数据不仅是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资源,而且是科学研究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与学术论文和其他类型的科研成果处于相同的地位[2]。我国《科研数据共享工程第5期技术标准研究报告》明确指出,科研数据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行为或其他可靠途径获取到的,而且能够真实反映实验和现象本质规律的原始数据,可以根据不同科研目的进行再加工的各种数据集合[3]。由此可见,科研数据是指在科研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数据和进行再加工处理的衍生数据集合,研究人员可以利用科研数据的可复制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对科研数据进行再处理,从而让科研数据应用效果增加,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1 研究背景
国外高校自2007年开始出现许多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实践探索活动,包括康奈尔大学、伊利诺伊大学、莫纳什大学等一些高校图书馆均根据各自校内的实际需求提供各类型的科研数据管理服务[4]。通过国外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服务研究现状可发现,其关注点多集中于几所发达国家高校的实践进行对比调查分析,研究者多关注科研数据管理的政策现状、服务细节、知识产权问题等方面,但是对于整个系统的详细研究和评估分析还欠缺。
随着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在全球范围内普及,我国高校图书馆也开始推进相关服务。我国高校图书馆已明确开设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且取得显著成效的有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图书馆等[5-6]。2014年10月,9所国内著名高校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中国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研究与实践联盟研讨会”,并明确“推进科研数据管理措施”等工作目標。2018年1月,国务院办公室出台《科学数据管理办法》,预示着从国家层面开始重视科学数据的管理与应用[7]。
2 国内高校科研数据管理的调查分析
2.1 文献调查研究
笔者将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作为来源数据库,以“科研数据”为关键词或者题名字段,对2009-2019年期间的文献进行精确检索,截至到2020年3月1日,共检索出153篇文献,去除不相关文献,共计122篇文献。具体发文数量年度序列如图1。
2.1.1发文量分析
分析文献结果可知,自2013年开始,研究科研数据主题的文献呈现增长趋势,这可能与同时期引入国外科学数据管理服务的研究渐多,加之我国首届科学数据大会于2014年在北京顺利召开后,国内学者对大数据背景下科研活动及相关数据分析关注度高,热点研究相对增加有关。
2.1.2关键词共现网络图分析
对2009-2019年122篇文献进行研究发现,科研数据相关的研究文献中,国外图书馆及高校图书馆的科研数据管理、科研数据机构库及数据政策等主题研究较多,而对于数据生命周期、具体研究工具及技术分析等较少。
2.1.3 研究机构分析
论文研究机构分布可以清楚看到,武汉大学位居首位,江苏大学、中国科学院的附属机构等院校紧随其后。武汉大学图书馆是我国国内较早开始研究科学数据管理服务的单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也已形成一支研究经验丰富的研究团队。
笔者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其研究重点多是以国外实践案例研究为主,真正对于国内外研究趋势对比或分析的内容不多,我国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涉及具体的实践案例分析与技术研究较少,且数据管理人员培养模式单一。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及其具体部署实施方面尚有很大改进空间。
2.2 网络问卷调查
通过以上文献分析可知我国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研究现状,为更好地研究医学科研工作人员的需求,及其在科研数据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医学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的调查研究工作。
本次调查开展于2020年1月一2月,通过问卷星制作调查问卷,并在本省范围内针对医学科研工作人员群体随机发放问卷。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09份,其中有效问卷102份。从回收的调查问卷来看,调查对象人群以研究生人数较多,占80%;中级职称及以上人员占53%;且多为教科研工作并重的医学科研工作者,占51%;通过分析问卷结果,发现以下特点:
2.2.1 医学科研数据来源及特点
医学科研用户数据来源主要是实验室试验和文献检索,数据库和网络采集较少;涉及的数据类型多为统计数据,用户常使用Excel基础软件及与实验室相连的数据管理系统等软件工具备份。由此可见,医学科研用户需求的科研数据特点明确,具有数据量多、原始数据表现形式多样化且不规则等特点。
2.2.2 医学科研人员的科研数据行为
由调查对象的数据行为分析可见,医学科研工作人员在科研数据管理和保存方面依然是各自管理,无规范化的管理规定;保存、管理科研数据的过程中遇到过容易丢失数据或误删等情况、缺乏数据管理工具知识等问题。
2.2.3 医学科研人员在科研数据获取中的困难分析
在被调查的医学科研人员中,有大部分人员都会面临数据的整理方式不规范、存储的数据易毁损和丢失等困扰;在科研数据管理和共享过程中,科研人员很大比例会考虑到数据被不正当使用、数据的安全性无法保证等因素而不愿意主动将科研数据上交管理部门,阻碍了科研数据管理工作的进展。由此可见,在科研数据的管理过程中,数据的规范化和其安全性是我们要考虑的重要环节。
2.2.4 医学科研人员对科研数据服务的需求与期望
调查分析显示,医学科研人员希望可以获取有关数据备份存储以及科研数据清理、整理的服务帮助,同时希望科研数据管理部门(如图书馆)可以参与科研项目过程,了解研究人员的需求,提供科研数据规范化的组织和整理等。
3 医学高校图书馆开展科研数据管理的可行性
在信息资源数字化快速发展的大数据背景下,科研活动产生的数据量正急剧增长,科研工作的方式和过程也随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保障中心以及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信息服务机构,在开展科研数据管理和服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和保存方面有着长期的实践经验,对各类文献资源的组织和分类有着系统的理论体系。其次,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职能已由传统的对图书采集、编目、收藏不断向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转变,高校图书馆的角色也由参与数据生命周期的个别阶段,逐渐向服务内容贯穿整个数据生命周期延伸[8]。再次,医学高校图书馆长期开展生物医学专业的学科服务、科技查新以及参考咨询等知识服务工作,直接接触科研工作者,并能及时了解学校各系部的科研动态及课题申报进展,具有开展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自然优势。与此同时,随着智慧图书馆的不断推进,高校图书馆在元数据标准、数据编目、存储平台开发和智能化建设方面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9]。最后,与其他专业领域相比,生物医学领域信息化环境更为复杂,科研数据管理的研究意义尤为突出。生物医学类信息不仅涉及内容广,文献信息类型多样,而且需要大量实验数据和临床数据支撑。在大数据的背景下,生物医学的研究模式已由传统假设驱动转化为数据驱动,迫切需要聚合各种相关联数据为生物医学科研目标的凝练、科研方向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10-11]。因此医学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思维,创建科学、高效的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模式,以促进医学高校科研工作的良性、健康发展。
