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岭之一的越城岭,群峰连绵,巍峨高耸。1934年冬,红军突破国民党军队在湘江沿岸设立的第四道封锁线后,马不停蹄,翻越陡险惊心的老山界,在龙胜县东北部的苗乡侗寨中穿行,把革命的火种一路传播,像催春的布谷鸟,唤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
龙坪是一个侗族村寨,密密匝匝地挤满了四百多座吊脚木楼,充满浓郁的少数民族气息。
由于国民党的造谣蛊惑,村民们看到扛着红旗的红军队伍来了,纷纷跑到山上躲藏起来,只有一些胆大的留在家里忐忑不安地观望。分散到各家各户的红军战士一卸下身上的枪支、米袋、衣被等物品,便马上为群众挑水、扫地或修补房屋,他们态度和蔼,关爱群众,纪律严明,消息传到山上,很多人便壮着胆子回了家,并与红军战士接触攀谈,很快就解除了戒心。他们为红军做饭,红军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军民之间有了真诚的互信,有了暖融融的交流。
一路长途跋涉的艰辛,疲惫的战士们早早便躺下休息。山寨的夜静静地睡去了,木楼里传来了战士们的鼾声。突然,一阵“起火了!起火了”的叫喊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由于正值风高物燥的季节,加上有数个火点,瞬间整个寨子便变成一片火海。红军战士和侗族群众奋力扑救,侗寨里標志性的鼓楼建筑和鼓楼以南的大片木楼保住了,但仍有两百多座民房化为灰烬,老百姓受到了巨大的损失,也把红军战士的心灼得隐隐作痛。
经过搜寻和调查,很快便抓到了两个纵火之人,他们是伪装成红军的国民党特务。第二天,红军在鼓楼下的岩坪上召开公审大会,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并从紧张的资金里,拿出部分救济款对受灾群众进行慰问,当地群众深深感到这是一支爱护人民的军队,是一支值得信赖的军队,当场便有许多青年报名参加红军??
怀着对红军的深深敬仰,循着周恩来当年曾经走过的街巷,我去拜谒这座浸染着历史烟云的鼓楼。远远地,就看见一块刻有“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军楼”的石碑嵌在鼓楼的中央,像鼓楼的眼睛,分外醒目。鼓楼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原名为“杨氏鼓楼”,是杨氏族群合力兴建的建筑。整个鼓楼为木质结构,柱子由十六根粗大笔直的杉木组成,为四角五层重檐,楼顶是连串葫芦形的顶尖。下层为寨门,是东南方向入寨的必经之地,二层是村民聚会、议事、娱乐的场所。鼓楼已被精心维修过,十分整洁干净。虽然柱子、木板、枋梁已被风雨侵蚀得黝黑,刻满了深深的“皱纹”,但鼓楼在沧桑中仍延绵着一种厚重与威严的气质。站在这里,历史仿佛触手可及,岁月的风云从历史的深处飘至眼前。
80多年前的那场大火是如何的惨烈已无法见证,但从密密相连的吊脚楼与保存完好的鼓楼可以想见,当年红军战士是多么英勇地冲进火海,用弱小的身躯拼命地阻挡无情的火舌,竭力保护民宅和鼓楼。那壮烈的场面、那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便是红军精神,是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
为缅怀红军救护鼓楼的恩德,后来侗族群众把这个鼓楼称为“红军楼”,这是对红军的真诚纪念,是发自内心的深切缅怀,是对红军精神的崇高敬意,更是对一种信仰的呵护与膜拜。
光阴荏苒,历史已随岁月渐渐远去,许多记忆已被尘封在岁月的深处,但那段谱写中国光辉历史的红色印迹,犹如历史的回音,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它像一册厚重悲壮的书页,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这是一座单拱跨越两岸的风雨桥。桥头两边山峰峻峭,高耸连绵,望不见顶。桥下河水清澈明静,缓缓流淌。
