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探究

2020-09-27 14:52张琼
数码设计 2020年10期
关键词:改革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张琼

摘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体育作为一门与德育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学科,在学生素质培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小学阶段作为学生身心成长的初期,体育教学效果直接关系着学生能否从小养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意识,为有效实现这一预期目标,本文将从小学体育教师的角度出发,对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0-0193-01

新课程标准下,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等教学理念成为时下体育教学中被频频提起的热词,这不只是因为新课改对体育教学改革方向的导向性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人们对于体育的认知在不断深化。小学作为学生开始接受正式体育教育的阶段,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对小学体育教学作出严格要求的深入思考,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体育观念为己任,为学生未来各项发展夯实基础。

1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转变教学观念

任何旧事物的变革和新事物的产生,首先要源于观念的改变,转变小学体育教育观念是实现其变革创新的首要前提。传统的小学体育教育更多的是局限于学生身体健康、体质养成这方面而开展的,但在新课改下,教师应该认识到体育教学不只是片面性地关注学生身体,而是要将体育教学放在素质教育培养的大背景框架下去看待,看到体育与智育、德育等教育方方面面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不能孤立发展;看到学生主体性意识和坚韧不拔的体育精神在体育学习中的培养与发挥以及其对学生整体核心素养提升的关键作用;更要看到必须摒弃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观念,构建起知识与能力素养协调发展的人才衡量机制,使体育教学与社会综合人才输送及学生终身发展相衔接。只有体育教学观念在根源上得到转变,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之路才能迈出坚实的第一步。因此,体育教师自身要先认识到体育教学的意义所在和其改革发展的方向性,才能在教学中为学生传导并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有意识地参与体育锻炼,训练良好的身體素质,并在运动中形成顽强拼搏的精神、直面困难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从而充分发挥体育在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

2 提升教师自身专业和综合素养,改善教学质量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作为学生智力和潜能的开发者,其专业水平和道德修养直接关系着学生接受的教育程度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实现新课改下对小学体育教学的种种新预期,就要求教师顺应现代教育发展方向和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率先完成自身素养的提升,保持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坚持不懈地探索。一方面,要深入发掘体育学科本身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要认识到体育学科知识的关联性特点,不断拓展知识覆盖面,实现相关学科间知识的融会贯通,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只有教师素养有所提升,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的实现,教师一专多能有助于促进知识内容通过旁征博引以及深入浅出的方式将知识有效传达给学生,不仅让学生更易于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记忆,也使课堂充满趣味性,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小学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主导在教师,唯有先提升教师自身的素养,教学改革的创新和素质教育的开展才能走上乘风破浪的快速发展之路。

3 拓展小学体育教学思路,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3.1开展趣味教学,引导学生主体性发挥。小学生初入学校,还较多地保持着孩子的天性,欢快活泼的氛围和轻松愉悦的玩乐依然是他们的兴趣点所在。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善于并有意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喜好去着手设计课堂教学,回归体育教学的初衷,着眼于使小学生获得身心健康,并培养其体育运动习惯、体育意识和体育素养。这就需要抓住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助力这一点,在体育课堂教学上做到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效结合,利用体育学科本身的特性,结合小游戏、小组赛、技能表演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留给孩子更多玩乐、锻炼和发挥的空间,促使其体育学习和运动中主体性的发挥,从而实现体育教学学生乐在其中,也学在其中,在愉快的玩乐中爱上运动,并在顺其自然中培养一种体育习惯,在体育锻炼中不断提升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

3.2挖掘学生特长,因材施教培养。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在天赋秉性的影响下,学生有各自喜爱和擅长的事物,对于体育项目来说,也是如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学生的身体优势和特长,结合其身体差异、认知差异和能力差异因材施教,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培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也是发掘培养学生特长和潜能的一种渠道,从而为学生未来发展方向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个性化教学实现学生潜能的最大发挥。

3.3创新教学内容和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小学时期是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期,应对其身体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训练以强健体魄,而传统小学体育项目大多集中于跑步、仰卧起坐、跳远等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枯燥的运动项目,因此要提升教学效果,教师要带领学生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对运动项目进行拓展。同时,利用现代技术优势开展多媒体教学,对于好奇心强烈的小学生来说,多媒体中生动的场景和画面、欢快的音乐节奏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动作,更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好奇的心理需要。而老师在多媒体情境下对于体育知识进行讲解,能使学生充分调动各个感官参与学习,对知识形成更加细致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开展进一步的活动模仿实践。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模式融入课堂不仅有利于教师知识传授,也易于学生输入吸收,可谓一举两得,共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总之,传统小学体育教学在新课改的导向下必须做出调整和改革,否则既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对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对此小学体育教育者还需要结合教育实践,进行深入地探索研究,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为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A]. 杨林.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 2018

猜你喜欢
改革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