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致命失能武器发展问题研究∗

2020-09-28 05:41
舰船电子工程 2020年7期
关键词:武器效果目标

(火箭军工程大学 西安 710025)

1 引言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地区冲突、反恐斗争、局部战争等将成为未来有限战争的主要对抗形式。为顺应复杂斗争形势,武器装备的发展也由威力型向控制型转变。基于失能思想的新型武器装备的作战应用,可以避免惨绝人寰的屠戮与伤害,在达成军事、政治意图的同时满足人类对文明社会向往,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致阻断社会发展进程。

2 非致命失能武器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2.1 非致命失能武器的定义

2.1.1 非致命武器的定义

1996年3月,在弗吉尼亚州麦克莱恩举行的关于非致命防务大会上,美国正式宣布了“非致命武器”(Non-Lethal Weapons)这个概念:“设计明确和主要用来使人员和装备失去作用,把对人的致命性、永久性伤害,以及对财产和环境的非故意破坏,降至最低限度的武器”[7]。与传统武器不同,非致命武器不是通过爆炸、穿透和破片等方式来达到破坏目的,而是利用某些物质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敌方人员暂时丧失战斗能力而不产生致命性的杀伤,也不会留下永久性伤残,能暂时阻止某些车辆、舰船等装备或设备正常运行而不至于造成大规模破坏,并对生态环境破坏最小。德国对非致命武器的定义为用于避免敌对冲突,不造成人员伤亡或重伤的技术手段,并且这些手段对无辜的人和环境的附带效应最小。国内对非致命武器的定义为非致命武器就是指作用于有生目标时,能使有生目标产生不同症状的生理反应,使其暂时失去抵抗能力,而不产生致命性伤害的武器装备。

从非致命武器的定义可以看出,非致命武器的作用效果是可逆可调的,包括对人员和对设备设施以及系统体系;基于特定的机理其作用范围是可控的,无附带杀伤不产生次生杀伤;作用时间是基于反应周期高动态化的;作战能耗是追求基于最低限度损伤,代价最小投入低廉。虽然致命的打击效果也是使对手失去能力的一种途径,而且是最有效的保底的选择,但是为顺应社会形态变革、战争形态的演变,基于非致命效果的失能必将成为未来作战的基本原则,这也是将失能武器与非致命武器归为一谈的主要学术观点的初衷。

2.1.2 失能武器的定义

失能性武器曾由美国国防部定义为“一种可以产生暂时性胜利或心理作用(或两者兼有),使受实施者无法集中精力而丧失作战能力的化学制剂”。当然把失能武器单纯的定义为化学制剂显然是狭义的定义,传统军事武器装备设计和使用追求的效果就是最大效能地杀伤和摧毁。而失能则是使目标失去行为能力,无法继续按照自己的一致展开敌对行为。由于非致命武器的设计和使用,突破了传统的战争价值观念,不是从武力的致命出发,而是“以威慑屈服意志”、“以尽可能低的伤害迫使对方失能”,同时尽量减少不可预期的物质和环境损害为理念。

2.1.3 非致命失能武器的定义

综上所述给出非致命失能武器如下定义:所谓非致命失能武器就是基于非致命技术,通过非致死、非致毁的作用效应,限制或剥夺有生力量、物质载体的对抗能力,系统体系的作战效能,思维认知、主观意志的一类武器。其第一要义是失能效果的达成;核心是面向打击主体的能力、作战效能和意志;基本要求是非致死、非致毁;根本途径是非致命技术的武器化运用。

非致命失能武器的能量释放、控制与转换方式、毁伤机理、毁伤模式与传统武器有显著的不同。其研制目的是考虑如何对敌造成最小限度的伤亡而取得战争的胜利,大部分情况下是面向敌军事设施和武器装备,个别情况下也可能对人体造成“暂时性”伤害。现已研制成功的非致命失能武器几乎不能单独使用,大多数情况下是附加在传统武器上混合使用,并且非致命失能武器的使用特别有利于战争后的恢复与重建,造成的损失远远小于传统武器所造成的损失。

我们还应看到,在较长的时期内,非致命失能武器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意义的毁伤武器,而是作为传统武器的重要补充,可以为复杂形势下的军事和非军事行动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和工具。因此“失能”包括“非致命失能”和“杀伤失能”,失能武器的完整概念界定是非致命失能武器和传统失能武器(火力杀伤失能武器)的集合。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失能思想的概念描述

