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中“异史氏曰”的结构功能

2020-09-27 12:39上官玲玲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名作欣赏 2020年21期
关键词:聊斋聊斋志异主旨

⊙上官玲玲[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聊斋志异》的写作历时四十多年,包括约五百多篇小说,版本很多,主要有雍正年间抄本六卷四百八十五篇题名为《异史·聊斋焚余存稿》、蒲氏手稿本半部、乾隆十六年铸雪斋抄本十二卷、一九六三年山东周村发现的二十四卷抄本、乾隆三十一年青柯亭刻本十六卷、张友鹤会校会注会评本、任笃行《会校会注集评聊斋志异》本等。本文参考的是由崇文书局出版的版本,这本书一共分为十二卷,收纳了现存的所有聊斋故事。在《聊斋志异》中,共有一百九十六篇作品附有“异史氏曰”的字样,大约占总篇幅的五分之二。在这些篇章中,有一篇“异史氏曰”放在故事开头,有二十二篇 “异史氏曰”放在故事中间,其余放在结尾。在众多的研究者中,有人从叙事功能出发,细致深入地分析了“异史氏曰”的提领功能、升华功能、关联功能、对照功能和耗散功能;有人从艺术魅力出发,探索“异史氏曰”在作者情感的抒发、文章主旨的升华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有人研究“异史氏曰”的源流。本文将从结构功能出发,做一些简要的分析。

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念秧》是《聊斋志异》中唯一一篇将“异史氏曰”放在开头的故事。首先告诉读者念秧是指人世间一种害人的伎俩,他们萍水相逢,也和人特别亲近,但是,一旦把他们当作朋友,他们就会设置各种陷阱,使尽各种伎俩骗取人的钱财。这一段文字不仅可以起到统领全篇的效果,而且,还为下文王生和吴生在外遇到念秧做好了铺垫。如果按照蒲松龄习惯的笔法,把“异史氏曰”放在故事的最后,那么,读者在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会觉得莫名其妙,抓不住文章的主旨。但是,文章开头对念秧做了解释,不仅可以突出主旨,劝诫那些在外奔走的人提高警惕,世情险恶,那些看似善良的人,也许就是令你丢失钱财的狡诈之人。而且,作者把“异史氏曰”放在开头的安排还可以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一开始把念秧的骗局说成是害人伎俩中最厉害的行径,那么骗子是怎么样在现实中施骗的则成为最能引起读者注意的地方。

二、承上启下,过渡巧妙

在《聊斋志异》中,有的故事将“异史氏曰”置于篇中,连接两个故事甚至三个故事。这些故事表达的主旨有的相同,有的相反。当“异史氏曰”后只连着一个故事的时候,这个故事有的和前面叙述的故事主旨相同,只起到一个补充说明的作用。例如《梅女》在封云亭和梅女的爱情故事中,着重刻画了典史,他收受了小偷三百钱的贿赂后竟然诬陷良家少女与人通奸,逼得梅女上吊自杀。“官卑者愈贪,其常情然乎?三百诬奸,夜气之牿亡尽矣。夺嘉偶,入青楼,卒用暴死。吁!可畏哉!”在这里异史氏指出,统治阶级掌握着生杀大权,一个小小的典史就能为了三百钱谋财害命。“异史氏曰”后面附加的小故事是讲贝丘有个典史为非作歹,荼毒一方,百姓早就对他怨气冲天。就《梅女》整个故事而言,“异史氏曰”以及其后故事的加入使得整个文章中心突出,主旨明确,令读者不至于迷失在梅女和封云亭的奇幻爱情中。而是走出故事,回到当时的社会,窥见封建统治阶级国家机器内部的腐朽没落。在这里异史氏作为连接两个故事的桥梁,并不是将两个故事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而是有主有次。前面的故事是文章的主体,情节起伏跌宕,一波三折。后面的故事则更为简略,直奔主题,让读者在看故事的同时也关注到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在《宫梦弼》的故事中,通过“异史氏曰”连接了两个不同的故事。前面写了柳芳华和柳和父子俩家中富庶,二人慷慨好客,常常请朋友前来宴饮,并且常常急人之所急,借钱给朋友解决困难。后来柳家败落,先前为柳和订好亲的黄家也因此悔婚,那些曾经借钱和宴饮的食客也对他退避三舍。但是,黄氏女并没有因为柳家落魄而嫌弃他,为了履行承诺,她孤身一人,千里迢迢,一路乞讨找到了柳家,与柳和结为夫妻。并替柳和找到了宫梦弼为柳家积攒的财富。柳和从家中高朋满座,到落魄之后门可罗雀,再到重振家业,这一切都源于柳家父子积德行善,为朋友慷慨解囊,感动了宫梦弼,并为他家暗暗积累起财富。但是“异史氏曰”后面的小故事是写一个乡中富人善于囤积钱财,却吝啬不已,从来不会热情款待和帮助亲朋好友,并对自己也非常吝啬,吃糠咽菜,最后导致饿死也没有体面的棺材安葬。为了令两个故事前后衔接得当,“异史氏曰”对第一个故事进行了总结概述,这里指出,昔日接受优待的宾客背恩远去,这固然令人气愤伤心,但是,宫梦弼点石成金,也是当日慷慨好客的回报。紧接着添加了一个富人刻薄吝啬、不得善终的例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进一步突出了主题。

