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政要学者视野下的中国贫困治理:简介与评析

2020-10-09 10:57张远新
江汉论坛 2020年9期
关键词:减贫精准扶贫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有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对此,国外众多政要学者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真梳理和深入评析国外政要学者对中国贫困治理的看法,有助于我们从国际视角认识中国贫困治理的贡献和意义,彰显中国贫困治理的世界价值和全球启示。

关键词:国外政要学者;中国贫困治理;减贫;精准扶贫

基金项目:上海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项目“习近平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ZX2020-YJ22);上海学校德育理论研究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及重大价值研究”(2020-B-011)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0)09-0069-06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贫困治理问题,把它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扎实推进,使我国扶贫减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多年来,中国有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壮丽篇章;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对此,国外众多政要学者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给予了高度赞誉。本文试图全面梳理和概括国外政要学者对中国贫困治理的看法,并予以评析,以凸显中国贫困治理的全球价值和意义。

一、关于中国贫困治理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政府的强力主导下,通过全国人民特别是贫困地区人民的艰苦奋斗,中国的贫困治理取得了令世界惊叹的辉煌成就。对此,国外多位政要学者纷纷给予了盛赞。

2017年2月17日,在第53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高度评价中国扶贫成就,他说:“过去十年,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① 联合国副秘书长盖图也说,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执行期间,中国的贫困人口迅速减少,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② 世界银行前行长金墉认为,中国已有近8亿人口摆脱了极端贫困,并且国民的人均寿命延长了十多年,“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故事之一”③。世界银行中国和蒙古局前局长杜大伟也认为,中国在极短的时间里使众多的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这在人类减贫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中国的减贫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俄罗斯科學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阿丰采夫表示,中国扶贫减贫取得的成就,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④ 英国政府国际发展部首席经济学家、牛津大学教授斯蒂文·邓表示:“中国近二三十年来在减贫方面的纪录令人赞叹。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中国还存在严重的贫困问题。然而,到了2015年,中国贫困人口数量已经大大降低,成就是非常明显的。”⑤ 阿尔巴尼亚《全景报》副总编阿里斯蒂尔·卢梅齐指出,2013—2017年,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创造了世界脱贫史上的又一奇迹。在这短短的五年里,中国的贫困人口数量减少了6800多万,全国贫困发生率降到了3.1%。这一成绩令人肃然起敬,因为它意味着数以千万计的中国家庭走出贫穷困境,迎来了新生。⑥ 印度夏马尔大学教授卡玛奇亚指出,按照中国政府的脱贫路线图,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不仅是中国消灭贫穷问题,更是为人类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为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作出了榜样,这是中国方案和中国理念对世界的贡献。⑦

应该说,上述看法和评价是实事求是的,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他们既赞叹了中国贫困治理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的巨大成就,又指出了这一成就对世界减贫事业的突出贡献,比较客观公正,但尚不够全面详实。具体地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治理的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中国即将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通过40多年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行动,我国贫困人口迅速减少。按照中国官方现行的人均年纯收入2300元(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贫困标准计算,197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农村贫困人口多达7.7亿人。经过40多年的扶贫脱贫,到2019年末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6%,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551万人。⑧ 从1978年到2019年,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了96.9%,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7.64亿人,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到2020年底,我国将全部消除绝对贫困人口,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得到历史性解决。

第二,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大幅提高,基本生活有保障。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双双快速提升。2018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371元,为2012年的1.99倍,年均增长12.1%。2018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消费支出8956元,与2012年相比,年均增长11.4%。⑨ 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总体上得到了解决。

第三,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经过40多年的扶贫开发与建设,我国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显著改善,经济社会有了较大发展。建制村都通了硬化路,村村都有医疗室和医生,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大为改善,贫困村基本用上了电、通了宽带、喝上了干净水,长期困扰贫困地区群众的出行难、看病难、上学难、用电难、通信难等老大难问题都得到了普遍解决。同时,贫困地区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并积极发展光伏、旅游、电商等前沿产业,与全国乃至世界接轨,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

第四,中国减贫方案和减贫成就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为世界减贫作出卓绝贡献。40多年来,中国有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占世界减贫人口的70%,是全球第一个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国家,也将是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确定的2030年减贫目标的国家,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设立了“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免除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6个100”的项目支持,为发展中国家培养50万名职业技术人员等,有力地支持了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和发展。特别是,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经过实践检验的贫困治理方案,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二、关于中国贫困治理成功的原因和秘诀

