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同村民代表、基层干部、扶贫干部、乡村医生等围坐在一起,共话脱贫攻坚时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怎么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深入推进脱贫攻坚。
重庆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部署要求,于2017年8月在全市范围内精准识别出18个深度贫困乡镇,采取“定点包干”方式,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决战脱贫攻坚3周年。重庆市委党刊全媒体记者遍访18个深度贫困乡镇,挖掘出一批干部群众合力拔穷根、齐心奔小康的感人故事。
幸福总是相似的,而不幸却各有不同。在这18个乡镇的故事中,有人曾因身患大病而生活艰难,有人曾因突发变故而举债度日,有人曾因子女就学而陷入“泥淖”……他们的不幸与艰辛确有不同,但无一例外,他们最后都走上了致富路,获得了“相似的幸福”。
这18个乡镇发生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回溯一段段脱贫攻坚历程,我们形成这样的共识——
宁可苦干、不要苦熬。甩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要靠扎实苦干来实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光明村贫困户谭万生在风华正茂时因机械操作不当,失去了右手。从此,一蹶不振的他基本不再出门,靠着低保金生活。2017年9月,在村第一书记谭祥华的开导下,谭万生振作起来,充分利用撂荒地复垦生产,最终摘掉了“贫困帽”,彻底找回了自信。从不幸走向幸福,谭万生靠的就是苦干。谭万生的故事也再次证明,苦熬没出路,苦干才有活路。只要我们鼓起“勇于担当、敢闯敢拼、苦干实干”的精气神,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迎难而上、闯关夺隘,就没有什么困难战胜不了,没有什么目标实现不了。
决战决胜、关键在人。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为了让建档立卡贫困户董大珍安心住上新房,丰都县三建乡红旗寨村第一书记孙培栋连续走访50多次,终于让董大珍放下顾虑;云阳县泥溪镇协合村第一书记罗强刚到村时“不受待见”,他想方设法拉近和群众的距离,主动申请“兼职”村小的音乐老师,用音乐叩开了群众心扉。像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勤奋务实、攻坚克难的带头人,我们才能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
众人同心、其利断金。巫溪县红池坝镇金家村第一书记李伟在两年任期即将结束时曾收到过一个包裹,里面是一封布满了大大小小91个名字及鲜红手印的感谢信与两面锦旗。原来,在金家村扶贫的日子里,李伟用心用情帮扶,使金家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包裹,就是村民联合起来送给他的离别礼物。党员干部用满身的“泥土味”,换来浓浓干群“鱼水情”,这是脱贫攻坚战中最为宝贵的财富。正是因为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有了这“众人同心、其利断金”的效果。
“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加速冲刺的最后阶段。我们相信,没有什么力量比上下同欲更為气势磅礴。只要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项接着一项干、一关接着一关闯,我们就一定能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实现中华民族摆脱绝对贫困的千年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