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思源,周怡然,范云生,郑凯,刘婷
(大连海事大学 船舶电气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教育的根本之“道”在于教化育人。谋教育之道就是谋发展之道、谋未来之道,只有以道御术和以术载道,方可更好地履行教育的职责。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育人,其内涵在于:以德立人,就是要帮助受教育者树立理想信念,摆正小我和大我的位置,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以智慧人,就是让受教育者能够在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中,具有自主建构性和探索实践性;以体健人,就是帮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主动自觉地强健体魄、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以美化人,就是让受教育者树立良好的审美观点,不断地丰富精神和情感生活;以劳塑人,就是要弘扬劳动精神,让受教育者在创造性的劳动中增长见识和才干。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今日之师者,亦只有明教育之道,方可传知识之道。
大学期间正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而授课学习又是在校培养学生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帮助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的工作绝非仅仅是专职思政老师的任务,必须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每一名教职员工都应具有“我就是育人环境一部分”的基本认识。2019年9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即要将各类通识课、基础课、专业课都能够与思政课进行有效的融合,旨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课程为主要实施载体,将原本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德育渗透、价值引领的教学过程。[2]
当然,课程思政的发起者和主导者一定是专业教师,这是基于对目前学情的真实客观的分析。高校教师80%是专业教师,所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时的80%是专业学习,80%的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大的是专业教师[3]。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知识总量的非线性巨量增长造成高等教育中学科与专业的不断细化,无形中构筑了一道道壁垒,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成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巨大分离,还带来知识传授和育人目标的脱节[4],也弱化了育人的整体效应。如何在更高的层面实现回归和融合,这既是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教育本源所不可丢弃的目标。近年来开展的“工程认证”,不仅有知识层面的观测项,更有许多非知识的考察维度。原则上首先强调的是“目标导向(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即定位于对“鲜活的”人的教育程度,绝非简单量测“冰冷的”知识量的多少,而是重在考察受教育者在正确价值观引领下运用知识的能力。课程思政的核心是需要教师从主观上主动提升自我的德育能力,让“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有意识地挖掘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和思政价值,不断积累和充实各门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提炼其内在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使专业知识有机融合于具体、生动、通俗易懂的思政内容,并有效地成为转变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激发其努力向上的动力。教师通过“有意、有机、有效”的方式,将过去可能也或多或少有过的,“非全员和非全程”的“随机、离散、碎片化”的课程思政,转化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程设计,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协同目标,以求达成教育的终极目标,即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当前,各级教育管理者都已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积极提倡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自上而下进行相关的部署和开展各项教改试点。虽有所进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专业教育的复杂性与思政教育的内涵性,二者具有“显性”和“表象”的差异与特点。欲构成内在的统一,则不仅要求教师应具有一定的思政育人意识和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完善的课堂掌控和实施能力[4]。因此在许多非专职思政教师的头脑中,依然存在着一系列模糊的认识和由此带来的教学行为上的迟缓和犹豫。相关问题的表现如下:
(1)认为专业课不必要引入和强化思政内容。简单地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进行“孤岛化”割裂,认为专业教学中“无法”也“无空”进行思政。因此,这必须从政治站位角度提高认识,认清教书与育人的共生关系,澄清“不欲为”之模糊认识。
(2)在专业课传授知识与技能时不知如何引入思政元素。表现在对课程的思政设计不足,难以入手,升维思考不清,剖析不深,尚未开窍,缺乏多层面、多角度、深入系统的策划。这需要有效解决“不可为”之抓手。
(3)难以将专业课中内容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只能简单“堆砌”,或是认为“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讲授本身就是“两张皮”,叠加覆盖而已,应付于“刚性”的混合,而难以化合。这需要解决能力不足、“术”之不熟的“不善为”的问题。
