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战略落实下的难点及应对策略

2020-09-29 07:45王昊
青年时代 2020年21期

王昊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精准扶贫过程中,首先要找到和发现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贫困人口解决生活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实现精准扶贫的攻坚目标任务。本文通过阐述精准扶贫战略落实下的难点及开展策略,以期更好地推进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和展开。

关键词:精准扶贫;战略落实;难点;应对策略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不断持续稳定的增长当中实现了有效减贫。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政府的恰当作为,是推进减贫工作的重要基础。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只有消除贫困才能够有效助力于我国的经济水平增长。造成贫困的原因很多而且比较复杂,但是贫困的代际传递现象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只有从源头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就业为导向,注重技术、技能的培养,提升贫困人口的文化素养和技能水平,全面的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就业、创业、脱贫、致富的能力,才能够真正为全民走向富裕、奔向小康社会的精准扶贫的事业做出相应的贡献。

二、精准扶贫战略落实下的难点问题

(一)精准扶贫的贫困人口不精准

有效实施和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是当前的重要工作,精准扶贫的首先工作就是精准的确定扶贫的人口和对象,进而使真正贫困的人群得到帮扶,通过帮助贫困人群的生活和就业,使贫困人口走出困境的过程。但是在落实和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也往往会忽视精准贫困人口的问题,有的地区由于扶贫对象的界定不合理,造成一部分的扶贫对象没有归入到扶贫的人群中去;还有的是由于一些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是按照比例来进行划分的,这就造成了非贫困人口的真实数例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还有一些地区实行的是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的政策,对特定的贫困地区进行集中的扶贫工作,造成了一部分零散的贫困人口被搁浅,没有被归入到扶贫的对象中去,造成了精准扶贫工作失去了精准的初衷。

(二)精准扶贫意识不足

在进行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政府帮扶单位往往没有详细了解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而在落实当中没有制定有效的帮扶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准帮扶工作。所以落实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因为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识欠缺,造成扶贫工作的力度不足,对扶贫工作的监管也不到位,在进行精准扶贫的工作开展前,没有深入到实地进行考察和分析,不了解当地贫困人群的基本情况和详细的状态,更没有制定明确的扶贫措施,在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时,往往也只会以为的采用“输血”的方式开展,没有从根本上帮助贫困人群掌握自己造血的能力,造成贫困人群也很难真正走出代际贫困的现状。有的部分地区对扶贫开发的工作力度欠缺,扶贫的资金投入不足,造成一部分的精准扶贫工作过早的夭折和流产,导致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也不理想。

(三)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存在区域排斥的现象

我国实施的精准扶贫的工作,其目的就是帮助我国的贫困地区的人群尽早脱离现状,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促使各个地区的发展能够更加均衡,帮助一部分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使广大的人民基层贫困群众都能够享受到国家的利好政策,最终实现全民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但是在精准扶贫开发的过程中,有一部分的贫困人口不在扶贫的区域内,就被排斥在帮扶人口之外,这是对贫困人口进行识别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精准扶贫工作者要加强认识,在贫困人口的界定和识别的过程中要更加科学合理、认真细致地开展工作,以高度负责的工作精神来完成精准扶贫工作,这也是有效落实精准扶贫理念的基本要求。

(四)精准扶贫工作存在漏洞

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拿到更好的精准扶贫的政绩,将不是贫困地区作为贫困地区进行帮扶,造成真正的贫困地区的人群不能得到帮扶,甚至被排斥在精准扶贫的对象之外,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现象,应该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还有的地方政府在开展精准扶贫的工作当中,由于个别的领导干部不作为,导致贫困人口的识别不够真实,有的个别领导为了一己私利,将非贫困人口作为帮扶的对象,从中谋取不正当的利益。由于部分工作人员没有实地考察,不了解贫困家庭的收入情况和贫困原因,对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的状况没有最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导致精准扶贫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精准扶贫战略落实下的应对策略

(一)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想要有效落实精准扶贫工作,首先就要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科学合理地确定扶贫的对象。工作人员要通过实地考察和分析,进而准确掌握贫困人口的真实的生活情况和实际状况,通过了解他们的个人和家庭状态,进而掌握他们的实际困难和诉求,针对掌握到的真实情况,来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帮扶措施。由于贫困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区域性特征:有的是连片区域性的贫困、有的是分散性的区域贫困,甚至有的是碎片化的区域贫困,这就给精准贫困人口识别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是这也是精准扶贫工作中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就需要扶贫工作人员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效地完成贫困人口的识别工作,更加精准地对贫困人口进行识别和登记,使真正贫困的人群能够得到相关的政策补助和帮扶措施,进而实现贫困人口的有效脱贫。

(二)采取合理的扶贫措施,找到精准扶贫路径

在进行精准扶贫工作时,扶贫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关注和了解现代市场的需求,并且跟紧我国关于帮困扶贫的战略政策,开展实施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网络信息业等项目,以适应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转变对贫困地区人才的培养观念。同时扶贫工作者还要对貧困地区、扶贫对象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了解和熟知贫困地区的发展需求,结合贫困区域的特点和优势,对应区域产业布局和行业特色,通过政策鼓励和培养符合地区发展和地区要求的技能型、专业性综合人才。对于一些比较分散的贫困人群来说,扶贫工作也要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针对不同的贫困人群来实施不同的扶贫策略:对于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群,可以帮助其进行就业培训来增加经济收入,或者是帮助他们开展乡村种植行业增加经济收入等办法;对于那些既没有劳动能力也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的贫困人群,则可以通过向政府申请各项救助,或者发动有致富能力的人群来进行帮扶,进而来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落实精准扶贫要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原则,发动那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来帮扶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

(三)多举措、多层面的方法进行精准扶贫工作

精准扶贫,重在扶志。2015年的中央扶贫工作会议指出,脱贫致富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困难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获得致富。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创新领导精神,让困难群众用实际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脱贫致富,改变生活面貌。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长期以来没有实现脱贫,其中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交通地理因素、生态产业因素等客观原因,但是其深层原因还是贫苦地区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落后消极、行动不够积极,这是制约贫苦地区和贫困人群脱贫致富的思想根源。

首先从实践层面,要注重对扶贫对象的思想扶贫、意识扶贫、智力扶贫和精神扶贫,“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从理念方面,要注重对扶贫对象更新方法、更新贫困观念、更新扶贫理念;从责任层面,社会各界和各级政府要直面扶贫对象的难题和问题、实现精准扶贫;从心理层面,要注重对扶贫对象进行心理疏导。今后要在硬投资同时增加软投资比例,提升、培育自力更生的思想观念、文化意识,加强劳动扶贫致富传统文化观念意识传承等。

四、结语

精准扶贫是我国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长期性、专业性、实践性的活动。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进程中,要积极发现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策略,通过精准识别贫困人口,采取合理的扶贫措施,多举措、多层面进行精准扶贫工作等来落实精准扶贫工作,进而扭转贫困地区落后的面貌,为我国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梦茹,金哲娇.我国精准扶贫多元主体协同脱贫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5):4-5.

[2]张荣军,任鹏程.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N].贵州日报,2020-05-06(007).

[3]王双,董微微.致贫成因差异化前提下精准扶贫施策机制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20(2):36-40.

[4]陈济冬,曹玉瑾,张也驰.在持续稳定增长中减贫:我国的减贫历程与经验启示[J].改革,2020(06):11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