4 医学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工作的建议
4.1 制定医学科研数据管理的政策文件
科研数据管理的政策性文件是指导开展科研数据管理及服务工作的指向,医学高校应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各校自身科研资源特色和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本校科研数据发展趋势,从学校层面制定包括科研工作人员、科研数据管理机构、科研数据具体管理和数据公开、共享等相关方面的政策性文献,以规范高校科研数据管理工作。该政策文件的制定可以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案例,同时要考虑在具体工作中,数据规范的组织管理、科研数据管理工作人员的义务和责任,综合权衡科研数据管理部门的职能以及科研数据管理部门与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
4.2 形成贯穿科研进程的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模式
医学科研数据是科研工作人员在研究过程中發生的各类数据,具有生命周期。医学高校图书馆在进行科研数据管理工作时,要遵循生物医学数据的生命周期,充分考虑科研项目启动前、项目进行中和项目结题之后等不同科研阶段对数据服务的需求。将科研数据管理工作真正嵌入科研整个过程,从项目开始数据的研究,在研项目各类型数据资源的收集,乃至项目结束后,数据资源的保存和共享。务必要将整个项目产生的数据进行整理和长期保存,对科研数据管理提供有效的针对性服务。
4.3 垒实管理服务平台,健全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体系
首先,医学高校图书馆应建立或选择功能完善的科研数据管理平台,为后期提升数据存储和共享提供条件。优质的管理平台不仅确保用户的数据资源得到长期保存和持续管理,而且为科研管理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服务工作的可拓展性提供根本保障。其次,医学高校图书馆应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生物医学数据特点,在科研数据管理的不同阶段提供对应的工具,尽可能地向用户提供多种形式的帮助。再次,医学高校图书馆可以开设数据管理计划、数据分析、数据管理工具资源的使用等方面的培训课程,提升数据馆员的管理技能,从而提升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水平。
4.4 注重多部门合作与沟通
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工作在实施开展过程中,不是单一集合式服务,而是一个从技术环境、数据组织、数据服务再到资源配置的系统性工程,是由一些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决定;需要高校图书馆与科研办、学术委员会以及人事处等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多部门之间的协作,协调科研管理体系中多方利益,共同搭建科研管理平台,才能真正开展深层次的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工作,助力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
5 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国内高校科研数据管理进行文献调查分析及部分医学高校科研人员对于科研数据管理的需求调研,就医学高校图书馆开展科研数据管理进行探究,以期对医学高校图书馆开展科研数据管理工作起到参考作用。不过本研究也有不足之处,研究过程中采用网络问卷调查较局限,未必能够充分了解到医学科研工作人员的情况,在今后的研究中将予以不断完善和改进。
大数据环境下,数据密集型的科研模式悄然而生,医学高校图书馆具备开展科研数据管理及服务工作的独特优势,医学专业领域信息资源的特殊性导致医学科研人员对于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医学高校图书馆更应该进行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研究,创建科学、高效的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模式,以保障医学高校科研工作的良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钱鹏,郑建明,高校科学数据组织与服务初探[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34(2):27-29.
[2]徐慧.学科服务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质量评价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29(5):196-199.
[3]陈大庆,国外高校数据管理服务实施框架体系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31(6):10-17.
[4]崔涛,李青,胡杨,等.国外大学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现状调查分析[Jl.情报杂志,2019,38(5):195-200,207.
[5]周力虹,段欣余,宋雅倩.我国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调查与分析[Jl.图书情报工作,2017,61(20):77-86.
[6]胡元元,朱慧敏.我国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内涵、主题演变、研究框架及其启不[Jl.图书馆学研究,2019(4):17-25.
[7]国务院办公厅.科学数据管理办法[EB/OL].(2020-4-1).http://www.gov.e n/zhengc e/c ontent/2018-04/0 2/c ontent_5279272.htm
[8]李沛.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业务与机构重组探讨——以中国药科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1):37-40.
[9]吴慧群,基于大数据的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探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93-95,98.
[10]王玲玲.新型环境下医学高校图书馆数据支持服务研究——美国部分健康医学图书馆基于REDCap的实践应用[Jl.图书馆学研究,2019(3):95-101,
[11]吴思竹,李赞梅,崔佳伟,等.基于全球研究数据注册仓储Re3data.org的医学科学数据仓储建设[Jl.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8,27(9):20-31.
【通联编辑:梁书】
基金项目:2019年度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人文社科)一般项目(SK2019810)
作者简介:李静(1982-),硕士,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