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极种菜

2020-09-27 23:12布衣
爱你·健康读本 2020年9期
关键词:种菜菜地南极

布衣

2015年,四川省成都市西区医院的外科医生唐铭骏偶然在网上看到了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发布的一则招募公告,怀着对南极的向往,唐铭骏拨通了报名电话。

经过长达一年的选拔考核,最终,唐铭骏脱颖而出。2016年11月2日,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队启程,唐铭骏是4名随队医生之一。

到达中山站那天,唐铭骏看到一名激光博士的研究仪器如同一只断线的风筝被13级大风吹得无影无踪。那位博士无奈地告诉他:“这边风太大了,吹飞的东西大多都找不回。在南极,任何东西都需要备份。”唐铭骏暗自庆幸自己做好了业务备份。

在南极,唐铭骏的主要工作是提供医疗保障。虽然面临极端恶劣气候,他对这份工作却饱含激情和自信——内科、外科、心理辅导都是自己的专长;化验、B超、X光、心电图会做,高压氧舱会用;体能绝对好,没有高原反应。

唐铭骏定期为队友体检,抽血、做心电图、采集各種临床数据,每个季度进行一次静脉血液分析,还要及时处理队友的关节扭伤、肌肉拉伤、冻伤、皮肤割裂伤,这些在内陆司空见惯的小伤痛,在南极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产生很大风险。

最难熬的是5月中旬的极夜。零下40℃的漫漫长夜里,狂风呼号,暴雪纷飞,再加上生物钟紊乱,很容易让人情绪化。发现哪个队员火气上涌,唐铭骏就会有意识地转移话题,分散对方的注意力,或播放一段队友喜欢的轻音乐,让对方的火气慢慢消散。

在南极,除了调节情绪,还要保证睡眠质量。唐铭骏把自己变身为“老妈妈”,温柔而又严格地监督每个队员的睡眠,睡眠时间要足,睡眠质量要高。

除了医生的本职外,最让唐铭骏得意的是那块南极菜地。在南极的温室里,唐铭骏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种出了不少蔬菜。

无土栽培是《南极条约》允许的,但操作起来并不简单。种植必须在温室进行,而中山站的温室已经超过一年没有使用了。他向站里的管道工求助,建造了一套简单的管道灌溉系统。他一边通过书籍和网络学习无土栽培,一边研究摸索。经过不断尝试,中山站的温室恢复了生机。

唐铭骏的南极菜地规模不大,却科技范儿十足。在电脑控制下,LED植物生长灯能根据蔬菜生长情况自动调节照明时长;自动灌溉系统每隔一小时向水槽内注入营养液;当房间湿度低于70%时,加湿系统将向房间内喷洒水雾;为了促进蔬菜生长,蔬菜温室实验室里每天24小时播放轻音乐。

试种了辣椒、秋葵、西红柿和西瓜后,唐铭骏感觉它们产量太低。经过几番筛选,他把南极菜地确定为主营生长周期短、易培植、产量大的生菜、白菜和黄瓜。以黄瓜为例,一株黄瓜藤平均两天可以收获一根黄瓜,如果种植20株,就可以保证18名队员在越冬期间每天都能吃上新鲜黄瓜。

唐铭骏甚至亲自下厨做川菜,生菜用来涮火锅,白菜主要做汤,黄瓜切片和木耳一起凉拌。由于规模小不能常态供应,唐铭骏的菜地只能每周供大家食用一两次,却已经让人很满足了。为了给国内网友分享在南极种菜的快乐,2017年4月,唐铭骏玩起了网络直播,在网上,他称自己是会种菜的南极医生。

现在,唐铭骏的南极菜地又增加了一项功能——绿色疗吧。劳累一天的队员们从冰天雪地里回来,到温室菜地里坐坐,满眼绿色,音乐轻柔,是种极大的享受。

中国中山站成功培植蔬菜,让国外科考站的队员也垂涎三尺,他们经常找各种借口来中山站蹭饭、欣赏绿色,唐铭骏有求必应,因为他的南极菜地是无国界的。

摘自《恋爱婚姻家庭·养生》2020年第4期

图/陈明贵

猜你喜欢
种菜菜地南极
种地
种菜
父亲的菜地
难忘的南极之旅
畅游南极之乔治王岛
割韭菜
我们的南极长城站
自种菜,更安全?
萝卜成了精
南极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