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宇 王婕 王丽娟 杨文佳 李灿
摘 要:高校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实验教学的重要场地,实验室安全是对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创新思维培养,科研项目顺利进行的前提。本文分析了高校生物学实验室的特点,简述了高校实验室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从实验室硬件建设、人员安全意识、管理制度和体系三个方面给出了安全管理建议,以期提高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性,防止或减少对人员、环境造成的危害。
关键词: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安全管理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支持,教育事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各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实验室也得到较快发展,引进各种精密仪器,科研项目增多,研究越来越前沿,各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问题等到了更多的关注。近年来,高校实验室火灾、中毒、伤人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都是由于实验室安全管理松懈造成的[1]。因此,查找高校生物學实验室可能存在的管理问题,并针对问题结合自身实验室特点进行管理是势在必行的。
一、各高校生物学实验室的特点
高校拥有各类实验室,如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地方重点实验室、专业课实验室等,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高校实验室具有使用频繁、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情况复杂、安全管理和控制难度大的特点[2]。生物学实验室除具有以上实验室的共性特点外,也有自身的特点。生物学实验室高温高压设备,精密仪器,化学药品种类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药品出现的概率远大于一般实验室,这加大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难度;科研项目多样化,实验条件较为复杂,再加上科研本身就有探索性,生物学实验室存在更多不确定、可变动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实验材料是活体,实验过程中及实验后的废弃物有产生未知危害的可能性,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二、高校生物学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关于各高校生物学实验室中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硬件问题、二是软件问题。硬件资金投入不足,实验室建设和规划薄弱;软件运营欠佳,如学校忽视了安全培训的重要性,导致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亦或是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体系存在漏洞。这都成为了实验室中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基础建设投入不足
各高校对科研投入逐年加大,然而对安全设备、个人防护装备等基础设施的投入相对较少,存在消防设备配置不全、基础设备不配套等现象。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较为薄弱的环节就是实验室安全与环保建设[3]。主要表现在,高校购买新型仪器设备,但对实验室整体规划投入不足,如缺乏对应的废水处理系统、通风排气系统、防火防盗系统,紧急供电系统等,一旦发生问题,直接对实验设备、实验人员和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实验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重视科研工作能力,轻视安全环保教育的观念,不论是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是省级实验室等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与高校评估以科研成果为主有紧密的联系。安全事故发生原因中,人为因素占据主要地位,其本质是安全意识淡薄,防范能力缺乏[4]。统计分析显示,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最主要的原因[5]。学校宣传教育不到位或是走流程,只进行简单的形式主义的宣传工作而不进行系统的安全知识培训和实战模拟安全演练。最终导致管理人员、学生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认识不足,更容易发生存在侥幸心理,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时,应急处理能力差。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体系不完善
首先,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健全。实验室只有相关实验活动的操作步骤,缺乏系统的生物安全文件,实验教学内容的安全管理、实验药品的安全管理、实验动物的安全管理都缺少明确具体的管理办法和操作细则[6]。普遍存在制定的管理制度千篇一律的现象,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并没有结合各自实验室特点制定规章制度。其次,实验室管理体系存在漏洞。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管理职责并未明确到每个人的身上,容易出现管理盲区,管理效率低下,不利于实验室的安全高效管理。
三、高校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议
高校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防护管理涵盖了实验室建筑设计、空间规划、防护装置、安全设备的硬件建设,也包括人员素质、安全管理制度和体系等软件支撑。
(一)强化高校实验室硬件设施
为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就需要努力强化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加大安全设施的资金投入和管理。当购进新的仪器设备时,要注重实验室的安全改造,确保电力系统、废水废物排放、通风排气系统以及喷淋烟熏火灾报警系统的正常。其次,灭火器、沙箱等设备要置购齐全,设置安全通道标识,在发生危险时,将危害降到最小。较其他实验室而言,生物学实验室的废弃物复杂,危害也更大,因此建议有专门的药品处理过渡房,来储藏废弃物品、过期的药品,每年定期清点整理这些废弃物品和过期药品,进行统一的处理,减少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二)加强安全、环保教育
在日常安全管理中,要培养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注重细节,防微杜渐,并可将80%安全事故化险为夷[7]。学校每个学期举办两次以上的安全知识学习和演练,实战演练内容可以包括发现险情的上报、人员疏散、现场危害控制等方面,通过系统的安全知识学习和模拟实战演练,逐步提高师生的风险意识、自救互救、处理突发险情的能力,减少危害发生带来的伤害。实验室具有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一批学生完成课题走后,又会有一批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试验,除学生自身的防范意识外,还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培养教育,确保实验室人员安全。
