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YFeO3和YMnO3是两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第二类多铁性陶瓷。这两种材料具有一定程度的铁磁性、铁电性,磁电耦合效应,光电转化效应等,具有多项优异性能。本文介绍了YFeO3和YMnO3两种陶瓷的研究現状、发展前景和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YFeO3;YMnO3;多铁材料
1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铁陶瓷已经成为陶瓷材料的研究热点。多铁陶瓷可以兼具铁磁性和铁电性的优点,在大规模存储和5G领域的应用中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多铁陶瓷材料分为两种。第一类多铁陶瓷是由于晶格畸变形成的,具有一定的铁磁性和铁电性,但磁电耦合性能较差。而第二类多铁陶瓷,具有较强的磁电耦合性能,是下一代多铁陶瓷的主要发展方向。YMnO3和YFeO3陶瓷是重要的第二类多铁陶瓷材料,YMnO3陶瓷在室温下具有宏观铁电性,而YFeO3陶瓷在室温下具有宏观铁磁性,Mn和Fe元素可以实现无限相互固溶,而Mn和Fe的比例可以进行调整,根据需要可以控制Y(Mn,Fe)O3陶瓷的室温下铁电和铁磁性。下面分别就YMnO3和YFeO3以及掺杂改性的Y(Mn,Fe)O3陶瓷的相关研究情况、问题和发展的前景进行介绍。
2YMnO3陶瓷
YMnO3成为陶瓷材料的研究热点已经有大约30年的历史。在低温下具有弱的铁磁性和较高的铁电性,并体现反铁磁特性。YMnO3陶瓷的居里温度较高(Tc=914 K),但尼尔温度较低(TN=80K),所以室温下只有宏观铁电性能而无铁磁性能,但另一方面,YMnO3陶瓷具有较强的磁电耦合作用,磁能和电能的转化比较容易。鉴于上述情况,一方面必须通过改性和结构设计,提高YMnO3的居里温度,以提升其室温下的铁磁性能。另一方面要充分提升其磁电转换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应用潜力[1]。
在20世纪90年代,YMnO3主要是块体陶瓷的研究为主,但材料的性能有限。2003年,借鉴了BiFeO3薄膜的优越性,六方YMnO3薄膜开始进行研制,并克服了块体材料漏电流过大的缺点,形成完整的电滞回线。而后利用SPS烧结,在2009年又制得了六方YMnO3块体陶瓷材料。在低温下可以观察磁滞回线,具有一定的弱磁性。王萌等人于2015年采用快速固相法制备了YMnO3粉末,并利用SPS(等离子热压烧结)制备了块体YMnO3陶瓷,其各项铁电和铁磁性能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具有较低的缺陷和细化的晶粒尺寸,为下一步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2]。
3 正交YFeO3陶瓷
正交YFeO3为高温稳定相,可以视作钙钛矿结构。它的铁磁性和铁电性来自不同的离子。铁电性主要是来源于Y离子的轨道杂化。而磁性则来源于Fe离子的特殊倾斜结构。事实上,因为具有磁性离子Fe,和铁畴结构的微倾斜,在本来具有的反铁磁性的基础上就具有弱的铁磁性。此外,正交YFeO3还具有一定的光学性能和光电转化性能。因此将正交YFeO3运用在磁电开关和多铁多用途材料。
相对于YMnO3陶瓷,正交YFeO3陶瓷无论是从研究的广度、深度和实际的应用来说,都具有较大的差距。而YFeO3陶瓷在室温下具有铁磁性,在这一点上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对正交YFeO3的研究也是从块体陶瓷和粉末两方面入手的。马妍等人用传统烧结的方法制备了高致密的正交YFeO3陶瓷,而且预测了在低温下具有铁电性。而尚明宇等人制备了YFeO3薄膜,并在室温下获得了完整的电滞回线,证明了其实际应用价值。另外,经过研究表明,YFeO3是窄带系可见光半导体,正交YFeO3的带隙宽度为2.6eV左右,可以有效地把光能转换为电能[3]。
4六方YFeO3陶瓷
六方YFeO3与正交YFeO3不同,是低温稳定相,其空间结构是P63cm。由于Y离子中心与Fe离子中心重合,所以在宏观上不具有室温铁电性。但是随着结构的变化,六方YFeO3的磁滞回线开始呈现铁磁性的特点,其最大磁化强度和剩余磁化强度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而磁性能的增加也进一步促使六方YFeO3光带隙宽度减小到1.8-2.2eV,相比正交YFeO3而言具有更好的光学性质和光电转化效率。另外,有研究表明六方YFeO3在溶液中还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和催化性能,可以作为催化剂和净水剂的选择材料[3]。
5YFeO3的掺杂改性
对于YFeO3的掺杂改性,主要有A位掺杂、B位掺杂和AB位共掺杂等三种方式,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材料的磁学性能。在A位主要是掺杂一些稀土元素,利用其较大的磁矩来提高其磁学性能。Lu元素的A位掺杂,磁性显著增大。另外,这种掺杂也可以获得低温铁电性,实现其多铁功能。通过Gd掺杂也实现了类似的效果。而对于B位掺杂,除了Cr掺杂导致Fe–O–Fe, C–O–Cr 和Fe–O–Cr 反铁磁耦合提高磁性外,还可以利用高价Ti4+掺杂抑制Fe3+转化为Fe2+,从而提高磁性。Mn的加入提高铁电性,但破坏FeO6六面体,导致磁性下降。共掺杂仅有Ho和Cr对于Y和Fe的替代,综合利用了A位和B位掺杂的优势,最大磁化强度提高了大约30%。
另外,王萌等人采用了Zr掺杂,可以实现六方YFeO3和正交YFeO3的转化,拓宽了六方YFeO3的生成温度范围,更加有利于高纯的六方YFeO3的生成。另外,采用Gd和Co的双重改性[3]。
6 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YFeO3和YMnO3陶瓷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材料的各项性能与复合多铁陶瓷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所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Ma, Y., Wu, Y. J., Chen, X. M., Cheng, J. P., & Lin, Y. Q. (2009). In situ synthesis of multiferroic YMnO3 ceramics by SPS and their characterization. Ceramics International, 35(8), 3051-3055.
[2]Zheng, H. W. , Liu, Y. F. , Zhang, W. Y. , Liu, S. J. , Zhang, H. R., & Wang, K. F. (2010). Spin-glassy behavior and exchange bias effect of hexagonal YMnO3 nanoparticles fabricated by hydrothermal proces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07(5), 9498-219.
[2]Wang, M. , Wang, T. , Song, S. , Ma, Q. , & Liu, R. . (2017). Effect of sintering temperature on structural, dielectric,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multiferroic YFeO3 ceramics fabricated by spark plasma sintering. Materials, 10(3), 267.
作者简介:
王萌(1985.2-),男,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博士学历,讲师职称,现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先进陶瓷材料。
致谢:本文受到深圳市出站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6020271008K)和广东省教育厅青年人才项目(6020210024K)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