风雨桥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伟江乡洋湾村潘寨屯,原名顺风桥,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桥长40余米,为全木挑梁廊桥,桥梁采用合抱粗的杉木从上往下,分别由四排大梁、四层垫梁和支柱组成,利用杠杆原理,由下至上纵横铺垫、逐层承重外挑,远看犹如两个硬汉在角力交缠,重力支撑于两岸的巨石上,造型具有张扬磅礴的气势,独特的设计充满了质朴和美感,其力学原理让桥梁专家也叹为观止。它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霜雨雪,仍沉稳结实,坚固如初。走在长长的桥廊上,犹如走进悠长深邃的历史隧道。
如果不是历史的因缘际会,也许这座风雨桥将默默地隐藏在苗乡的大山深处,在日出日落中迎送村民匆忙而蹒跚的生活脚步,接受山岚云雨的洗礼,在岁月的长河中慢慢地衰老至腐朽。然而,好像历史有了默契和约定,使它从沉默中走上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见证了一段让人永远铭记的伟大征程。
1934年冬,红军日夜兼程进入少数民族居住地龙胜县境内。12月9日,这支衣衫褴褛却斗志昂扬的队伍到达洋湾村潘寨一带,风雨桥便成了部分红军遮风挡雨的休整地和宿营地。战士们脱下浸满了汗水、泥水甚至是血水的衣衫,在清凌凌的河水中洗濯,在洁净的沙滩上晾晒,然后躺在风雨桥的长廊上舒展一路奔劳的四肢,让山风吹走一身的疲惫。
三天后,大部队休整完毕继续向前,殿后的一百多名红军收容队伍完成收容任务后,正在风雨桥上集合准备追赶大部队。突然,密集的枪声打破了河谷里的寂静,邪恶的子弹像狂乱的雨点从山上飞来。国民党军队占据有利地形从山上包抄过来,要把这支有多名伤病员的红军队伍置于死地。红军战士立即奋起反击,一串串仇恨的怒火从桥上喷泻而出,喊杀声惊天动地,那种英勇无畏、勇于牺牲的英雄气概气吞山河,长久地萦绕在青山白云的天际间。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红军本来可以断桥阻敌,但为了群众的利益,战士们用血肉之躯与敌人拼搏,在短兵相接中,有24个鲜活的年轻生命在这里倒下,再也没有站起来,为了新中国,他们殷红的鲜血、怒放的青春、赤胆的忠魂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以行医谋生的苗族村民曾庆东与借住家中的红军相处了几天,他倍感红军纪律严明,关心民众疾苦,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十分敬仰红军。当战斗结束后,他看到桥上、桥下牺牲的红军战士,不禁掩面悲泣,毅然把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请人将红军尸骨掩埋。在撤退过程中,有16位受伤的红军战士追赶不上队伍,躲藏进附近的深山老林中。曾庆东知道后,冒着被國民党军队抓捕砍头的危险,偷偷进山帮他们包扎草药,为他们送饭,使这些受伤红军很快得以康复归队。其实他家的生活十分拮据,收获的粮食连温饱也难,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在白色恐怖之中,曾庆东这位普普通通的村民,却那样义无反顾地帮助红军,这需要多大的情怀和勇气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缅怀红军经过这里的悲壮历史,人们把顺风桥改称为“红军桥”,并在桥附近修建了一座红军烈士纪念碑,曾庆东帮助红军、救助红军的事迹赫然镌刻在石碑上。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上午我来拜谒红军桥。物换星移,当年的弹洞已被岁月的风雨剥蚀,那震天动地的喊杀声已经远去。依桥顾盼,凭栏思索,历史的烟云从眼前飘过,如盈盈的水波叩击着心弦。此时天蓝得透明,经过维修后的红军桥英姿飒爽,在阳光照耀下显得宁静安详。桥头的稻田正铺展成一派耀眼的金黄,闻着缕缕稻香,心中似有流蜜在荡漾。正是辣椒、西红柿成熟的季节,沿河两岸都种满了果实累累的辣椒和西红柿,它们依着山坡起伏,沿着河谷奔涌。许多贫困户通过精准扶贫,种辣椒、西红柿等瓜果蔬菜,一年收入数万至十多万元,一举实现了脱贫致富。有了钱,村民们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建房子。眼前的潘寨屯,一座座依山傍水而建的新木楼宽敞明亮,柱子和木板都涂上了防腐漆,装上了铝合金窗户,自来水入户,厕所上楼;村中道路干净整洁,绿树掩映,鲜花映亮了村庄;摩托车、小汽车往来穿梭,成为村民生产和生活的工具,潘寨在我面前展开了一幅美丽的乡村图画??
