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目前,疫情仍是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的最大阻碍,疫情也深刻影响了全球化趋势以及全球产业链重塑。对于中国国内和国外“双循环”战略,海外机构的根本着眼点集中在中国经济、产业和消费升级的大机会。
施罗德亚太区(日本除外)股票产品管理主管甘卓亨在接受《红周刊》专访时指出,中国的电子商务、医疗保健和教育等行业目前在消费开支中占比很大,增长率远高于整体经济增速。“同时,消费升级趋势将会持续,中国消费者将会增加高端产品消费。因此,即使销售总量增长有所放慢,但对受惠于相关趋势的公司而言,售价及利润将受到支持。”甘卓亨还看好中国科技,但当前的一些科技龙头估值有泡沫化趋势,因此他保持谨慎。
他指出,对于一些估值已将短期复苏预期完全消化的股票,他们已经进行了套利。同时,他们也加仓了一些调整中的消费股。
《红周刊》:越来越多的全球投资者聚焦“亚洲机会”,放眼疫情后,这样的趋势会延续吗?
甘卓亨:我们认为,许多宏观经济及市场趋势其实早已存在,疫情和经济封锁只是推动这些趋势进一步加速发展,而非彻底改变全球的投资格局。例如,在危机前已占据市场重要份额的网络企业,在经济封锁期间进一步发展,而发展较弱的线下零售商则被推向崩溃的边缘。同样,在封锁期间,随着云计算和远程访问的需求增加,市场对许多科技硬件的认可也进一步加强。与此相对的是,由于利率(以及随之而来的利润率)进一步压低、经济封锁带来的信贷成本激增,许多国家的银行业表现持续落后。
《红周刊》:您怎么看今年以来全球主要股市的强劲表现?
甘卓亨:8月份,亚洲股市再度表现强劲,继续由3月份低位快速攀升。这轮涨势反映出,随着许多发达经济体及北亚大部分地区持续放宽封锁,市场对经济活动恢复正常的乐观情绪升温。或许更为重要的是,市场大幅回升的实际动力是因为全球各国推出前所未有水平的财政及货币刺激措施。这些措施已大大降低企业破产的风险,并使投资者能够不再集中关注当前的盈利低迷情况,而将目光看到了2021年,憧憬2021年恢复正常的运营环境。
而且,目前很多国家实行的超低利率和超低的债券收益率(许多国家的实际利率及收益率甚至为负值)也助推了全球股市的上涨,为股市的偏高的估值验证了合理性。加上投资者希望从强劲的股市上涨中受惠,所以许多国家的散户投资者踊跃入市,为市场走势推波助澜。
除了受到流动性宽松的提振之外,股市最近的上涨是持续由“封锁赢家”引领,包括电子商务、网络游戏、医疗保健、云计算及广泛科技等企业,受到了疫情中带来的需求加速增长以及消费模式改变的利好,使得业绩出现了上涨。这些都是全球性趋势,最明显的表现是纳斯达克指数及FAANG等科技股(Facebook、Amazon、Apple、Netflix和Google)持续强势,并在最近几周不断刷新历史高位。而且,网络公司占偏高比例是中国市场最近几个月表现亮丽的原因之一,因为其中许多股票得益于估值上调。
《红周刊》:您接下来的策略是怎样的?
甘卓亨:亚太地区企业盈利下调的速度近期有所放缓,但目前仍很难预测全球封锁及旅行限制将于何时结束,后续的经济复苏形态也很难判断。由于目前部分国家的新冠感染人数再度上升,前景更是无法预测。因此,很多企业对今年下半年的前景仅提供有限的指引,并继续执行保守计划。
我们在与各公司管理层的交流中发现,目前至关重要的是理解他们采取什么措施应对危机,以及他们是否已在运营及财务方面为应对这轮衰退作好准备。对许多公司而言,今年的盈利可能会减记,因此关注未来几个月的前景变得没那么重要。正如过去几个月的市场表现所示,只要明年经济仍有稳健复苏的空间,企业能够恢复到较为“正常”的盈利水平,市场将会愿意更加集中在企业的中期前景。
但在市场反弹后,无论是按市净率还是市盈率计,亚太地区的整体估值已升至高于平均值的水平。显然,市场已大致消化2021年盈利回升的预期及“封锁赢家”的增长潜力。然而,鉴于未来几个季度的经济活动存在回升空间,加上全球利率和债券收益率处于超低水平,出现这种乐观情绪并非不合理。事实上,市盈率出现巨大差异,这意味着今年动能强劲的部分行业,特别是部分医疗保健、电子商务、网络游戏、5G设备、电动车相关股及其他热门的A股,目前的估值水平仍是偏高。
資金的强势流动、香港新股的大量发行、散户踊跃参与新股认购以及更广泛的市场交投活动,都显示出一些泡沫的迹象。虽然尚未达到令人担忧的程度,但这种乐观情绪确实会使市场更易受到失望情绪的影响,而对于一些我们认为估值已将短期复苏预期完全消化的股票,我们已经进行了套利。
《红周刊》:中国市场有很好的性价比吗,东南亚新兴市场有机会吗?
