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芹英
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领域,其教育内容是实现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载体,直接影响着科学教育的质量。然而,幼儿教师常常觉得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很困难。
1.从经验出发,缺乏系统性
当前的幼儿科学教育虽重视幼儿的探究过程,强调幼儿的兴趣,但因科学教育内容是实现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载体,所以追求形式而缺乏内容必将影响科学教育的质量。对于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访谈发现教师都认为现在的科学教育内容没有系统的框架,只有零星的个别案例,内容非常广泛,上至日月星辰、风雷雨电,下至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都包容其中。幼儿教师有时选择教师指导用书上的内容,有时从网上找一些活动来开展。选择的依据基本就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贴近生活,很少有教师会考虑到学科逻辑。
通过查看一个中班的周计划发现,该班级教师从幼儿园提供的中班教师参考用书中选择并开展了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再查看小班的周计划发现,该班幼儿在小班的时候就曾开展过这个活动,且活动方案中的活动内容并没有加深或拓宽,只是之前内容的简单重复。教师只有系统地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才能使幼儿对周围世界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因此很有必要建立一个系统的、层次清晰的科学教育内容框架。
2. 从材料出发,缺乏全面性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自创活动的能力有限,很多时候都是根据当前一些现成的活动方案来开展活动。由于活动准备时间有限,他们往往倾向于选择一些材料准备简单的科学活动来开展,结果有的科学活动就变成了科學小制作或者科学小实验。访谈发现,极少有教师会对整个幼儿阶段的科学教育有个整体的、连续的规划,一个学年或者一个学期的计划也没有。很多时候就只局限于本周的安排,课程的安排也很随意,想到什么就是什么,什么活动材料容易准备就选什么。
例如有一个班安排了九周的科学教育活动,内容分别是什么东西会滚、有趣的石头、物体的自由下落、开锁、奇妙的声音、(闻一闻)瓶子里装的是什么、磁铁能吸什么和什么东西不见了(视觉辨识)。可以看出该班教师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虽然有材料准备,有幼儿的探究,但都是幼儿身边显而易见、触手可及的现象,相互之间完全没有联系,内容选择是漫无目的的。
1.认真研读标准,全面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
要想系统地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必须清楚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相关的科学教育标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教学观念以及专业能力。关于科学教育内容的划分有很多角度,我们可以借鉴科学教育标准中对科学教育内容的划分。
例如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概括出八项科学教育内容,涉及到科学概念与科学研究过程的整合、科学探究、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科学与技术、科学——个人——社会、科学的历史与本质。英国《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规定了必须学习的科学内容,包括科学探究、生命进程及生物、物质及其属性和物理过程四个方面。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科学领域中也有对科学教育内容的阐述。另外,由我国五部委联合颁布的《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内容与目标》,按五个年龄段,分别针对科学观念、精神和态度,科学知识和技能,科学方法、能力以及科学行为、习惯四方面,详细设定了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值得我们细细研读。
2.围绕两条主线,系统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
当前的幼儿园课程强调整合和渗透,因此在一定时间内所选择的科学教育内容必须有一定的联系。我们可以围绕两条主线来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
第一条主线就是当前活动的主题。幼儿园的活动很多时候都是围绕一个主题来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则可以紧密联系正在开展的主题,并兼顾科学教育各个方面的内容。
例如有一个班的主题是“房子”,在主题开展之前,该班级教师就开始思索围绕这个主题可以选择哪些科学教育内容。该主题持续开展了四周,在这个主题中教师选择的科学教育内容有:特别的房子(认识高脚屋、地下屋等几种特别的房子,探索气候、地形与房子的关系)、方便的电梯(知道电梯的三种常见类型,学会安全乘坐电梯的方法)、奇妙的房子(直观认识建房子的材料,了解几种小动物的“房子”)和房子周围的标志。其实,围绕主题“房子”还可以开展更多的科学教育,但由于该主题开展时间不长,导致对于房子秘密的探索也没能够继续深入地展开。
第二条主线是科学教育的主题,这个科学教育的主题可能与当前开展的活动主题没有关系。例如对自然现象的学习,我们按照温暖的春天、炎热的夏天、金色的秋天、寒冷的冬天这样的主题开展似乎更好一些。对于这个科学教育的主题,首先就是要在时间上有保证,一个主题探究的时间可能是数周,也可能是数月或一年。
例如《蚯蚓、影子和漩涡——幼儿班里的科学活动》这本书,其中就详细介绍了各班开展的科学活动。围绕生命科学,每个班级关注的点不同,有的班级探究蚯蚓,有的班级探究大树,但是他们围绕蚯蚓和大树的探究都是长时间的。很多幼儿园都有植物园或者植物角,植物角种植的各种植物不能只是摆设,如果教师能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记录,并更好地参与其中,一定会有所收获。还有的幼儿园喜欢养一些蚕宝宝,这些都可以成为幼儿了解生命过程的载体。
虽然到目前为止,很多人仍然对如何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充满困惑,但这个问题值得大家一再思考,相信思考的过程也是收获的过程,经过思考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