中国扶贫减贫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它成功的原因和秘诀是什么?这是国外政要学者非常感兴趣的又一个重要问题。经过深入观察和思考之后,他们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联合国粮农组织减贫项目官员安娜·坎波斯指出,“中国在减贫领域取得巨大成果是因为政府始终把扶贫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且在扶贫方面有清晰的目标。”⑩ 联合国粮农组织农村减贫战略计划主任本杰明·戴维斯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国减贫开辟了一条重要的道路,由此迎来了最大一批“减贫潮”。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若泽·格拉济阿诺·达席尔瓦表示,中国一直在推动农业领域的改革,推进相关领域的产业发展,并采用因地制宜的发展方法,大幅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别主任文霭洁认为,中国创造了一套独特的扶贫工具和方法是中国减贫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中国能够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和环境变化创新扶贫战略;经济发展和包容性增长推动了中国扶贫工作的开展;提高扶贫精准度是中国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财政支持在中国扶贫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法国著名经济学家米歇尔·阿列塔指出,改革开放以来,脱贫一直是中国政府工作的重心之一。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在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业生产活力;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增加了收入;近年来,中国政府致力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倡导更为高效的投资。“中国的扶贫成功经验值得推广学习。” 坦桑尼亞驻华大使姆贝尔瓦·凯鲁基强调,中国在减贫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成功领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及各级官员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经常深入贫困地区走访,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信息,制定了正确的扶贫政策。 冈比亚第二大报纸《每日观察报》副总编玛利亚图·马古姆强调,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中国扶贫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共将扶贫工作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减贫取得了新的成就。

客观地说,上述种种看法和观点已从不同方面较准确地概括了中国贫困治理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且有些分析也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但尚不够系统深入。从深层看,中国贫困治理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贫困治理取得成功的政治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行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机制,构建了中西部22个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县委书记和县长是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机制,落实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脱贫攻坚的工作机制等,确保了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领导。党中央加强顶层设计,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办、国办出台了20多个配套文件,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共出台了200多个政策文件或实施方案,为贫困治理制定了科学有效的路线图。党中央还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我国的贫困治理才能扎实有效、积极稳妥地推进。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它的唯一目的和本质要求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权益,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为人民谋福祉,努力消除人民的贫困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就决定了它能有效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拧成一股绳,着力做好贫困治理这样艰巨的工作。

第三,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指导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基本方略,是对我国扶贫开发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其要义包括:扶贫内容要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扶贫政策要精准,即因地因户因人、因贫困原因、因贫困类型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扶贫过程要精准,即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管理、精准退出;扶贫结果要精准,即达到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效果。实践证明,这是一个科学、有效的方略。

第四,加大对贫困治理的资金投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就,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政府每年用于扶贫开发的财政经费也大幅度增加。据统计,2013—2017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2787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2.7%;省级财政扶贫资金累计投入182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6.9%;同时,安排地方政府债务1200亿元。 这对中国的减贫事业起到了重要的强有力的支持作用。

第五,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与协调下,我国构建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军队和武警部队支援扶贫、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和国际帮扶等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为扶贫开发汇聚了巨大力量。

三、关于中国贫困治理的巨大意义

国外政要学者不仅盛赞中国贫困治理取得的伟大成就,较深入地分析了中国贫困治理取得成功的原因,而且多视角地高度评价了中国贫困治理的巨大意义。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和骄人业绩对全球产生了积极影响,具有“溢出效应”。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马文森表示,消除贫困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国为此目标的实现作出了重要贡献。如果没有中国的贡献,整个脱贫目标不可能实现。亚洲开发银行首席代表本·滨瀚认为,亚洲曾经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大洲之一,但现在经济产值已占全球的三分之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困人口迅速减少。“很明显,中国是这一成绩的最大贡献国。” 世界著名时政杂志《经济学人》赞扬:“在世界减贫方面,中国是个英雄。”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表示,减贫意味着让人们获得“工具”,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创造自己的生活,意味着父母可以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学校,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从全球背景来看,中国减贫的努力对寻求摆脱贫困的新兴经济体具有巨大价值。” 不仅如此,中国的减贫成就对中国人权事业的进步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巴基斯坦记者穆罕默德·扎米尔·阿萨迪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扭转了世界贫困人口多年来的上升态势。根据2013年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发展指标》,中国占世界极度贫困人口的比例从1981年的43%显著下降至13%,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在迅速减少,大部分人民过上了小康生活。这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

