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皓月 黄雯
摘 要:新闻宣传工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新闻宣传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毛泽东的新闻思想为理论依据,其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工作重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注重社会效益。它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也依据时代特征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完善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进程,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初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宣传
新闻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的重要构成部分。认真学习和掌握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新闻宣传思想,不仅有利于新时代党的新闻工作的建设,也便于党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联系更加密切、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新闻宣传思想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及规律性认识”[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报刊、广播电视等工作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具有实践性、辩证性和时代性等特性,能够在不断发展的时代浪潮中为国家的新闻宣传实践工作提供正确方向和根本遵循。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中期开始形成自己的新闻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办报实践和党报党刊的一系列思想观点之中,包括:第一,“人民报刊”思想。马克思认识到当时的报刊是为其所代表的社会集团的利益服务,因此提出了“人民报刊”理念,认为人民报刊应该作为“人民精神的喉舌”表达人民群众的意见。第二,无产阶级政党要创办“政治性机关报”,积极宣传党的纲领和政治路线,按照党的精神路线进行新闻宣传工作。第三,党报党刊要在党的领导下工作,遵守党的纲领、捍卫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等。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党报党刊传播共产主义思想,从而更好地组织革命运动,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夺取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所包含的这一系列有关党报党刊的思想观点,是我国新闻宣传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
(二)毛泽东的新闻思想
毛泽东的新闻思想是在总结长期革命斗争与政权建设的实践经验的前提下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与发展,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进程。毛泽东同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样都十分重视报刊活动,其新闻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党报党刊的性质任务和功能作用等的论述中。
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坚持党性原则。毛泽东十分强调新闻宣传工作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服从遵守党的纪律,无论是政治上还是思想上都要与中央保持一致,宣传报道要体现党的意志。二是贯彻群众路线。毛泽东倡导走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才能增加人民群众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认同感,扩大新闻宣传工作的影响力,统一全党思想。三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毛泽东十分重视新闻宣传的真实性,认为只有真实的新闻才是有生命的新闻,在指导《时事简报》创办的时候要求“不靠扯谎吃饭”[2],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毛泽东将新闻舆论看作是一种革命力量,一种能够传播革命思想、动员群众参与革命的力量。毛泽东指出“凡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3]。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新闻宣传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的新闻思想,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不断形成的。
二、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新闻宣传思想的核心内容
站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以及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历史方位上,结合时代特征,适应国家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内涵,形成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新闻宣传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新闻宣传要坚持党性原则
新闻宣传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黨对新闻宣传的领导,有利于党的工作以及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在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新闻宣传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政治和经济形势的稳定发展,要发挥好党报党刊的正面宣传作用,积极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激发当代青年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坚持党性原则,要处理好“人民性”与“党性”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人民性和党性是统一的,不能用党的领导中曾经出现过的错误来否认党性原则,而中国共产党曾经出现的错误恰好是没有坚持党性原则的后果,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显著区别就在于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且努力改正。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也就是党的人民性。
坚持党性原则,要以宣传四项基本原则为主线。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核”[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也就是坚持党性原则,新闻宣传必须重视四项基本原则,新闻媒体也要主动担负起宣传四项基本原则的重任。
(二)新闻宣传要讲求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灵魂,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5]。
新闻宣传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假、大、空”,要用实践检验事实,宣传党的正确主张,用舆论的正能量推动改革开放的步伐。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顺利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三)新闻宣传要顺应时代需要,转移工作重点
在改革开放前,邓小平曾多次论述经济建设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邓小平强调“必须把经济建设搞好”[5],党和国家的所有工作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都要为改革开放服务。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也必须积极服务于经济建设,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宣传为工作重点。
改革开放初期,一些人民群众对于新政策、新措施持有不了解和怀疑的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党和国家相关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新闻宣传工作应该发挥自己的舆论宣传和桥梁作用,积极宣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从官方渠道深刻认识经济建设,增加民众认同感,由此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四)新闻宣传要注重社会效益
邓小平指出“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6]。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其不可避免的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一对重要的矛盾,新闻宣传工作一定要以社会效益为优先。
在我国,新闻宣传担负着“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的神圣职责”[7]。新闻宣传工作必须要以社会效益为其第一原则,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新闻宣传工作不能将精神产品商品化。新闻宣传应该正确处理物质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新闻宣传应该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旗帜,向人民群众传播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理论、作品和文章等,防止“有偿新闻”的出现,提高新闻报道的格调,净化社会环境。
三、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新闻宣传思想的现实启示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新闻宣传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其理论基础,并且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重视新闻舆论的宣传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新闻舆论的宣传作用,肯定了新闻宣传在思想上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8]。立足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必然会出现各种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影响人民群众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导致各种思想话语和舆论被有心人士利用,冲击国家建设。因此,新闻宣传工作要致力于“形成人们对党和国家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的高度共识”[9],搭好人民群众与国家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抵制西方价值观和外来文化对我国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侵蚀。
(二)坚持党的领导
1950年,邓小平指出办好报纸的前提在于党的领导。邓小平从当时社会面临的形势和党的根本性质出发,强调了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指出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不管是开展批评还是组织斗争都要合乎党的原则,遵守党的决定。
习近平总书记也十分重视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工作,多次谈到党的领导问题,提出“党管媒体”和“党媒姓党”等观点。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自觉承担起领导责任,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坚守好“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舆论阵地。新闻宣传的工作人员也要坚持党的领导,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三)注重调控网络舆论,抵制虚假信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仅仅是传播信息的工具,更是人们表达思想观念的重要场所,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整个世界都联系在一起,深刻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方式。但互联网所具有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也给我们带来了外部挑战和内部风险,一方面,西方意识形态通过互联网对我国民众进行思想渗透,冲击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另一方面,互联网由于其虚拟性,也容易成为谣言、低俗化等内容滋生的温床,严重污染网络空间。
虽然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但是其运用主体确是现实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10],要建设“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应该要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注重网络舆论调控,抵制虚假信息。
第一,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注重正面宣传。党和國家要充分利用各种互联网平台精准传播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提高其理论解释力,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同时,党和国家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宣传正面实例,引导人们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向社会广泛传播正能量。
第二,掌控好网络舆论引导的时、度、效,提升意识形态的安全防范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对于网络上出现的错误舆论要及时有效的处理,并给出官方正确的声明,在第一时间阻止不良舆论的扩散。
第三,媒体报道要实事求是,注重社会效益。媒体在进行报道前要验证报道的真实性,不能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满足网民的低级趣味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忽略报道本身的品质和所能引起的社会效应。新闻媒体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成为网络舆论的引导者,以优质而具有正能量的社会报道,科学引领网络思潮。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7.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华通讯社.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29.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8.
[4]王永贵,夏禹.邓小平意识形态建设及其现实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10).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78,240.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5.
[7]赵建华,任素琴.略论邓小平关于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思想[J].理论学刊,2000(4):35.
[8]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93.
[9]肖唤元,秦龙.习近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8(3):19.
[10]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