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供应链运行环节要素价值促进产业链稳定高效运行

2020-10-09 11:04陆成云刘文华汪鸣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链条流通复产

陆成云 刘文华 汪鸣

一、供应链能力不均衡影响全产业链条整体运行质量,亟需构建精准促运行的发展导向

(一)复工复产率尚未有效转化为达产率、产能利用率,复工容易、复产难,复产可持续更难

当前,随着党中央、国务院积极部署,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持续深入,我国企业复工复产已取得积极进展。但是,复工率并不等同于复产率,也不等同于达产率和产能利用率,由于复工复产的不同步,上下游产业、产供销环节之间生产与流通不匹配,使得我国本就脆弱的产业链条运行结构受到破坏,日益提高的复工率背景下,产能仍难以得到有效利用。据中国企业联合会调查显示,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产能利用率普遍较平时低10多个百分点,充分暴露出复工复产中整体产业链供应链的运行质量与效率问题。

这种结构性不稳定反映到运行领域,不仅带来整体产业链条效率降低和效益弱化,更造成各环节企业差异性经营压力,导致部分承受力较弱的企业退出市场,并持续加剧整体产业链条运行的不均衡、不稳定。现阶段,着眼全产业链整体运行效率,确保产业链供应链运行均衡、稳定,避免恶性循环继续深入,已成为高质量推动复工复产的紧迫任务。

(二)提升全产业链条运行质量要求及时识别供应链问题环节和对象进行精准施策

当前复工复产在产业整体运行中所体现出来的核心问题,就是由于疫情带来总需求规模和结构变化,或链条局部出现能力短缺,影响了原有的供应链上下游生产、流通的供需均衡性、渠道稳定性,导致环节间产能过剩与不足、流通冗余和短缺并存等生产经营结构性问题,并带来企业效益困境和部分中小企业的生存困难。针对复工复产企业困境,我国不失时机推出8个方面90项政策措施,实施援企稳岗,减免部分税费,免收所有收费公路通行费,降低用能成本,发放贴息贷款。这些政策已经体现了一定的针对性,如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支持等。但总体而言,仍缺乏体现针对产业运行改善的特征识别度,如金融机构对于复工复产企业的支持主要仍局限于单体企业独立推进,影响政策投入的效果。

为精准促进产业链整体运行效率的提升,亟需转变模式,确立契合产业链条运行特点和系统性的引导、支持政策导向。鉴于全产业链系统在运行层面需要得到产业供应链顺畅的支撑,因此,以供应链上下游的运行关系和结构为依据,精准识别链条问题环节和对象,针对性进行支持,对于保障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等全链条整体运行配套、协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切实提高复工复产整体效益和质量的关键。

二、挖掘供应链流动环节要素价值,创新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有效路径

(一)把握全链条商流、物流、资金流等关键环节要素价值,创新有效支持路径

供应链是市場化的企业业务运行关系,由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等体现,供应链上的市场主体是分散和独立的企业个体,其运行结构通常表现为交叉和松散关系,按照传统的政策实施路径,无法直接聚焦体现供应链运行关系的明确施策对象。必须紧扣供应链中各种体现流动关系的流通要素,精准确认链条有机关系结构,创新决策路径和施策模式。

一是抓住商流环节要素,发挥关键生产企业、商品交易平台等的作用,突出体现上下游交易关系,强化以商业订单为核心的交易确认能力,建立依据商流选择政策支持主体的推进路径,并以金融手段创新反馈交易订单潜在价值,创新依据商业要素推动支持政策的模式,支持贸易链条上的企业渡过难关。二是抓住物流环节要素,发挥核心物流企业、物流平台等作用,结合商流信息打造物流数据链条,提高确认供应链支持对象的科学性,突出实体物流活动的全程跟踪、溯源等基础能力建设,创新体现商品流通过程金融价值,降低供应链上企业短期经营压力。三是抓住资金流环节要素,进一步聚焦支持对象,强化应收账款融资等工具使用,提高特殊情况下的流动性。

(二)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潜能,强化工作推进的技术合理性

随着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供应链运行的全环节,完全可以在透明、可溯源、可闭环、不可更改等环境下,形成流程管控、货物安全、货值评估保障等一系列管理基础,对围绕供应链运行结构的针对性政策提供精准的支持。应加快引导行业相关龙头企业及平台与金融等机构深化合作,以商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结构为突破口,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和深度应用,提高政策实施的技术条件。

