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关系分析

2020-10-09 10:08孙明琪
科技风 2020年25期

摘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产品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加大对自身产品质量的监督控制力度,做好安全文化和标准化建设工作。不过从安全建设工作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因为国企工作环节较多,生产要点烦琐,复杂性高,管理方式不一样,因此使得安全建设期间还有着一些不足之处。所以,要想增强国企竞争实力,就应当明确安全文化建设和标准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引进最为合理的安全建设方式。

关键词:国企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标准化建设;两者的关系

当前阶段,各个领域均加大了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力度,这是因为该项工作有利于对企业员工生产行为加以规范,激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的基础上促使建设作业高效率实施。对于政府部门来讲,也对于国企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制定出清楚的安全标准化建设目标。可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在安全文化和标准化建设期间还有着较多的缺陷,根本不知道应当应用何项措施来开展工作。所以,本文从安全文化建设以及安全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入手,详细探究和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性。

1 企业安全文化和安全标准化建设概念

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标准内,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具体定义为了:通过制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各项操作流程,加强预防力度,确保各个方面均和法律要求相符合,使人员、机械和材料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标准是国有企业的主要工作,而做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有利于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促使国企良好运行。

1.1 企业安全文化概念

文化既属于长时间形成的社会产物,同时还表现为历史文化的沉淀。

在我国国企安全文化建设期间重点论述了企业安全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以及具备的特殊功能,其属于精神和安全物质文化的相互结合,具体涉及了安全物质、精神智能层和制度价值等多项文化。其中,安全精神智能层在文化系统内占据的作用是极为明显的。

1.2 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概念

所谓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主要是指从具体情况入手,在落实基本体系的基础上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促使企业规范性的开展各项工作,维护人员自身安全,以此达到企业稳定发展的目的。

其次,安全标准化建设也可以对管理部门行为加以约束,更为关键的一方面是,有利于维护企业形象,根据安全管理方式来推动企业良好运行,以此降低危害性出现的概率,为人们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

2 对于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标准化之间关系的探讨

结合国企安全标准化规范来看,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包含了两方面,分别是安全物态文化和安全制度文化,借助各项制度对员工行为进行规范性的指导,和安全文化相比较来看,两者的关系较为密切。实施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实质性目的是为了确保各项设备和生产人员均处于安全状态中,而借助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以及规范性要求有利于对员工行为加以约束,和安全文化结构方面相比较来看,企业标准化建设有利于优化安全文化结构,促使国有企业良好开展。

2.1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提出和安全文化有关

企业安全生产包含了诸多环节,具體表现为人员,引进合理的管理方式离不开人员的帮助,只有人员树立正确的理念,提升人为技能,才可以遵循安全文化理论来开展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在这一现状中,安全生产标准化出现。安全标准化建设期间包含的核心也是人员,重点是加深人员对安全生产的了解程度,禁止采取单一的教育或者是严厉的惩罚来解决问题,而是提升人员思想理念和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安全工作良好开展。

2.2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处于安全文化中

安全文化和社会文化相比较来看,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其既不属于社会文化的单一分解,还不是普通的文化,具体表现为以人自身为主,激发职工安全意识的一种行为文化。

具体情况下,安全生产标准化如下所示:

2.2.1 管理标准化

表现为各项规章体系和原始记录等,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健全的规章体系,确保记录的准确性,以此达到规范性实施工作的目的。

2.2.2 操作的标准性

在国有企业运营期间,应当以各项岗位特征为主,为其制定有关的操作标准,相关人员遵循规范性要求实施工作,引进合理的操作方式,禁止出现违规操作行为。此种规范性要求属于安全文化和意识的体现,同时也是增强职工操作技能的一项环节,正是因为出现了该项标准,才能够强化人员操作的规范性,提升人员整体技能。

2.2.3 安全生产现场标注的规范性

所谓安全生产现场标准规范性,主要是指提升企业生产作业现场的规范性和标准性,遵循我国生产要求和标准实施工作,保持整洁性,确保作业稳序开展。对于各项安全标志,应确保完整性,提升预警装置和安全防护装置的性能,制定健全的防护对策,为企业员工构建安全程度的作业环境,在此种环境中进行工作,还可以起到良好的渲染效果,促使各项人员相互监督以及合作。

2.2.4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属于安全文化中的主要组成结构

当前阶段,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情况可以看出,该项工作产生的效果极高,主要是以员工为主,采取合理的文化方式来激发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全面了解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产生的基本作用,在遵循我国规范性要求的基础上确保工作良好开展。此种类型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处于有着广泛性特征之外,还具备较强的科学性,可以加深人员行为和思想理念,操作性良好,有利于进一步落实国有企业的安全文化,促使企业稳定运行。

3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基本对策

3.1 强化管理层方面的建设工作

对于国企管理层来讲,本身应当起到良好的带头效果,树立新型的思想理念,引进最佳的管理方式,积极主动参与企业开展的安全建设培训工作中,分析存在的各项问题,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出和企业安全建设要求相符合的方式。或者是进入其他相似企业进行交流和借鉴经验,以此为本企业文化建设和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帮助。

3.2 落实规范性的企业安全文化标准

当实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时候,必须制定规范性强的标准要求,为企业树立一定的形象。本文以国有企业规划情况举例说明,当企业实施安全建设规划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以企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为主,从员工工作状态、各项体系以及管理情况等方面入手,明确和国有企业相符合的安全文化标准。

其次,创建意见箱,当国企员工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后,可以将建议放于意见箱内。

然后,落实奖惩制度以及规范性的报告系统,一旦发现了企业员工没有遵循安全标准要求开展工作的话,必须进行严惩,借助完善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体系来探究各项不足之处,加以预警。

最后,定期开展有关的安全文化宣传工作,确保企业运行的公开公正性。

3.3 强化企业员工安全文化和标准化技能和素质

实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在于对人员自身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和规范,引进合理的安全管理方式,在遵循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上落实健全的安全体系,摒弃以往单一的思想理念,强化行为的规范性,提升人员工作能力。基于此,当企业运营期间,应当进一步提高员工安全文化和标准素养,做好国企员工的培训工作,加深其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力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促使员工遵循标准要求开展作业。

3.4 组建专业性强的安全监督管理小组

现阶段,除了掌握好企业安全生产期间的各项核心要点之外,还必须增强企业生产管理环节的标准性和规范性。当企业开展文化建设以及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时候,应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组建专业性强的安全监督管理小组,小组人员是经由经验丰富且能力强的人员组成。待完成小组组建以后,需要定期检验企业安全工作开展情况,发生问题以后,安全监督小组加以解决,遵循规范性要求开展安全监督管理作业。

4 结语

从以上论述来看,企业文化建设和安全标准化建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性,两者产生的作用极高,均可以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效率的提高。不过从实际开展情况来看,还有着较多的问题,这就需要从企业良好文化形象树立、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和员工素质、技能提升等方面入手,落实各项措施,进而促使企业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吴启兵.创新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变革[J].班组天地,2019(12):29-30.

[2]赵新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关系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0):214.

[3]黄悰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关系[J].中小企業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6):142-143.

[4]宋露莹.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核工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研究[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2020(01):25-30.

作者简介:孙明琪(1995—),女,汉族,赤峰松山人,大专,能源计量员,研究方向:能源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