最美的风景,就是每个人都能幸福地生活。这或许也是当年红军战士用鲜血为之奋斗的理想和追求吧,如今国家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烈士们应该安息了。
站在红军桥上,阳光静好,清风徐来,我听到从木楼上飘来苗族山歌声。歌声曲调悠扬,婉转动听,那是苗家人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歌唱,是对明天更加美好的憧憬。
在龙胜县城至龙胜温泉景区途中的周家村,有一块天然巨石如长舌兀自伸出,它横空出世,荡着一股凛然昂扬之气;它那略带野性的动感与浸润山水云天的威武气势,似乎蕴涵了一股万古不衰的生命活力,深深地攫住了人们的心。因其形人们称之为“龙舌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为它曾留下过红军宣传革命斗争、宣传少数民族政策的光辉足迹,故改称“红军岩”。
红军岩附近,是一个叫白面的瑶族村寨。1933年2月,龙胜的瑶族群众不堪忍受压迫和奴役,在白面一带发动了起义,起义很快得到桂北周边地区各族民众的响应,队伍迅速壮大,令国民党当局心惊胆寒,遂派重兵围攻。起义遭到残暴的镇压最终失败,但潜藏在瑶族群众胸中的反抗怒火并没有熄灭。一年后,以解救劳苦大众为己任的中国工农红军,翻山越岭来到龙胜。红军到达白面瑶寨后,立即召集附近几个村寨曾参加起义的瑶族首领和部分瑶族群众聚集在龙舌岩前,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和红军的政治主张,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坚定瑶族群众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信念。一句句语重心长的话语,像汩汩流淌的山泉滋润了瑶族群众的心;那言简意赅的革命道理像黑夜里的明灯,照亮了一双双闪烁着期盼、兴奋、激动光芒的眼睛。瑶族首领回去后,把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民族政策传达给了群众,使因害怕而躲藏在山上的瑶族群众纷纷回到家中,感受红军的亲民爱民之情。之后红军在龙舌岩巨石的显眼处留下了“红军绝对保护瑶民”“继续斗争,再寻光明”的石刻标语,这几行醒目的大字道出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主张与民族政策,它像一轮明晃晃的太阳照亮了瑶族群众的心??
斗转星移,80多年过去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面貌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民族之间更加水乳交融,党中央对少数民族的关怀更加细致入微。近年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给予了大力扶持,仅对白面瑶寨就投入近千万元进行电改、水改、寨改和道路硬化,兴建了戏台、长廊、亭台、楼榭、池塘??如今,走进白面瑶寨,犹如走进了世外桃源:古树掩映,梯田跌宕,木楼错落,道路洁净,环境清幽,景致迷人,因其原生态、独具民族特色,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村民们依托红色历史的底蕴,以当地独具特色的木楼民居、民族服饰、民族习俗为背景,利用这里富有韵律的梯田种植油菜、黄金菊,营造花海梯田的迷人美景,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使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富裕村,群众过上了富足的幸福生活。
抚摸着凹凸有致的红军标语,仰望凌空欲飞的红军岩,我犹如在仰望着神圣的高度,不禁肃然起敬。历史的长河如大浪淘沙,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和风云人物湮没在了岁月的烟尘里。而红军精神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这些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的共产党人,就像红军岩一样千秋永恒,永远屹立在神州大地上,永远耸立在人民的心中。
作者简介:杨海标,侗族,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人。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桂林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各级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作品多篇,有作品在全国、省、市级评奖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