(三)聚焦解决供应链不稳定核心问题,强化银企融合,创造供应链回归稳定的缓冲时间

现阶段,在运行领域消化供应链不均衡问题的落脚点在于,缓解产能不足与流通过剩两大问题并存带来的不同环节企业经营压力。其关键就是精准释放流动性,使得阶段性、环节性的供需关系失衡能得到资金流的支持,确保市场主体运营和生存,同时加速修正不均衡的链条结构。应按照支持路径创新的要求,加强金融机构与复工实体经济的融合,精准嵌入企业原材料采购、生产要素保障、产业链配套、终端渠道开拓等产销全链条,提供基于供应链结构的系统化支持方案,缓解复工复产企业资金短缺压力,创造供应链回归稳定的缓冲时间。

重点关注典型问题,强化支持针对性。一是针对供应链环节企业产能不足问题,对由于下游需求下降,或上游供给不足,或劳动力不足等阶段性因素,导致难以开工,或开工率和投入产出效率低下等经营困难企业,应精准体现潜在的生产流通商业订单等流通环节价值,助其渡过当前难关,并保障供应链的长久稳定。二是针对产能过剩和流通冗余问题,对由于上下游产能不匹配,造成部分生产环节产能过剩,流通环节资金成本压力增大等经营问题,应强化应收账款融资、质押融资等手段工具,发掘阶段过剩产品的商品价值,发挥蓄水池功能,助力链条上关联企业消化非均衡状况带来的经营成本压力。

三、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成体系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

(一)加快构建体现供应链运行结构的大数据网络,夯实稳定运行支撑基础

以供应链运行结构为指向支持复工复产,首要前提是识别流通要素为核心的供应链结构,并体现为支持金融进入与商流、物流一体联动的信息数据基础。重点加强金融机构、核心生产、流通、物流企业以及面向流通的各类平台间合作,强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技术的应用,分行业分领域,加快建立供应链上下游运行大数据系统。在商业安全的规则下,生成有关的上下游关联企业名录、各环节供给关系、贸易流通结构、实体物流跟踪、金融服务介入等信息数据网络,提高数据的透明度和安全性,为开展针对供应链运行优化的政策系统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二)强化供应链流通环节要素信用评级比重,调整稳定运行支持导向

依托供应链大数据网络等基础,体现生产订单、实体物流等流通環节要素在供应链金融信用评级中的价值,调整金融机构传统上以固定资产抵押为主的融资导向,形成有力支持供应链运行的全新信用评级体系。增强全链条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依托供应链运行结构关系实现融资的能力,短期支持企业应对现阶段疫情带来的供应链不稳定问题。长远来看,形成金融与商流、物流一体发展的供应链运行新模式,有效促进产业发展质量与金融行业效率提升。以复工复产金融支持为契机,抓住行业运行模式变革的机遇,探索长期供应链金融对接产业链运行模式,为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奠定基础。

(三)积极引导各类资本针对性发挥作用,拓宽供应链支持资金渠道

调动市场各方力量,引导各类资金围绕供应链整体运行导向深化资金支持及金融服务创新,拓宽资金支持渠道。支持核心企业建立产业基金和既有产业基金扩大规模,利用产业基金在支持供应链关联产业中的整体性优势,科学开展对全链条中受影响短板企业支持。加大金融注资等力度,协同专业产业基金及供应链关联企业,提高金融服务覆盖供应链的针对性与专业性。抓住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机遇,从创新产业链运行环境入手,通过金融、物流、商流、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四)优化以供应链运行结构为依托的监管环境,鼓励业务模式创新

充分考虑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各项政策支持复工复产工作开展的紧迫性和时效性要求。在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对供应链金融运行、管理特征研究,创新体现商流、物流等流通要素在技术支撑条件下的价值体现,着力优化金融监管、审批等流程,推动业务模式、监管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支持供应链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支持和引导供应链相关企业,尤其是金融企业,加快应用现代科技,针对复工复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好供应链整体效率的关键导向,以及流通要素价值的创新体现关键,强化与实体企业联动开展业务创新,更好支撑全产业供应链条稳定组织运行。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输所)

猜你喜欢
链条流通复产
个性链条
复工
西藏,复工复产正当时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链条养护好帮手: 5款链条油推荐
政策
Dancing Party
我国流通产业现代化的路径思考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
大象“林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