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会 周法庭 田 飞 李万兵
(1.三峡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急诊科,湖北 宜昌 443003;2.三峡大学 第三临床医学院[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 健康管理中心,湖北 宜昌 443002)
我国有210多种蛇,隶9科66属,其中毒蛇60余种,剧毒类10余种[1]。蛇咬伤多发生在4~10月,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生[2]。宜昌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复杂,主要毒蛇种类有蝮蛇、烙铁头、五步蛇、眼睛蛇等。为探讨上述毒蛇咬伤后预后评估工具的准确性,我们引用国际通用的蛇咬伤严重程度评分量表(snakebite severity scale,SSS)[2]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score,SOFA)[3],对我院2015年4月~2019年10月急诊外科、急诊ICU收治的毒蛇咬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本研究数据从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提取,收集确诊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标准:被毒蛇咬伤1~2口,采取同种专一、异种联合原则抗蛇毒血清治疗的患者[2]。排除标准:①年龄<16岁;②肝硬化、慢性肾功能衰竭、COPD等可能影响SOFA评分的潜在疾病;③合并酒精、药物过量、毒物中毒等;④因SSS和SOFA无法测量而在24 h内出院、死亡或转院者。
根据临床资料计算SSS和SOFA评分值。SSS评分值根据肺部(0~3分)、心血管(0~3分)、局部创伤(0~4分)、胃肠道(0~3分)、血液系统(0~4分)、中枢神经(0~3分)症状/体征严重程度评分,评分总和0~3分为轻度,4~7分为中度,8~20分为重度[2]。SOFA评分值为呼吸、凝血、肝脏、循环、神经、肾脏功能评分之和,各器官评分均1~4分[3]。SSS和初始SOFA评分以患者到达急诊科时计算;24 h SOFA为抵达急诊科24 h后计算;ΔSOFA定义为24 h SOFA评分减去初始SOFA评分。
50例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16~82岁,根据毒蛇种类和病情进展,使用1~2种抗毒蛇血清1~3次。根据愈后转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
对存活组和死亡组性别、年龄、毒蛇种类进行分析,两组性别、毒蛇种类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死亡组患者平均年龄偏大,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实际情况相符。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
存活组与死亡组入院各器官SSS评分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存活组合计SSS(4.32±1.99)分,死亡组(14.63±2.92)分,两组相比亦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2。
表2 两组SSS评分比较
存活组和死亡组各器官初始SOFA、24 h SOFA、ΔSOF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SOFA合计存活组(2.41±1.44)分,死亡组(13.88±2.64)分;24 h SOFA合计存活组(0.45±0.74)分,死亡组(19.75±3.62)分;ΔSOFA存活组(-1.95±1.25)分,死亡组(5.88±2.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SOFA评分比较
根据各系统与合计评分值,绘制出SSS评分和初始SOFA评分的ROC曲线,计算SSS评分的AUC=0.99,95% CI(0.87~1.00);SOFA评分的AUC=1.00,95%CI(0.88~1.00)。计算截断值,SSS评分为0.88时,其判断预后的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100%;SOFA评分为1.00时,其判断预后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100%。两者对比,AUC差为0.01,Z=0.88,P=0.38。SOFA评分AUC值高于SSS评分,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和表4。
表4 SSS评分和SOFA评分ROC曲线分析
目前,SSS评分广泛应用于毒蛇咬伤严重程度的评估[2,4-6],SOFA评分在多器官衰竭[7-9]和中毒[10-12]的预后判断上应用较广泛。本文探讨了两种评分系统对毒蛇咬伤预后的判断价值,并对两种评分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SS评分系统和SOFA评分系统具有同等准确的预测价值。
按照SSS的评分标准,总分8~20分为重度[2]。我们发现死亡组合计评分≥8,属于重度,而存活组合计评分<8,属于轻中度,两组分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SSS分值越高,死亡风险越高,本研究说明SSS评分对毒蛇咬伤预后具有预测价值,与国外研究[4-6]相符。Kang等[4]特别强调,局部创伤是追加抗蛇毒血清的独立危险因素,首剂量后应根据病情进展,决定是否追加;若局部创伤评分>2,则需追加抗蛇毒血清剂量。
比较两组各系统初始SOFA评分、24 h SOFA评分、ΔSOFA评分可发现,存活组分值远低于死亡组,分值越高,死亡风险越高,说明这三项评分对毒蛇咬伤具有预后评估价值。存活组各器官ΔSOFA评分与合计ΔSOFA评分均为负值,而死亡组刚好相反,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存活组对抗蛇毒血清治疗反应良好,24 h病情迅速减轻,而死亡组反应欠佳,24 h病情明显加重;同时也反映毒蛇咬伤治疗过程中,ΔSOFA评分对抗蛇毒血清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SSS评分AUC为0.99,初始SOFA评分AUC为1.00,说明两者均能准确判断毒蛇咬伤的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初始SOFA评分AUC高于SSS评分AUC,二者AUC差值极小,无统计学差异。这表明在预判价值上两者具有同等意义,无优劣之分。因此,参照2018年中国蛇伤救治专家共识[2]和Kang、Fowler 等学者[4,5]的研究,在选择抗蛇毒血清剂量时,我们建议对SSS评分和/或初始SOFA评分≥8者,抗蛇毒血清首剂加倍,ΔSOFA评分为正值、局部创伤评分>2,应追加抗蛇毒血清。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作为一项回顾性研究,无法客观准确的收集信息,仅仅依赖病历资料回顾。其次,死亡组样本数量偏少,虽符合统计学原理,但仍有可能出现偏差,从而对结论造成一定影响。第三,死亡组具体死亡原因未分析。是由于患者入院时间较晚、治疗干预过迟?还是因为抗蛇毒血清治疗剂量不充分?抑或由于毒蛇种类识别差错,导致抗蛇毒血清选择错误?又或因为患者本身具有潜在的器官功能不全未被发现等,未进行深入探讨。第四,除使用抗毒蛇血清治疗外,伤口肿胀明显患者还进行了切开减压,部分死亡患者是否与伤口切开出血、感染有关?伤口出血原因是否与凝血功能障碍未纠正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第五,未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因此无法掌握迟发性症状和远期后遗症的发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