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乡村产业 奠定乡村全面振兴基础

2020-09-27 05:09
农村百事通 2020年18期
关键词:特色产业加工农产品

本刊记者摘编

编者按: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要发掘乡村功能价值,强化创新引领,突出集群成链,培育发展新动能,聚集资源要素,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规划》明确,要坚持立农为农、市场导向、融合发展、绿色引领和创新驱动,引导资源要素更多向乡村汇聚,加快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跨界配置,把二三产业留在乡村,把就业创业机会和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这是我国第一次对乡村产业发展作出全面规划,为深入了解《规划》的目标任务、主要特点及具体要求,《农民日报》记者高杨采访了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有关负责人。现摘要刊登,以飨读者。

问:目前,乡村产业发展已有较好的基础,《规划》对2025年目标的提出有什么依据,能否实现?

答:《规划》对2025年乡村产业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具体发展目标。这些要求和目标,经过专家论证认为是可行的,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主要基于以下判断:一是政策环境优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农业农村发展环境改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资源要素聚集更多。比如在中央财政有针对性的支持下,将会形成一批产值超十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产值超百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二是消费结构升级。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化的特点,随着“小康+健康”的“双康”时代到来,休闲观光旅游、健康养生渐成趋势。到2025年,乡村休闲旅游业年接待将超过40亿人次,年营业收入将超过1.2万亿元。三是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目前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农产品加工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将达到32万亿元,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8︰1。四是创业环境改善。随着农村创新创业环境的持续改善,将引导一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学生和科技人员入乡创业,还将激励农村能人在乡创业,掀起激情创业、就业奔富的热潮。到2025年,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数将超过1500万人。

问:农产品加工业是乡村产业的主体,《规划》对其发展作出了哪些安排?

答: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规模较大,2019年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22万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1万家,吸纳3000多万人就业。但从总体上看,创新能力总体不强,开发层次较浅,质量效益不高,外延扩张特征明显。为此,《规划》对提升农产品加工业作出了安排。一是聚焦精深加工。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促进农产品顺利进入市场和后续加工环节。引导大型农业企業发展精细加工,开发类别多样、营养健康、方便快捷的系列化产品。推进深度开发,发展系列化的加工制品。二是着力优化布局。统筹产区、销区和园区布局。推进农产品加工向产地下沉,向优势区域聚集,向中心镇(乡)和物流节点聚集,向重点专业村聚集。推进农产品加工与销区对接,丰富加工产品,培育加工业态。推进农产品加工向园区集中,提升农产品加工园,建设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三是加快集成创新。推进加工技术创新,以农产品加工关键环节和瓶颈制约为重点,组织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推进加工装备创制。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装备研发机构和生产创制企业,开展加工技术与信息化、智能化、工程化装备研发。

问:乡村特色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满足了城乡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规划》对未来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如何布局?

答:近年来,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很快,产值上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就达34个,同时涌现出了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特色产业镇(乡)、超1亿元的特色产业村,打响了10万多个“乡字号”“土字号”乡土特色品牌。但是,乡村特色产业存在一产后端延伸不够、二产两端拓展不足、三产高端开发滞后的问题。为此,《规划》作出了具体安排:一是构建全产业链。以特色资源增强竞争力,以加工流通延伸产业链,以信息技术打造供应链,以业态丰富提升价值链,开发特色化、多样化产品,提升乡村特色产业的附加值。二是形成“圈”状发展格局。集聚资源、集中力量,建设富有特色、规模适中、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形成“一村一品”微型经济圈、农业产业强镇小型经济圈、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型经济圈、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型经济圈,构建乡村产业“圈”状发展格局。三是推进产业扶贫。推进资源与企业对接。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贫困地区特色优势区聚集。推进产品与市场对接,让贫困地区的特色产品通过市场平台走出山区。

问:目前,乡村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但同质化问题严重。《规划》对促进乡村休闲旅游转型升级、实现健康发展作出了哪些安排?

答: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已成为横跨一二三产业、兼容生产生活生态、融通工农城乡的新业态。2019年,休闲农业接待游客3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500亿元。但乡村休闲旅游业同质化现象突出,存在“千村一面、千景一版”现象。为此,《规划》对拓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作出了安排:一是推进布局优化。聚焦重点区域,建设城市周边、自然风景区周边、民俗民族风情区、传统农区等“四大区域”乡村休闲旅游区域和景点。二是推进差异化发展。突出特色化,在“唯我独有”上下功夫,开发特色资源、特色文化、特色产品;突出差异化,在“唯我独优”上下功夫,把握定位差异,瞄准市场差异,彰显功能差异;突出多样化,在“唯我独多”上下功夫,推进主体多样化、业态多样化、模式多样化。三是打造精品工程。建设休闲农业重点县、美丽休闲乡村和休闲农业园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和园区,建设健康养生养老基地和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基地。

问:当前,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新变化,对乡村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规划》对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作出了哪些安排?

答:乡村新型服务业是适应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变化而生的产业。2019年,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6500亿元,各类涉农电商超过3万家,农村网络销售额1.7万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销售额4000亿元。为促进乡村新型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规划》要求:一是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扩大服务领域,开展农技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以及市场信息、农资供应、农产品营销等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开展托管服务、专项服务、连锁服务、个性化服务等综合配套服务。二是拓展生活性服务业。丰富服务内容,改造提升餐饮住宿、商超零售、美容美发等乡村生活服务业,积极发展养老护幼、卫生保洁、文化演出等乡村服务业。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发展订制服务、体验服务、智慧服务、共享服务、绿色服务等新业态。三是发展农村电商。培育农村电子商务主体,引导各类电子商务主体到乡村布局,构建农村购物网络平台,发展农村电商末端网点。扩大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拓展农产品、民俗产品等产品的进城空间。改善农村电子商务环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问:农村创新创业是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动能,《规划》对打造农村创新创业升级版作出了哪些安排?

答:如今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已成为一个大趋势。2019年,各类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累计超过850万人,创办农村产业融合项目的占到80%,利用“互联网+”创新创业的超过50%。在乡创业人员超过3100万。《规划》对推进农村创新创业作出了安排:一是培育创业主体,解决“谁来创”的问题。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培育返乡创业主体、入乡创业主体、在乡创业主体,打造一批扎根乡村、服务农业、带动农民的创新创业群体。二是搭建创业平台,解决“在哪创”的问题。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要求,建设各类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三是强化创业指导,解决“如何创”的问题。建立企业家创业导师队伍,建立带头人创业导师队伍,建立专家创业导师队伍开展点对点指导,强化创业服务,强化创业培训,创新指导服务方式。

猜你喜欢
特色产业加工农产品
自由曲面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加工制造类
河北加快推进细化实化县域特色产业振兴措施
山西省2018年对口升学考试 加工制造类
宣威特色种植四两拨千斤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