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桂琼,陈煜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大部分表现为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可自行消退,少数新生儿会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溶血甚至胆红素脑病,早期监测和及时治疗对防止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神经系统造成的损伤是很有必要的。近年来母婴产后住院天数缩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因此,新生儿发生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而未能及时诊断的相关性风险增加[1]。为能有效地预测新生儿黄疸的程度并给予合理的监护,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我们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出生的713例足月健康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我院两年期间O型血母亲生产的A型或B型新生儿脐血胆红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整理,为临床早期干预和治疗及减少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13例O型血母亲生产的A型或B型血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男371例,女342例,排除早产、低体重儿、感染、头颅血肿、红细胞增多症等对胆红素水平有影响的新生儿。
新生儿娩出后即采集脐静脉血(不含溶血标本)分离出血清后检测胆红素水平(Beckman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配套生化检测试剂),夜间标本放置冰箱避光保存,第二日检测。同时记录每日经皮胆红素值(TCB),所有新生儿出生后第一个24 h内至少一次,以后每日一次,直至出院,每日早上8~9点,新生儿于安静情况下,由专人在前额眉心部测定并记录。对TCB值超出正常范围者,抽取婴儿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和治疗参照2001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关于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2]: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诊断为出生后0~24 h的TSB<103 μmol/L;24~48 h<154 μmol/L;48~72 h<205 μmol/L。如新生儿胆红素水平超出以上各时龄段标准,则根据临床病史、病程和体积做出判断,选择光疗或严密监测胆红素。新生儿时龄>72 h,TSB≥257 μmol/L需要光疗。
结果见表1。
表1 新生儿黄疸发生情况比较(n)
结果见表2。
结果见表3。
表 2 新生儿 TCB ≥25、TSB ≥205 μmol/L、TSB>257 μmol/L 及需要光疗的发生率比较(n, %)
表3 脐血胆红素预测新生儿黄疸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临床新生儿的常见疾病,而正常分娩的足月新生儿院内观察时间通常为48~72 h,一般情况下其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1周内(3~7 d)出现,此时多数新生儿已经出院,除黄疸外往往不伴有明显的其他症状,依靠肉眼观察来判断黄疸的程度不能确定高胆红素血症是否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再次入院的最常见原因。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出现在出生后的第5天,平均峰值为(204±55)μmol/L,34.4% 新生儿峰值超过 220.5%[3],黄色人种是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健康新生儿也可发生原因不明的高胆红素血症,甚至核黄疸,因此对黄疸的发生进行早期预测十分必要,检测脐血胆红素不会对婴儿造成创伤和痛苦,简便易行。经皮胆红素值测定也是一种无创的与血清胆红素值高度相关的监测黄疸的有效方法。本次回顾性分析共测定713例健康新生儿脐血胆红素水平并观察其后续黄疸的发生情况。第一组364例新生儿中仅有14例TCB≥25,其中3例TSB>205 μmol/L,没有需要光疗病例。而随着脐血胆红素水平的升高,各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需要光疗的发生率增加,见表1。其中第4组上升幅度最大,因此可以认为新生儿脐血胆红素水平<30 μmol/L者位于高胆红素血症的低危带,而≥42 μmol/L者则位于高危带,对高危带新生儿需密切监测黄疸情况,适当延长住院时间,必要时提前光疗,配合其他一些治疗方法,以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脐带血胆红素水平用于预测足月健康新生儿后续黄疸的程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结合每日经皮胆红素值的监测,有助于加强对新生儿黄疸的管理,建立合理的随访制度,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