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学实验的改革和探索

2020-10-09 04:00戴岳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7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教育美丽中国生态文明

戴岳

[摘 要] 植物生物学是一门与农、林、生态和地理等专业密切相关的基础学科。在植物生物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要与时俱进,把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相融合,充分落实高校的立身之本“立德树人”精神。同时,在理论讲授中要充分发挥植物生物学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优势,尽量多把生活生产中与植物有联系的、学生又感兴趣的现象引入课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实践。

[关键词] 大学生思政教育;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基金项目] 新疆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BS150244);2016年天池博士计划

[作者简介] 戴 岳(1987—),女,江西景德镇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植物水分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7-0391-02    [收稿日期] 2019-11-2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怎样把实验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是我們每一位大学教师要探究的课题。

植物生物学实验课是理论课程的必要补充,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植物形态结构和植物分类研究的基本方法,为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奠定基础。文章以植物生物学实验课程为例,探讨生态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对新时代生态学专业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做好铺垫,引导学生积极实践

在显微镜结构和使用的实验中,引入“显微镜之父”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的事例。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水滴,发现了水滴中的微生物,又发现了红血球和酵母菌等。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使人们看到了许多用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和生物体中的微细结构,打开了认识微观世界的大门[1]。通过以上事例让学生明白生态学理论以及任何一门其他科学理论都不是终极的真理,它们都存在着局限性和未解决的问题,要有追求真理的勇气。学习科学家们不迷信权威,大胆地提出一些新的观点,推动科学不断地向前发展。从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科学观[2]。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叶表皮细胞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与独立思考。例如,在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使用的放大倍数越高,观察到的视线越暗。学生通过自己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体各器官内部的显微结构,既巩固和强化了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又激发了求知的欲望,增强动手能力。有学生在实验报告册体会中写道“自己动手观察到了细胞,很激动”。实验过程中,到学生中去,及时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同学一开始就用高倍镜观察切片,所以找不到目标,指出后换用低倍镜先查找目标。通过批改实验报告册,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在进行细胞绘图时没有标注观察时的放大倍数,有些没有注明观察的细胞结构名称等。通过批语或讲评,使学生意识到这一疏忽。

二、课堂形式多样,由宏观到微观

讲授植物分类的实验时,引入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吴征镒的事例。吴征镒被中外同行誉为中国植物的“活词典”。他参与组织领导《中国植物志》的编纂,是中国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植物学家[3]。同事和身边的学生、助手都形容他博闻强记、博古通今,而他却说“我搞了一辈子植物学研究,仍感到学无止境”。通过对以上事例的介绍,使学生从科学家的治学态度和无私贡献的高尚品德等方面获得教益与启迪,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

要想具备“活字典”的称号,必须熟练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要素。在实验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讲解叶片结构时,采用了由宏观到微观过渡的教学方法。首先给学生推荐阅读材料,让学生提前预习。上课时把学生分成小组,一组两人,一个人画叶片,另一个介绍,介绍内容包括叶片形状、叶缘类型等;然后先利用放大版的叶片纵切面模型,讲解叶片各部分结构,如叶表皮、气孔、维管束等;最后在让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对比不同植物的叶片,比如旱生植物的叶片和水生植物的叶片在结构上的差异,由此使学生从表到里对叶片结构有清晰的认识。

三、贴合实际,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讲授种子结构和功能的实验时,引入时代楷模植物学家钟扬的事例。2001年,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首次报名入藏,是出于一位植物学家的责任感:青藏高原是国际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拥有我国最大的生物“基因库”。16年间,钟扬和他的团队行程超过50万公里,遍及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多次经历生死一瞬,采集到了4 000万颗种子[4]。通过对以上事例的介绍,使学生理解建立种子库的必要性,感受和传承“只要国家需要、人类需要,再艰苦的科研也要做”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不怕艰难险阻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与时俱进,关注最新科研动态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5]。实验课程中将结合我国“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最新成果,使学生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

大自然中生长着丰富多彩的植物,是学习和培养学生观察、记录、思考、理解等能力的生动课堂。在植物检索表的使用和校园植物识别课上,通过野外查阅检索表和在校园中辨认植物,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新疆高等植物检索表的使用方法,也温习了课堂上所讲的形态学基础知识。比如,让同学们观察桦树科植物的树皮、紫丁香的蒴果、蓼科植物的膜质托叶鞘、十字花科植物的四强雄蕊和角果、牛蒡宽大的叶片;对比樟子松和云杉叶片的不同,复叶槭和白蜡种子的差异。这样的野外实践使学生认识了植物,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使学生自觉参与到美丽校园、美丽中国的建设事业中。

五、结论

植物生物学是一门与农、林、生态和地理等专业密切相关的基础学科。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思政融合起来,探索一条适合生态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新模式,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体系建设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闫云侠.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J].生物学教学,2012,37(5):58-59.

[2]王本菊.基于大学物理教学融入“思政”的探究[J].读与写杂志,2019,16(11):45.

[3]肖亮,李玉玲.与生物学有关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J].生物学教学,2018,33(7):66-68.

[4]海螺音.钟扬:把爱国情怀深深融入祖国大地[J].劳动保障世界,2018,(13):28-29.

[5]曲振国.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推动美丽中国建设[N].烟台日报,2019-11-03(010).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政教育美丽中国生态文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