诚然,课程思政并非开设新课,也不是将专业课上成思政课,课程思政是强化一种理念,更加强调“价值、能力、知识”的三位一体和相融相通,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师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方式上,首先要自我树立思政是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甚至需要明确于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把“隐性”的价值目标、理想信念、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等,更加“显性”地彰示出来,并将其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这并非是要改变专业课的性质属性,只为更加积极主动地挖掘和提炼其内在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
结合新形势下“新工科”的教育理念,在工程教育认证的12条通用观察项中,就围绕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包括“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与交流、项目管理、终身学习”等非知识技术技能层面上的各项要求,这些深度涉及个人精神世界和综合素质层面的要求,就不能仅靠思政课来培养达成,而需要通过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春风化雨般地润达学生心田[5]。通过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承”有机实现三位一体,并强调价值塑造在培养人的过程中的“铸魂”引领作用,将整个教学范式由原来的围绕“教师、教材、教室”的“教为中心”转到“学为中心”,即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OBE成果产出的视角,更加关注其学习效果、学习所得,以及其知识内化和能力建构。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为不教,学为学会”,“教”的目的是“不教”,“教”的方法是“大教”[6]。如何能够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就需要进行“智慧教学”,打造“高阶课堂”的“金课”设计,不能停留在“低阶课堂”的“水课”灌输。要有意挖掘知识背后的“故事”,揭示既有知识的发现历程,学习前人的探索精神和辩证科学的方法论。学习既往,是为把握今朝,更为开拓未来,让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有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有扎实过硬的专业本领,从而能够从容地面对未知和面向未来。因此,教师承担课程思政的职责就绝非是否“欲为”或满足于“可为”的问题,而必须是能否“善为”的担当。
专业教师达成了思想统一之下“有意”的“主动欲为”,就可以开展“积极可为”的“有机”课程设计,并落实于“融会善为”的“有效”教学过程,直至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课程的开发设计就要从大学生的求知需求出发,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优势,进行系统的教研。在教学目标与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必须包括或“隐”或“显”的思政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术道结合”,深度拓展教学内容;围绕目标和任务,不断丰富不同课程、不同章节的课程思政的素材,研究丰富多彩、方法多样、刚柔并济、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方法;用贴近日常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话语、案例等形式讲解出来,让学生不必需要拥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复杂的论证推理就能够听懂、能够理解,让学生对于所讲述的内容稍稍用心就能可触可及。探索易学习、可复制、能推广的,具有评价标准清晰、可以持续改进的共性适用的模式。
课程思政的实施原则,不是要重建一套依托专业课程的德育教育体系,也并非开展机械、教条的思政,而是强调通过结合课程特点挖掘思政元素,按照“实事求是、创新思维、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进行围绕主线的“形散而神不散”的“浸润”式教育,要让学生能够自然接受,认为是课程的有机组成。引导大学生通过体验式思考,实现理性认知和情感的共鸣,并能够落实于行为认同。要有效激励学习的内生动力,并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理解掌握和拓展深化。
战略谋划后的战术设计依然不可或缺,目标设定后,还需仔细进行路径规划。框架性设计如下:
(1)结构化安排。规范设定如“课前三分钟”“时事与专业”等,虽然“简单粗暴”,但也可以在特定的时段作为课程思政起步的必要条件,迫使师生进行强制联想,并逐步实现由生硬到自然。
(2)多学科合作。打通思政孤岛,将专业思政教师队伍(思政内容)与专业学科教师队伍(专业内容)进行协同交流,联合备课,打造精彩亮点。
(3)个体化示范。以教师本人的工作态度与工作业绩,通过言传身教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效果;以其他先进个人的成长历程激励学生,尤其是朋辈教育等,更具有可模仿、易学习的榜样示范作用。
(4)社会性联想。结合正在发生的时事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鲜活案例,师生共同面对现实,研判未来与未知,正是学以致用的生动示范。
具体方法可包括:画龙点睛式,老师在关键处点明内涵,揭示规律,如偶然与必然间的哲学关系等;专题嵌入式,结合有关知识点组合对思政内容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挖掘,如学科发展史等;元素化合式,将知识内容与思政内容相融浸润,如科学方法的提炼与科学成果的产出;隐形渗透式,如遵守和敬畏各项规章制度,日常养成的学习毅力、工作态度等。
高境界与高层面的课程思政,就是要依据“农业思维”,既不可放任不管,也不能揠苗助长,以“润物细无声”的仁者爱心,提供良好的生态化育环境。要不断做到有机融合,要化学反应,而不是物理焊接,更不能杂乱堆砌。要像“盐”融入“汤”那样,也就是把思政教育价值观引领的“盐”和专业教育知识传授的“汤”有机融合起来,二者协同作用,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更是要“烹调”出具有内在“文化认同”、具有浓郁“专业味道”的毕业生,既“同中求异”,又“异中求同”,培养出有情怀、有担当、有思考、有作为的民族复兴大业的践行者。