2.2 非致命失能武器的特征

非致命失能武器不以大规模杀伤人员、武器装备和基础设施为军事目的,而是通过物理、化学、机械、生物等作用方式使敌丧失作战能力,或者限制敌作战能力发挥,彰显了非致命失能武器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发展非致命失能武器的时代意义。

2.2.1 作用原理可靠

非致命失能武器的作用原理与传统的杀伤性武器有根本性的差别,它集成了物理、化学、机械、生物、电子等学科对作用目标失能的各种科学技术原理,在应用上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使得既要确保对目标有强大的威慑力,又要保证对目标产生非致命效应,将人致命或永久性伤害的概率从根本上降低到最低程度。

2.2.2 作用过程安全

非致命失能武器通过声效应使有生目标暂时致聋,通过光效应使眼睛暂时致盲,通过热效应使皮肤瞬间发热疼痛,通过动能效应使身体受到柔性冲击,通过波频率效应与人体器官发生共振,通过编织网束缚人体行动,这些效应只能暂时使有生目标或装备失去战斗力,不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和不可逆伤害,对环境设施的破坏也很有限。

2.2.3 作用效果快速

非致命失能武器主要用于平息暴乱、解救人质、反恐、维和等军事行动,要求驱散效果快、震慑力大、针对性强。所以非致命失能武器作用后能迅速使有生目标失去抵抗能力,使武器装备不能发挥效能,对作用目标造成极大的心理威慑,有效防止亡命歹徒在非致命失能武器作用后效应慢或无效对实施者进行反扑。

2.2.4 终点效应可逆

非致命失能武器可对作用效能进行选择与控制,在近距离可控制对打击目标的准确性点打击,在远距离对打击目标区域性的面打击。立足作战反应周期,控制打击能量的释放,打击目标在遭受打击后可恢复正常机能,体现打击效果具有可逆性。

2.2.5 社会效应道义

非致命失能武器为制止群体暴乱、解救人质、反恐、打击走私贩毒、维和以及应对地域性军事冲突提供了更理智的军事手段。战争、冲突不使用武力,不使无辜群众生命受到伤害,减少环境的破坏和财产损失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非致命武器的创新和应用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使这种愿望有可能成为现实,它不仅为未来非致命战争提供了物资基础,也自然成为文明社会人道主义的产物。

2.3 非致命失能武器的分类

基于非致命技术的失能武器种类繁多,形式不一,但是它们的终点效应是一致的,即用化学物质、能量武器干扰破坏敌装备设施、作战系统及保障系统;利用声、光、电、化学能作用效应,依托承载装置巧妙发力,抑制或使敌有生力量暂时失去作战能力。根据作用目标的不同可分为反人员非致命技术和反物质非致命技术。非致命失能武器具体分类描述见表1。

表1 非致命失能武器细化分类描述

3 非致命失能武器应用现状及趋势

失能武器作为一类新型武器提出来以后,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以美国的投资力度最大,研究水平最高,实际应用也最广。

3.1 国外应用现状

国外声、光、电(磁)、动能和化学作用类非致命武器技术发展较为成熟,有的在实战中已经得到较好应用。

3.1.1 声学类

主要有声波驱散器等。采用便携式、车载、舰载各类次声波、超声波、定向声波武器等基于声学原理的非致命失能武器。如图2所示。

图2 声波失能武器

3.1.2 光学类

主要有激光眩目器。美国陆军、海军、空军和执法机构已经列装各类激光眩目器约3万具。

3.1.3 激光武器

主要有固定式车载、舰载和机载激光武器,美率先应用于反导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图3 激光武器作用原理

3.1.4 电击类

主要有电击枪等。现在使用较多的是泰瑟枪,但对这些产品的生物损伤效应测试结果公布的很少。

3.1.5 微波

主要有微波拒止系统,如图4所示。美国生产的该类产品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图4 ADS拒止系统

3.1.6 电磁脉冲武器

以导弹为载体将电磁脉冲发生源安装在导弹上的弹载电磁脉冲武器比较成熟,达到实用水平。例如,法国马特拉公司研制的电磁脉冲弹,美国空军研制的高功率微波弹及GPS/INS制导炸弹载高功率微波弹,如图5所示。

图5 JDAM电磁脉冲武器结构图

3.1.7 动能类

主要有动能打击武器和动能打击弹药。其中,武器以12-gauge、40mm口径为主,最近美国出现了66mm口径4管发射器,可发射钝击弹、催泪子母弹等弹种。在动能弹药方面,国外已广泛列装橡皮弹、痛球弹、痛块弹、软体变形弹等多种弹种。