第一,实验室管理人员上岗前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考核,熟悉实验室的硬件设施,熟知各类化学药品、试剂盒、仪器设备的安全说明书,建立一支高素质、高能力、高责任心的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为实验室的安全提供重要保障。第二,教师在日常的生物实验课程中要融入安全教育知识,时刻提醒学生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严格以身作则,重视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加强教师自身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实验室标准操作手册(SOP)、安全手册、仪器设备操作手册等[8]。第三,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进行安全和环保教育是必要的,安全教育形式要多样不能流于形式,可以采取安全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提高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进入实验室前要熟悉整个实验室的结构、防护设备的存放位置,掌握实验流程和规范的实验操作,避免误食、被动物抓伤咬伤、吸入有害气体等潜在危险的发生。
(三)完善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体系
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是保障高校生物实验室能正常及高效运转的前提[9]。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生物学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对制度进行完善。完善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如对每台大型仪器设备建立实时档案,包含使用说明书、注意事项、使用和维修记录,以便之后的检查维修和保养,解除其对实验室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完善实验室准入制度,实验室应该设有门禁卡,外来人员需登记后进入,以确保实验室人员流动在可控范围内,减少安全隐患;完善危险化学药品的购买、存放、使用制度,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试剂和药品进行分类存放,并在醒目位置设立标识和警示说明,严格遵守“五双”管理制度,即双把锁、双本账、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和双人领取,做好物品台账与使用登记管理工作[10,11]。
制定详细的生物类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制度。生物学实验室中的废弃物可能会具有腐蚀性、致癌性和刺激性,同时也会携带各种感染因子,因此制定处理废弃培养基、枪头、生物类和化学类废液等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废弃的生物活性材料,如细胞、微生物等,要进行灭活、消毒处理,含细菌的废液用15%次氯酸钠消毒30min,稀释后排放,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周围环境、河流及水域的影响[12]。化学废液严禁混合排放,设置专门的废液桶,分类收集,定期统一处理后进行排放。另一方面可以从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入手解决问题,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开展“网上实验”,模拟实验过程,试验结果以动画形式呈现,进行清洁、绿色、环保的实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完善生物学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在学院(系)层面,设立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内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具体开展及监督,在实验室层面,指定安全负责人,具体负责制定本实验室一般性工作规定[13]。明确生物学实验室安全各级责任人,各级责任人要履行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如总务处负责组织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水、电、气存在的安全隐患;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监督并禁止违反实验室规章制度的任何活动,负责危险药品的申购和科研项目的风险评估,管理实验室的日常安全工作。完善的管理制度配合有效的管理体系,多层次全方位管理,职责落实到位,降低生物学实验室潜在风险,确保实验室安全。
四、结语
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对人身安全、环境安全,甚至对社会的安宁稳定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安全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防治结合、严格管理的原则,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加强对师生的安全和环保意识教育,制定详细的废弃物处理方案,尝试推行绿色、安全、无污染的清洁实验。总之,高校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对于教学工作、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这一长期的管理工作,在日常实验工作中,仍要坚持从硬件建设和软件支撑两方面查找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结合自身实验室特点,制定合适的管理措施,确保实验室的安全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曲凯歌,张晓枫,崔海丹,王晓刚.我国高校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建立的思考[J].科技风,2016(21):51.
[2]苏利红,曹雨莉,王立强,胡沈荣.浅谈高校生物类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J].实验技术与理,2010,27(04):161-163.
[3]林燕文,范红英.高校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8,21(02):196-198.
[4]严新纲.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4):286-288.
[5]黄凯.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2(33):1-4.
[6]孙燕.绿色、安全和环保的生物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时代教育,2015,01:74-75.
[7]刘小会.试论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的日常安全管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2):248-250.
[8]周黎,谷大丰,李五一.高校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09):175-178.
[9]王小利,杨怡姝,沈思嗣,李泽琳.加强高校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03):243-245.
[10]杨爱芬,吴应珠.高校生物实验室安全体系的建立与管理[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4):427-428.
[11]刁莹.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浅谈[J].科技展望,2014(23):117.
[12]潘勋,张淑平,赵庆双.高校生物学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21(4):115-118.
[13]张洁,朱昌平,马文哲.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J].实验室学,2012,15(01):195-197.
基金项目:2017贵州省教育厅区域一流(培育)建设学科—生态学([2017]85);2018贵阳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综合改革项目(20182822)
作者簡介:曹宇(1984—),男,汉族,四川自贡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