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红 刘懿莹 刘默涵
摘要:培养应用型院校理工科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要基础。本文对应用型院校理工科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究,以化学、数学、机电、计算机等理工类学院学生为重点研究对象。首先,探讨了一般应用型本科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举措。其次,通过对应用型院校理工科学生的调研,浅析学生实践能力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提高理工科学生实践经验、培养实践能力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理工科学生;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22-0097-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1]。在没有工作经验的前提下,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往往成为用人单位筛选毕业生的一个标尺,对于应用型院校理工科学生来说,实践能力尤为重要。因此,理工科大学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的转变尤为明显。
应用型院校理工科一般通过见习实习、学科竞赛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但普遍存在缺少创新、对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本文将分析目前应用型院校理工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1 一般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能力培养的方式
1.1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应用型大学各理工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一般与实际应用比较贴近,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尽量在实际应用中找合适的案例,用案例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或将现场的实际照片展示给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就让学生明确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联系。同时,像计算机、化学工程、机电工程、生物工程等大部分专业的主干课程都有相应的实验课,通过实验课学习,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一步强化了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
1.2通过见习、实习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见习、实习是很多理工科大学生接触社会的第一步,对于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见习,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开发、管理等,使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用武之地,回到课堂能明白要学什么、怎么学、怎样做;实习则能够实现教学与科研学科、服务的企和学生培养融通一体,通过制定多渠道实践育人机制,实现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良性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1.3 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实践锻炼的平台
校企合作建设实践平台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工作的锻炼机会。学生通过在企业顶岗实习,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规范等等,能够提前为就业做好铺垫。部分应用型院校将附近的同行企业作为对口专业大学生的校外实践基地,充分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还有高校与企业联合采取“订单式培养”,即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在对应学科内设置短期专业,这样在学校内就能接触到企业的业务内容。这种方式将岗前培训前置,既能够节约企业招收人才的成本,也能降低学生在求职时的精力消耗。
1.4通过学科竞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科竞赛是大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科竞赛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知识学习主动性,提升大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验室开放、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新兴趣小组、参与教师科研小组、毕业设计等途径,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尤其是学科竞赛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功不可没。
2 通过调查发现尚存的不足
针对理工科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我们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向本校化学、数学、机电、计算机等理工科院系的相关专业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8份,问卷设计了12项与实践能力培养有关的问题。
188份有效调查问卷中男生48人、女生140人;参加校级学科竞赛的比例为32.4%、省级学科竞赛的比例为17.6%、国家级学科竞赛的比例为18.6%,可见学生对学科竞赛还是比较感兴趣,总体参加率在68.6%,超过了半数。参加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占30.3%,有过专业相关社会实践的占60.6%,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很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
调查问卷中实践能力培养重要的项目统计见如图1~图4。图2-图4都是多选项,因此百分比之和是大于100%的。
在对学校安排的实习、组织的实践活动满意度方面满意度分别是61.2%和68.6%;对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式的满意度是68.6%;在专业实验中能独立完成实验的只占8%,能独立完成绝大部分实验的占26%,能独立完成一部分实验的占39.4%,不能完成实验的占4%,看来在实验教学方面还应加大指导力度,提升学生的独立完成度。
调查问卷的最后让学生填写希望本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方式应如何改善,大部分同学提出:
(1)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次数;
(2)重视工科动手操作与设计能力培养;
(3)注重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实践性增强一些;
(4)应安排专业教师或企业工程师指导学生做实验;
(5)提供更多实习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参与更多的实践项目;
(6)多一些创新内容,加大同学间互帮互助;
(7)多让学生参加大型比赛,拓宽视野,课堂形成竞赛形式;
(8)多安排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多跟老师做项目等。
从学生反馈的意见看,学生希望多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实践机会,多增加实验课程,尤其是教学多一些創新内容,多安排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学生认为在设计能力、识别与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
此外,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看,目前各学院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青年教师多,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有待丰富和提高;教师队伍中具有真正企业经历的双师型教师不多,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教学内容遵循传统较多,知识更新与创新不足;实验课程内容综合性、设计性不足,验证性偏多,对培养学生拓展思维能力和创新性不够等。
3 解决措施
3.1 提升创新意识,完善校内实践
通过合理设置和安排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例,完善课程设计,并从学科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实践培养方案。在提升教学内容丰富程度的同时,提升创新意识,可通过引进MOOC、虚拟仿真实验等方法,一方面让学生开阔视野,学到更多、更广泛的优质课程,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模拟软件的操作在实验前提前熟悉实验仪器的操作流程或直接通过虚拟仿真的形式完成实验,从而提升实践课程的教学效率。
3.2 建立实践基地,合理社会实践
目前的社会实践基本上是学生的寒暑假的例行公事,或者是学生到企业的参观[2]等等,学生并未真正得到锻炼,一篇社会实践报告提高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应该建立实质有效的、长期的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可以利用假期进入基地实习,真正进行与专业相关的锻炼,让社会实践合理化、有效化。我校计算机学院与苏州思必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内建立了实习基地,把项目带到学校,学生经一周的学习培训即可上岗,在校内即可得到与专业相关的实践锻炼。
3.3 加强校企合作,优化毕业实习
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实习安排也要适当考虑学生的个体需求;规范毕业设计管理,让毕业设计起到真正实践锻炼的作用。可通过“实践一实习一就业”模式,将大学生的校内实践、校外实习和毕业就业联系在一起,让大学生在毕业前选择有意向的就业企业,高校根据企业的需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节奏,又可以让学生的科研成果转化到企业,加快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
3.4 拓宽实践平台,提升实践经验
积极拓宽实践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容,在加强计划内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构建大实践平台,通过多种学生活动(如社团活动、创新训练、学科竞赛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的交流能力、独立自主的工作能力、合作的态度等以后可以迁移到工作中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引导学生参加高质量的学科竞赛,学生通过学科竞赛经历了项目的选题、分析、设计、完成等一系列过程,即积累了项目经验,又锻炼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方面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开阔了眼界,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3]的目的,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5 加强师资建设,提高育人质量
青年教师将是高校未来教学的主力军,高校一方面应派经验丰富的老师督导青年教师,另一方面也应有计划地派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参与企业项目的研发,获得实际项目经验,再把经验融入教学,丰富教学内涵;再通过观摩教学、教学大赛等多种举措,尽快使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得以提高。
4 结论
应用型院校理工科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理工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调研,探讨了理工科院校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举措,通过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通过优化毕业实习、合理社会实践为学生积累充足的实践经验,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培养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从而为理工科院校培养具备更高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庆丰,袁亚丽,李雨竹.毕业生视角下的理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状况调查[J].大学一研究与评价.2007.7:96-101.
[2]江虹,李进.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7,34(2):118-120.
[3]陈英杰,刘健,唐新军,等.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工科大学生竞赛与教学结合的教學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3):246-248.
【通联编辑:唐一东】
作者简介:邹红(1966-),女,江西南昌人,大庆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系主任,副教授,工程硕士,主要从事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