针对课程思政的“不想为”,主要是“道”之认识问题,“不善为”是“术”之熟练问题,前文已经述及。下文将重点针对课程思政的“不可为”进行具体10个维度的升维思考,以提供“术”的参考抓手与借鉴。梳理成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思政参考切入的思维导图
源于具体“知识点”,揭示其中蕴含的价值观。从每一知识点的来源和发展,结合其技术应用、产业市场和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分析该项知识发现与应用的内驱动力,探讨其隐含的价值观和思想逻辑,以及内在情感因素。不仅有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思考,更由此激发学生“接力”其精神、借鉴其方法,更加放眼新知识的发现与创造。
“价值模块”相整合,进行点、线、面的延伸和拓展。可以将相关知识模块组合,从知识体系整体进行广度延伸和深度解读,从真善美的视角找寻其内在的德育内涵。结合可持续发展与工程伦理教育,将专业知识融合于行业发展的背景中,进行横向拓宽与纵向提升,在大格局下加深对专业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故事”内在价值观,更加形象生动“有温度”。以知识点为核心的学科发展史,不仅反映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艰辛历程,也反映了诸多闪光人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未来美好生活的辛勤付出。不仅要介绍他们创造知识的成果,还要传播其探索的勇气、爱国的情怀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追求新知的志趣,传承科学家的高尚人格及奉献精神[7]。
“山水哲思”与抽象,即专业教育决不可停留在知识的传达。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表象,到“看山非山,看水非水”的抽象,再到“看山还山,看水还水”的具象,体现了激活旧知、建构新知、实践应用的思维逻辑。遵从辩证法的思路与方法,从实践论到认识论并注重内在的方法论。围绕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的辨证三律,阐述其与中华传统哲学“太极”文化的内在契合,既能够“三生万物”地阐发“把书读厚”,又能够“九九归一”地提炼“把书读薄”,更能激发学生续写“由零到一”的新篇。
“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经典流传剖析道理所在。挖掘知识点中的中国元素与国家现行政策、意识、文化的渊源相合,与历史传承中的价值观的一致,以及其中的家国情怀与“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育人核心。道法术器,统领与支撑,以道御术和以术载道之统一。摒弃“水课”,打造“金课”,剥茧抽丝,把专业“教育”更高层面地体现在历史的、辩证的、系统的、批判的、创新的思维的建立与训练中。
“失败教训”看警示,成功就是失败跌倒后的多站起来一次,科学进步与技术发展都是在一次次的尝试与失败中不断改进与完善,不断攀升与前进。教师有必要从主客观多角度分析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而不是仅仅简单地展示最终正确的答案。分析在什么条件下可以避免或减少失败的次数,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不走和少走弯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层面揭示其内在的逻辑,并如何借鉴这一类案例开展专业新知识的学习。需引导学生能正视和理性对待失败,不惧负面结果,克服挫折对学生心理和情感的影响。
“反面教材”正面用,只谋眼前之“利”终将被历史抛弃。教师与学生一起正确剖析“流言”与“恶果”,进行理性思考与比较,提高辨识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揭示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部分“能高德劣”的反面典型,不仅鼓励学生做到“见贤思齐”,更鞭策他们“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时事分析”增定力,面向不确定性而学以致用。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认识世界的目的也在于改造世界。“做中学”非“坐中学”,能够“知行合一”对师生双方都并非一个天然成立的“假定”。教师主动积极地将专业知识结合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示范分析,把握社会发展趋势、科技发展趋势、教育发展趋势。师生研讨探究,并由教师推荐可行的解决办法,其中呈现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引发学生学习与思考。这恰是理论联系实际地面对未知和面向未来的教学示范。
“实操动手”显思政,理论与实际相互促进。在实验课与实践课中的思政,可以体现在对制度源于内心的敬畏和主观自觉的遵守,制度是基于既往的经验教训的血汗总结。实操训练中可以体现出团队协作、发现质疑、探究创新等精神,其中不仅可强化环保意识、尊重生命、尊重客观事实的品格,更可以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等。
“制度规范”保发展,行有规矩心存敬畏。遵从和执行制度从“形似”到“神似”;训练有素的思想,加上训练有素的行为,是构建从优秀到卓越的阶梯和桥梁。而制定、修改和完善制度则更是高级的创造性劳动,不仅有未雨绸缪的警示,也包括维持、保护和促进相关行为的激励。三流企业出产品,二流企业创品牌,一流企业定标准,其中包括制定“课程思政”的制度、规范、仪式、教学流程,以及包括一系列的刚性要求和柔性建议等。
以道求术,道术终可有得;以术求术,则术只止于术。亲其师方信其道,课程思政的前提基础是做好言传身教,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育者自身具有清醒的认识,以其昏昏何以使人昭昭。师者,不仅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无论是通识课、基础课还是专业课的所有任课老师,只要能够从思想上提高政治站位,就能够有意地“主动欲为”,自觉挖掘和运用思政元素,也就能够有机地“积极可为”,从多维度进行导入切入,甚至于经过适度的矫枉过正,也终能找到适用的方式方法,经过由刚至柔而止于至善。只要肯学善用,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不断提升课堂的思政魅力,直至由必然王国迈入自由王国,有效实现“融会善为”,最终达成以思政为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