显然,国外政要学者高度肯定中国减贫成就的重大意义,认为它不仅为全球减贫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人权事业的进步,但尚不够系统全面。事实上,中国贫困治理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贫困治理的伟大成就极大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吃饱穿暖,自古以来就是劳动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丰衣足食,千百年来更是劳动人民的理想。但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朝代真正解决了劳动人民的温饱问题,是社会主义新中国把劳动人民这个久远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以人民为中心、以公有制为基础、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这些优越性为消除劳动人民的贫困提供了制度保证。离开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离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物质基础,要组织大规模的贫困治理,并在这么短的时期内解决数亿人的温饱问题,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中国贫困治理取得的巨大成就,再次确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第二,中国贫困治理的伟大成就极大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为民宗旨。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最本质、最鲜明的特性。它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仅致力于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自由解放,而且努力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有近8亿贫困人口摆脱了绝对贫困,这一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极大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为民宗旨和人民情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

第三,中国贫困治理的伟大成就极大地推进了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人权是人作为人而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它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尊严权、获助权、公正权、发展权等内容。其中,生存权、发展权是首要的人权。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没有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人类其他一切权利的实现都是非常困难或不可能的。人类只有生存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才能为享有和发展其他人权奠定前提和基础。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极其重视中国人民人权的保护和发展,并为保障中国人民最基本、最重要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进行了坚韧不拔、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斗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依靠本国人民的不懈奋斗,使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摆脱贫困,生存权、发展权得到了有效的实现和保障,并为享有其他各项权利创造了条件。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保护和发展人权方面取得的最重要、最丰硕成果,也是对世界人权事业的重大贡献,同时也有力地回击了西方敌对势力在人权问题上针对我国炮制的种种谬论。

第四,中国贫困治理的伟大成就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历史经验表明,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等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冲突和政治动荡的根源。如果不能消除贫困,人们不能安居乐业,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就难以长期保持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我国的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而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对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保障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特别重要。如果这些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长期落后,人民群众生活长期困难,就会积累不稳定因素,给社会埋下不安定的种子。一旦爆发,就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甚至国家安全。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和建设,我国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立起了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支柱产业,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基本上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打牢了重要基础。

第五,中国贫困治理的伟大成就也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20世紀80年代以来,中国有7亿多人口实现了脱贫,超过了同期世界减贫人口的70%,这极大地推动了全球减贫事业的发展。中国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提供力所能及的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国际援助、培训、合作等,为这些国家消除贫困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中国也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对全球消除贫困具有极其重要的世界价值。

四、关于中国贫困治理的世界启示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积累了丰富的减贫经验,这对国际减贫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意义。国外一些政要学者非常重视中国减贫经验的世界启示,纷纷表示希望与中国加强减贫经验交流、减贫实践合作。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中国已实现数亿人脱贫,中国的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减贫具有借鉴意义。 联合国副秘书长盖图指出,中国的减贫经验对所有发展中国家减贫都有借鉴价值。同时,他也提醒道,发展中国家学习中国经验,要以本国的自然、文化、社会和经济条件为基础,不能盲目照抄照搬。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任文霭洁表示,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展现出了世界领导力和推动力,不仅本国的扶贫减贫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也同时为其他国家消除贫困提供了方案和援助。中国的减贫经验对世界有重要启示,中国的许多创新做法非常值得各国借鉴。 秘鲁阿普拉党国际关系书记莫里斯说,应向中国“取经”。他指出:“秘鲁也有贫困问题,我们以中国为榜样,学习中国的扶贫经验和习近平思想,所以我们来到中国。”阿根廷正义党副主席莱奥纳多·奈尔蒂尼说:“习近平是一位非常谦逊的领导人,他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福祉。我很高兴有机会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乌拉圭广泛阵线主席米兰达也说,中国的扶贫经验值得其他国家的政党学习借鉴。“我赞成中国提出的让发展成果惠及所有人民的理念。近五年来中国的扶贫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菲律宾国家减贫委员会主席黎萨·马萨表示,中国减贫成效卓著,其经验值得许多仍在与贫困作斗争的国家学习。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苏更·拉哈尔佐认为中国经验值得推广。他表示,希望能将中国经验带回印度尼西亚,助力本国快速高效地减贫。 吉尔吉斯共和国前总理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认为,如今,不平等问题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通病,我们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情况。据我所知,现在他们还没有提出有效减少不平等的方案。中国脱贫模式是绝对理想的,对我们所在的区域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未来我们的世界将是一个没有贫穷的世界,中国脱贫模式至关重要。 德国政治学家沃夫拉姆·阿多菲博士强调,中国政府是将减贫事业作为其使命和责任来对待和解决的。中国的减贫经验,为世界提供了借鉴。