3.1.8 化学类

主要有催泪喷射器、麻醉武器、臭味剂、黏合剂、染色剂、超级润滑剂、超级黏合剂、胶粒弹等,用以影响人员正常机能和阻滞武器装备效能发挥。

3.2 国内应用现状

国内非致命武器研制相对滞后。但是近年来,随着相关法律健全和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非致命武器的研制和使用越来越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我国公安机关、军方、武警部队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应用。目前,国内产品主要有声学、光学、电击、动能打击、化学作用等类型。一是声学类,主要有强声驱散器。此类产品已列装,但技术规范尚未出台。二是光学类,主要有激光眩目器。国产激光眩目器已列装部队。三是电击类,主要有电击枪,包括有线式和无线式两种,其中有线式尚未列装,无线式正在研制中。四是微波类,主要有微波拒止系统。目前已有样机,但技术尚未成熟。五是动能类,主要有国产18.4mm、38mm、64mm口径系列产品。六是化学类,主要有催泪弹药。目前已列装18.4mm、38mm、64mm等口径的多种催泪弹药。

3.3 非致命失能武器发展趋势

“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我们并不总是要杀伤,有时候我们只是希望他们停止他们要做的事”。现代战争力避大规模杀伤,力求烈度可控的思想推动武器装备向非致命性失能发展。发展非致命失能武器适应现代军事斗争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平息政治、军事冲突的有效途径,更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选择。

3.3.1 向高技术化方向发展

非致命失能武器是创新思维和高新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与传统武器相比,非致命失能武器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和全新概念、制作材料和结构原理,以激光、微波、电磁脉冲、新材料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各种高新技术为支撑,并进一步向高技术化方向发展。

3.3.2 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研发信息化非致命失能武器是信息化战争的需要,也是夺取信息战胜利的必然要求。特别是以计算机病毒等为代表的非致命失能武器及远距离注入病毒的方式将作为发展重点。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战争形态的演进,自主可控的智能化非致命失能武器也将成为非致命失能武器发展趋势。

3.3.3 向实战化方向发展

现阶段很多非致命失能武器的体积大、结构复杂、平台搭载难度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非致命武器实战化进程和实战化能力发挥。以美国为例,积极开发紧凑型主动拒止技术(ADT),极大地减小尺寸,减轻重量,降低成本,这种基于小型化设计思路,将提升非致命失能武器的机动性、勤务性和实战效能。同时为适应战场需求和应对多种威胁,提高非致命武器实战运用的灵活性,基于综合集成标、准化通用化设计将成为非致命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趋势。

3.3.4 向联合非致命失能发展

在现代非致命武器的效能实践上,美军积极尝试把常规非致命武器、低能率激光器、高功率微波、目标截获与跟踪传感器等组合在一起,形成与多种作战平台联网的作战体系,以激光致盲目标,次声制聋目标,以微波烧毁目标的电子设备。这种把现代非致命武器集成在最广泛使用的野战工具上的趋势,标志着它使战场建设、作战样式和战争结果发生了质的变化。所以,非致命失能武器将呈现出一机多能、一机多型、一弹多用、系列化、通用化、终点效应多元化趋势。

3.3.5 向精确非致命失能方向发展

非致命失能武器作用机理是以最小的作战损耗达成最佳作战效能,这就要求非致命失能武器具备精确打击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发展基于精确打击的精确瞄准和精确制导技术,以及基于精准释能的变初速技术、能量可调可控技术。

3.3.6 向跨域非致命失能发展

现阶段非致命失能武器多用于非战争军事行动、反恐维稳等军事行动,只有微波武器、激光武器等少数几种定向能武器基本实现作战运用实战化。无论从应用领域还是应用作战空间都极为有限。而非致命失能武器无论从现实价值需求还是技术达成性上,都能很好地适用于基于信息化战争形态的现代战争,特别是基于远程精确打击平台的非对称跨域作战,将进一步凸显非致命失能武器的战略价值。因此,跨域失能将成为未来非致命失能武器运用的重要趋势。

4 非致命失能武器作战运用

非致命失能武器作为现代及未来作战的重要物质基础,一方面使得作战手段更加丰富,另一方面促进作战样式更加灵活。较之于传统作战武器,非致命失能武器在作用机理的特异性,要求我们必须厘清其作战运用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而发挥非致命失能武器的最大作战效能。

