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儿童,共享合作

2020-09-28 07:03季峰岚
山西教育·幼教 2020年9期
关键词:同伴解决问题意识

季峰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社会领域5—6岁阶段提出的典型表现是:“幼儿要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角色游戏作为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之一,它不仅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还能满足幼儿参与社会活动的愿望,又是促进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5—6岁是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对大班198名5—6岁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的样本调查发现,只有24.8%的幼儿愿意并能经常与同伴合作,而75.2%的幼儿合作行为较为缺乏。

由此样本调查可见,对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十分必要。为此,我们立足于角色游戏,充分发挥角色游戏的教育功能,尝试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一、追随儿童——自行协商,自主决定,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教师是童年的守护者,需要向幼儿学习并陪伴和支持幼儿成长。为此,我们努力实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围绕其核心理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做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通过自行协商,自主決定来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

1.玩什么——确定游戏主题,激发合作意识

通过对环境、材料、经验等各项可行性条件商讨后确定游戏主题,共同策划、准备,为游戏开展做好相应的工作。例如:主题游戏“幸福城堡”,幼儿一起商量近期搭建的主题是什么?需要用到哪些材料?我们目前有哪些材料?没有的材料如何解决?幼儿带着问题逐步深入讨论确定,最后协商准备材料、分配任务等,促进了幼儿思维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同时在相互商讨中萌发了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

2.怎么玩——讨论游戏规则,诱发合作行为

商讨确定游戏主题内容之后,鼓励幼儿初步讨论制订相关的游戏规则。在商讨的基础上,梳理出游戏的规则,幼儿用图画、符号等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来,最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在明显的游戏区中。有了形象直观的规则图示后,幼儿在游戏中便能随时看看,随时提醒自己或同伴遵守游戏规则。当然游戏规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游戏的发展以及遇到的问题,幼儿通过讨论、讲评等手段对游戏规则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推动游戏深入开展,进一步促进交往能力的提高。

3.为什么——自主解决问题,发展合作能力

幼儿在游戏中通过与材料的互动、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当幼儿发现问题后,我们尝试让幼儿自己去协商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商讨、改善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开始关注身边人的想法与感受,进而学会合作。如角色游戏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幼儿在使用材料时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和目的,与同伴之间出现了相互争抢游戏材料的现象,如果教师直接勒令禁止,或投放更多的平行材料,这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幼儿的问题,幼儿的能力也不会得到发展。这时候让幼儿静下来思考“为什么?怎么办?”学习合作、协商,才能促进和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

二、观察儿童——细致观察,及时记录,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

角色游戏中教师的观察尤为重要,观察能帮助教师去发现幼儿、解读幼儿,只有真正理解幼儿的教师才能给予幼儿更多的支持。

案例1:点心店里,录录拿起了大勺子,把饺子、馄饨、蛋、寿司都一起往锅里扔,淇淇看到了,急忙跟录录说:“录录,你点心放的太多了,还没有客人点点心呢。”录录头也不回,继续埋着头炒锅里的食物。炒完之后录录拿着锅走来走去,东西都掉出来了。录录对淇淇说:“你帮我一起捡一下吧。”淇淇看了看说:“你自己掉的自己捡,我才不帮你。”录录捡了一会捡不完,索性不捡了,继续去做点心。

分析:录录在游戏中光顾着自己玩,没有与同伴交流,也不理会同伴,导致点心店无人光顾,店员各顾各的。讲评时,教师出示活动中记录的现场请幼儿自己来分析、探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好办法。引导幼儿针对具体的事件进行商讨分析,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与幼儿共同解决游戏中的问题,让幼儿了解相互愉快地合作更能体会到游戏的快乐。

案例2:鸣鸣在角色游戏时选择的是建筑工地,游戏开始到结束他总是一个人搭着,和同伴没有交流,也没有互动,更没有合作的意识。

分析: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合作能力差异很大,因此教师观察时首先要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原有水平和发展情况。教师在游戏实践中尝试运用组合搭配、相互影响等方法,分层次地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提升,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会沟通、互助和分享。在后续的游戏中,教师特意邀请了大潘帮忙,大潘是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强的幼儿,他会主动和鸣鸣交谈,还邀请鸣鸣参与自己发明的游戏。几次角色游戏活动之后,鸣鸣开始愿意与同伴沟通了,甚至有时会学着大潘的样子去尝试自己解决问题,逐步学会了与同伴相处的方法,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时不再打人,慢慢融入了与同伴之间的正常交往之中。

三、支持儿童——适宜指导,多维评价,强化幼儿的合作行为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指南》指出:“要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全面、积极、客观地评价幼儿的游戏,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学习认识自己,尝试关注他人,促使他们懂得更好的合作。

1.自评和他评中学习合作

(1)图文表现法:当幼儿遇到问题时,引导其用简单的图画和标识的形式记录下来,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共同分享问题,寻求帮助,解决问题。在集体商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了合作意识,提高了合作能力。

(2)互动评价法:每次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一起说说自己开心或不开心的事,说说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讨论中幼儿总是各抒己见,不管是分享快乐的事,还是一起讨论解决的办法,都让幼儿在与同伴的互动中,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学着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增强了合作意识和能力。

(3)影像记录法:利用多媒体的手段记录下幼儿游戏时的场景或片段,以还原现场的直观方式,引发幼儿观察发现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一起观察交流阐述自己的意见,寻求一致的解决方法,推动幼儿深入的探索。

2.师幼互动式评价理解合作

教师要尊重幼儿,与幼儿平等对话,参与到活动中和幼儿一起游戏,一起解决问题。针对幼儿的游戏情况,教师应及时鼓励肯定幼儿,适宜介入促使幼儿能尝试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懂得谦让合作,懂得关怀友善,使幼儿有更加强烈的合作交往的欲望与动力。

角色游戏就像一个小社会,幼儿在游戏中学会相互谦让、相互配合、相互帮助,不仅能促进幼儿与同伴积极交往,更能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为幼儿将来的社会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同伴解决问题意识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两只想打架的熊
寻找失散的同伴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
落地
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