甘卓亨:在今年的艰难环境中,我们认为中国已经比其他地区更早摆脱困境。中国拥有极其庞大和多元化的国内市场,在许多情况下,中国相对不受海外问题的影响。因此,我们已增持多只消费股,这些股票在市场抛售期间已回落到更具吸引力的水平。
此外,由于科技行业需求的长期利好趋势,我们也愿意对该板块维持较大比例的配置;信息技术产品受到了长期需求的结构性驱动力,所以表现一直很强劲;5G网络的加速普及将为5G相关企业在2021年带来利好。
相比中国市场,在最近的市场下跌中,东南亚股市的估值遭受了沉重打击,这些市场的整体市盈率仍低于平均水平。然而,我们仍不愿意增持这些市场,因为在这些股市中,银行及能源相关股等较脆弱的板块占极大比例。
随着各国大幅下調利率以支持增长,加上各国经济陷入衰退导致信贷风险加大,银行盈利及股本回报可能会同时面临结构性和周期性压力。此外,考虑到目前驱动市场供给侧的地缘政治因素,油价前景在本质上仍不可预测。
《红周刊》:具体聊聊您看好A股市场的哪些板块吧?
甘卓亨:虽然近几年中国的整体经济增长已明显放缓,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目前为6%-7%,而峰值时期的水平为15%-20%,但随着服务业逐渐在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新经济”领域已取得爆炸式增长。
电子商务的增长速度仍是基本零售销售的数倍。与此同时,医疗保健和教育等行业目前在消费开支中占更大比例,增长率远高于整体经济。
同时,消费“升级”趋势将会持续,中国消费者将会增加高端产品消费。因此,即使销售总量增长有所放缓,但对受惠于相关趋势的公司而言,售价及利润将得到支持。
鉴于企业及消费者的活动持续由线下向线上转型,云计算及远程访问的需求增加,科技行业的长期前景仍然强劲。5G网络的不断普及也将带来利好。然而,这些趋势的直接受益者中有许多已经大幅回升,因此,我们仍对该板块维持谨慎选择。
在我们的A股策略中,我们更愿意投资于工业股及上游材料股,这些股票将受惠于中国对“新基建”领域的投入,同时有望受惠于多项推动因素,包括:一,中国的产业升级;二,国际贸易摩擦造成的本土化趋势;三,丰富的工程人才储备为科技研发提供支持;四,劳动力成本上涨加快自动化科技的普及;五,中国致力加强绿色环保建设。
《红周刊》:和科技股类似,您还对哪些板块保持谨慎?
甘卓亨:由于担忧银行的长期增长前景以及筹集资本的需求,我们仍低配(减持)银行板块。在金融板块中,我们更看好保险行业,因为中国的普及率较低,以及部分龙头企业有望把握金融科技领域带来的机会。
另外,少数优质消费公司的股价已适度回落,但估值尚未具有吸引力。
《红周刊》:最后,您觉得中国的供应链会转移到亚洲周边国家吗?
甘卓亨:自2018年以来,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美国大幅上调中国出口商品的关税,世界各地已出现一种转向本土化(或“去全球化”)的趋势。由于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使全球贸易深度融合的风险和脆弱性暴露无遗,这种去全球化趋势已进一步加速,并已促使各国和企业纷纷减少对其他经济体的依赖。
面对这些忧虑,我们预期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推进供应链的本土化,特别是科技等战略产业。我们认为这一趋势将持续多年,并有望利好中国软件和半导体领域的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