4.1 非致命失能武器作战运用原则

4.1.1 符合伦理道义

非致命失能武器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伦理道德上的争议,主要是基于反人员失能武器,包括传统化学战剂、生物战剂、致盲武器等对人生理机能造成不人道损伤的武器的使用。有关战争法也对部分武器的限制性使用做了明确规定,例如《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禁止致盲激光条约》、《禁止在军事上或出于敌意使用改变环境技术条约》等。另外,《海牙公约》、《日内瓦议定书》、《联合国宪章》等相关交战法则也规定,交战双方在作战目标选择,战争目的达成的同时,要考虑将人员伤亡、附带损伤和资源破坏等降到最低。因此,在非致命失能武器运用中要在保持战略制衡的前提下,科学界定非致命武器使用门槛,做到合理合法。

4.1.2 不放弃使用致命武器

基于非致命失能武器的失能作战追求的是小战微损制胜,乃至不战而屈人之兵。同时,要树立底线思维,充分认清战争本质和极端复杂性。一方面当在使用非致命失能武器无法对打击目标达成作战预期或基于非致命失能不能达成作战目的时,必须使用致命武器;另一方面,现阶段非致命失能武器作战实践不充分,在实战中不可能完全脱离致命武器单独使用,而是作为战斗力强化的一种新质力量,与致命武器组合、联合使用。

4.1.3 战术运用与战略威慑相结合

非致命失能武器在作战域、目标域和效果域的全方位失能作用效能,体现了非致命失能武器战术、战略运用的灵活性。首先,其作战应用领域涵盖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作战空间涵盖视距作战和跨区域作战,作战周期既可以是基于目标反应周期又可以是贯穿战争始终;其次,非致命失能武器的作用目标包括单个作战实体、局部作战系统,也包括整个作战体系,根据目标价值实施战术打击和战略打击;再次,非致命失能武器的作用效果既包括物理域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的瘫痪阻滞局部杀伤,也包括信息域C4ISR系统的干扰致盲阻断,还包括认知域行为意志的牵制威慑。

4.2 非致命失能效果分类

非致命失能武器作用效果从作用层级上包括战术级、战役级和战略级,从失能效果作用时间上可划分为任务期间失能、作战期间失能、战争期间失能以及永久性失能,从失能手段看失能效果分类包括憾志失能、阻滞失能和杀伤失能。如图6所示。

图6 非致命失能武器作用效果描述

非致命失能武器作战领域涵盖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在打击目标选择上涵盖实体、网络和行为认知。基于全域目标分类的非致命武器效果分类如图7所示。

图7 非致命失能武器效果分类

结合前文对非致命失能武器的细化分类,建立非致命失能武器一体化运用矩阵,如公式(1)所示。

其中,C代表非致命失能武器组合;T代表目标分类;M表示作用途径(直接或间接);K代表非致命技术(武器);A表示反人员;P表示反物质;D表示直接作用;S表示间接作用。不难得出组合种类N=4n,如果考虑非致命失能武器与常规杀伤武器的组合运用,组合种类N=4*(n+1)。至于,这些组合哪些是可行的具备实战效能的将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研究,本文不再进行阐述

4.3 非致命失能武器一体化作战运用示例

图8 非致命失能武器联合作战示例

构想了非致命失能武器联合作战的一种模式。如图8所示,基于特定目标:威胁船只、渔船小艇、恐怖袭击、示威人群、外来车辆、小型飞机,结合化学、光学、声学非致命技术特点和基于相关技术的震爆弹、催泪弹、激光眩目装置、声波武器的作用范围、作用效果,设置了警告区、阻止区、驱赶区、射击区。从作战空间上体现层次性,从作战效果上突出非致命失能分效果分类。

5 结语

非致命失能武器的技术优势、作战效能优势、时代性优势,使得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非致命技术和非致命失能武器装备的发展应用。随着技术的进步,武器装备的创新发展,非致命失能武器的战术战略价值将进一步得到体现。要进一步强化非致命失能武器的跨域作战能力,深入研究非致命失能武器作战运用问题,特别是基于一体化联合作战下如何更好地融入体系增能强能,以及非致命失能效果评估相关问题。

猜你喜欢
武器效果目标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抓住“瞬间性”效果
一张图看懂武器发展史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请放下你的武器
退役武器去哪儿了?
负荆请罪
伪装效果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