外国政要学者的上述种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既概括了中国扶贫减贫的经验,又肯定了中国减贫经验的世界启示和借鉴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但尚不够全面和到位。综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扶贫减贫的理论与实践、措施与成就,中国贫困治理的经验与启示从大的方面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一定要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道路至关重要。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决定方向。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也必然不同。中国选择的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这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这也是一条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消除贫困作为自己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决定了它能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调配人财物,把扶贫减贫的目标、任务、举措精准落实,彻底根除贫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减贫成就的政治保证。这一经验启迪我们,一个国家的贫困治理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且只能走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是开展贫困治理的政治前提。

二是坚持精准扶贫的方略。在中国的扶贫减贫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实施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实践证明,这一方略非常正确、科学,有效地指导了我国的贫困治理工作。“精准”方略,简单地讲,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增强扶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精准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要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退出精准。“精准”方略做到了政府红利更精准、政策措施更精准、减贫效果更精准,实现了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目标。这一经验告诉我们,“精准”方略是贫困治理的基本方略。只有精准地了解了贫困人口的数量、贫困的程度、致贫的原因等基本情况之后,精准施策,对症治疗,并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实效。

三是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扶贫合力。扶贫开发既是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强大合力,才能收到成效。中国贫困治理40多年来,始终坚持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形成了东西部对口支援、中央国家机关定点帮扶、军队支持、企业社会参与和国际支援等不同模式,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广泛而有效地凝聚了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贫困治理汇聚了强大的合力,从而取得了今天的成效。这一经验启发我们,贫困治理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是一块非常难啃的硬骨头,必须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形成合力,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四是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贫困治理,贫困群众是决定因素。只有贫困群众充分发挥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强不息,苦干实干,艰苦创业,才能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扶贫开发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积极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脱贫意识和信心,努力学习脱贫技能,不断提高脱贫能力,大力发展脱贫产业,鼓励、引导和支持贫困群众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实现脱贫致富。实践证明,这一方法不仅是根本的、有效的,而且是持久的,具有可持续性。这一经验启示我们,贫困群众是贫困治理的主体,只有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贫困治理才能达到目的。

注释:

① 罗雯:《古特雷斯: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2017年10月11日。

② 焦梦等:《世界政要学者高度评价中国精准扶贫》,中国网2017年10月17日。

③ [美]格雷厄姆·艾利森:《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的扶贫计划》,中国日报网2018年7月31日。

④⑤ 郑风田:《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反贫困經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宣讲家网2018年6月29日。

⑥ [阿尔巴尼亚]阿里斯蒂尔·卢梅齐:《中国创造了世界脱贫奇迹》,国际在线2018年3月16日。

⑦⑩ 张梦旭等:《中国减贫之路“优质高效”——国际人士积极评价中国脱贫攻坚成就》,《人民日报》2018年2月1日。

⑧ 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3月6日。

⑨ 国家统计局住户办:《扶贫开发持续强力推进 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国家统计局官网2019年8月12日。

向婷等:《多位联合国官员:中国的扶贫成就令世界瞩目》,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2017年10月18日。

文霭洁:《中国正朝着“零贫困”目标稳步迈进》,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2017年11月6日。

孙芳等:《多位非洲官员点赞:中国扶贫成就彰显中共领导力》,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2017年10月18日。

孙芳:《非媒副总编: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中国扶贫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2017年10月11日。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王建刚等:《“中国式减贫”:世界减贫史上最大贡献》,新华网2017年6月14日。

顾仲阳:《中国成为世界“减贫英雄”》,《人民日报》2017年6月24日。

马昌:《巴基斯坦记者:中国扶贫经验为其他国家指明了方向》,中国青年网2017年10月21日。

孔令瑶:《联合国秘书长:中国减贫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2017年10月11日。

焦梦:《UNDP官员文霭洁:中国的减贫经验对世界有重要启示》,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2017年10月13日。

刘加文等:《外国政党领导人:扶贫、反腐成就斐然 向中国经验“取经”》,新华网2017年12月8日。

向婷等:《东盟官员及使节点赞中国减贫经验促进区域发展》,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2017年10月20日。

刘梦雅:《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中国脱贫模式对世界至关重要》,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2018年1月2日。

作者简介:张远新,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240。

(责任编辑  刘龙伏)

猜你喜欢
减贫精准扶贫
报告
支农贷款减贫效应的实证研究
扶贫,我们在行动
中国的减贫成绩单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湖北省恩施州减贫问题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