将“异史氏曰”放在篇中,衔接前后两个故事,往往能够起到相互补充,突出主旨的作用。根据统计,结尾附加两个小故事的有《霍生》《鸽异》《梦狼》《盗户》《爱奴》《云萝公主》和《嘉平公子》等篇章。但是,在《聊斋志异》中还有些篇章是连接了三个故事,在以“异史氏曰”作为故事前后衔接的桥梁中,那些多个故事的篇章则有重复赘余之嫌。例如在《盗户》中,首先介绍了清朝顺治年间,山东滕县(今滕州)、峄县一带,盗寇横行,虽然后来归顺了朝廷,但是官府在断案时总是袒护他们,怕他们再造反。久而久之,普通百姓也争当盗户,甚至狐狸犯事也说自己是盗户,以此逃脱罪责。在这里作者主要是批判社会上颠倒是非黑白的歪风邪气。但其后连接的两个表达同样主题的故事却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这两个故事一个是写章丘运送公粮摊派的劳役和征收银两的普通百姓比豪绅大户多,因此小民争相投靠大户。但是后来国家政策改革,有些奸民把已经卖出去的田产说成是挂名和托靠,和原来的买主打官司,钟县令却袒护这些奸民,令善良的人丢失财产。李生也遭遇了这样的事,因此在公堂上有人称呼他为秀才时他极力否认,说先把地的事情搞清楚后再当秀才。后面一则故事更是令人大跌眼镜,竟然有人把历史上的名士颜渊当作恶棍,把孔子的学生七十二贤士称之为恶徒。虽然这三则故事确实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司法体系所出现的问题,但是,用三则故事反复说明一个主题确实显得过于累赘。

在“异史氏曰”放在篇中的聊斋故事中,也有的篇章异史氏后面连接的并不是另一则故事,而是连接了一篇骈赋。《马介甫》通篇讲了杨万石惧内,杨万石的妻子尹氏非常凶悍,经常毒打丈夫,六十多岁的杨父经常破衣烂衫,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最后竟然害死杨万石的亲弟弟。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杨万石仍然非常畏惧自己的妻子,马介甫为他想尽各种办法也没能帮他重振夫纲。在《聊斋志异》中,类似于这种描写家庭关系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邵女》中善妒的妻子受到惩罚,《二商》则借故事表达了在夫妻的相处模式中不能一味地听妻子的话,《邵临淄》中更是指出泼妇要受到惩罚才能避免经常出现泼妇。但是,《马介甫》的独到之处在于“异史氏曰”后面接的是一篇骈赋。这样的写作模式在《聊斋志异》中还有《八大王》和《胭脂》两篇。《八大王》讲述的是甘肃冯生因为释放一只鳖,得到鳖精八大王的回报而拥有一双可以识别宝贝藏处的眼睛,并由此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末尾作者所写的《酒人赋》极尽笔力描写酒的用处,酒出现的场合,以及陶渊明等高洁之士与酒的故事。

三、总领全文,点明主旨

在附有“异史氏曰”的聊斋故事中,将“异史氏曰”置于篇末的占十之八九。它们有的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有的起到了点名主旨的作用。《瞳人语》主要描写了长安才子方栋为人轻佻,品行不端,偷看女子,惹祸上身,但念经多日、心无杂念、改过自新,终得圆满的一段故事。末尾“异史氏曰”着重强调了行为轻佻,举止不端的人往往会自取其辱,得到惨痛的教训。由此告诫世人应当谨言慎行,点明了文章道德教育作用的主旨。在《伍秋月》的故事中主要以伍秋月和王鼎的爱情故事为线索,中间穿插了王鼎闯冥界杀冥吏的事迹。这个故事如果没有“异史氏曰”就很容易被人当成一个纯粹的爱情故事,异史氏曰:“余欲上言定律:‘凡杀公役者,罪减平人三等’,盖此辈无有不可杀者也。故能诛锄蠹役者,即为循良。即稍苛之,不可谓虐。况冥中原无定法,倘有恶人,刀锯鼎镬,不以为酷。若人心之所快,即冥王之所善也。岂罪致冥追,遂可幸而逃哉?”但是,这段文字却令人从中抽离出来,让读者关注到情感线以外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强化作者批判当时吏治腐败的观点。

“异史氏曰”是《聊斋志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全篇的延伸和升华。这些“异史氏曰”有的批判了轻浮浪荡的行为、贪官污吏的昏聩和残暴;有的赞扬了主人公知恩图报的美好品德;有的抒发了书生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结尾的“异史氏曰”形成了《聊斋志异》小故事大道理的结构,不仅满足了读者娱乐的需求,也使得文章不至于肤浅,满足了作者借助故事教化世人和抒发自己愤懑之情的需求。这些“异史氏曰”虽不乏败笔,但总体来说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胡泉在《聊斋志异序》中说 “异史氏文参史笔,绣出口而遂多”,高度肯定了“异史氏曰”的艺术成就,雷群明在《聊斋艺术通论》中更是称其为“一条独特的尾巴”。

猜你喜欢
聊斋聊斋志异主旨
聊斋书介
聊斋书介
主旨大意题
梁晓声:我与《聊斋》
How to Find the Main Idea 如何找出主旨
聊斋志异小翠
成语连线
由对立走向友善
办手抄报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