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金秋[贵州财经大学文法学院,贵阳 550025]
文学是时代的记录,也是个体心灵感受的呈现。这一点从“海洋”在中国文学中位置的变化得到体现。中国作为悠久的内陆国家,一直以农耕文明著称,在地理上对“山”“河”“湖泊”的亲近,自然也产生了众多咏唱的文本,而对“海洋”的抒写较少,这也导致文学传统中对“海”产生一种神秘、陌生的美学感应。如庄子在《秋水》中就塑造了“北海若”,引领了思辨的智慧之路。古诗中对“海洋”的歌咏也不绝于耳,如曹操咏唱:“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也有苏轼的抒怀:“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20世纪,随着新诗的生发,“海洋”这一意象更焕发出新的风采。如废名的《海》充满禅趣与哲理;宗白华的《东海滨》意境淡雅,余韵悠悠。普希金是中国当代诗人喜爱的诗人之一,他的《致大海》在中国广为流传;而在当代诗歌中,有众多同名《致大海》的诗作,呈现出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印记,也标识了诗人各具特色的风采。
被称为“政治抒情诗人“的郭小川,自诩为“战士”,因其作为诗人的多思,使其创作又呈现出斑斓色彩,其诗歌世界仍值得人们不断研究思考。写于1956年的《致大海》与这一阶段其他作品相比,显然关注度少了很多。但不能忽略的是,这首诗歌仍显示出诗人的丰富情思,以及对生活独特的观察、思考。郭小川配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也注意到,作为一名“革命者”对自我文学道路的关注。郭小川把“大海”作为倾诉对象,实际来映射自我人生轨迹。诗人开篇就直陈对海的熟稔与热爱:“我又一次来到你奇异的岸边,/无须频频招手,/也不用那令人厌倦的寒暄……厚重的情谊/常像深层的海水……在我胸中涌起的/是刻骨铭心的纪念。”诗句间闪烁着普希金对大海深情咏唱的影子。面对大海,诗人整个身心处于放松的状态,放开繁重的工作任务与压力,徜徉在自我精神世界,展现难得的真性情。郭小川在革命队伍中一路成长为中国作协的高层领导,他对“革命”的忠诚毋庸置疑,对文学的热爱又促使他在进入作协后一心要做出些成果,他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了为此所做的努力,其中阅读俄苏文学是重要的内容。他对俄苏经典作家的喜爱与熟稔,可见一斑,其诗歌从形式到内容都显现着这种影响。郭小川借由大海为背景,在诗中铺展自我的人生经历,不断闪回自己的人生片段,也不断对过往进行思考。从少年时代的际遇写起,“我反抗着,怨恨着,/只不过是为了个人的命运/取得些微的改善”,到青年时期找不到方向的迷惘:“我也仿佛沉入海底,周围是无边无际的黑暗。”郭小川更借对大海的倾诉,展现自我的心路历程:“夜风呀,吹去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可怜的梦幻,/残忍的世界呀,/何处才有/这个脆弱的生命的春天?”大海是诗人成长的记录仪、见证者。郭小川的诗歌内核与普希金是相似的,即两人笔下的大海不只是汹涌澎湃、惊天动地的自然之海,更是精神之海、理想之海。在普希金《致大海》一诗中,呈现出丰富的意蕴,记录着厚重的情愫,尤其体现诗人澎湃的情感。在诗中,大海已经不是客观化的物象,而与诗人的情感、命运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成为普希金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表现对象,它倾听诗人心灵的絮语,“好像是朋友的忧郁的怨诉,/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我最后一次在倾听/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刻录诗人的生命轨迹,“那是一个峭岩,/一座光荣的坟墓……在那儿,沉浸在寒冷的睡梦中的,/是一些威严的回忆:拿破仑就在那消亡。/在那儿,他长眠在苦难之中。/而紧跟他之后,正像风暴的喧响一样,/另一个天才,又飞离我们而去,/他是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位君王”。郭小川的诗歌更为重要的是记载诗人理想的人生,“放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
舒婷在《致大海》一诗中则融合了普希金的浪漫与豁达,以女性诗人细腻独特的情感体验,涂抹了几笔缠绵与感伤。诗中“大海的日出/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大海的夕阳/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还由海风日夜/日夜地呢喃。/也许漩涡眨着危险的眼/也许暴风张开贪婪的口/呵,生活/固然你已断送/无数纯洁的梦/也还有些勇敢的人/如暴风雨中,疾飞的海燕/傍晚的海岸夜一样冷静,冷夜的山岩死一般严峻。多么骄傲我的心/“自由的元素”呵,/你是佯装的咆哮,/任你是虚伪的平静/任你掠走过去的一切/一切的过去——这个世界/有沉沦的痛苦/也有苏醒的欢欣”。舒婷吸收了普希金诗歌中对现实人生的密切关注,以大海的多种面貌来表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诗中阐述的主旨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承载着舒婷特有的细腻与绵密,预示人生的千姿百态。诗中的“多么骄傲我的心/“自由的元素”一句,澎湃的感情化作诗意,延续普希金的诗中情感,彰显诗人的个性品质,再一次传达诗人最为看重的元素——“骄傲”与“自由”,诠释诗人对人生生存情态的顿悟。除此之外,舒婷诗歌中还有许多关于海的诗篇,可以说是当代诗人中,最爱写海的一个。诗中很多以大海作为人生活的舞台背景,如“无垠的大海,/有辽远的疆域,/咫尺之内,却丧失了最后的力量,/隔着永恒的距离,/他们怅然相望,/爱情穿过生死的界限,/世纪的空间,交织着万古常新的目光,/难道真挚的爱,/将随着船板一起腐烂,/难道飞翔的灵魂,/将终身监禁在自由的门槛。”(《船》)诗中也有对大海衍生物的细腻描摹,如:“在我手微颤的手心里放下一粒珠贝,仿佛大海滴下的鹅黄色的眼泪。”(《珠贝——大海的眼泪》)舒婷的诗作中展现了对大海最丰富的刻画,更是将多样的情感寄托其中。舒婷自述:“读外国文学时自己就是一个急切的普通读者,不怕浅薄地流泪,为主人翁的结局可笑地担惊受怕,感染上崇高的气氛而心中浮起伟大的沉默。我以为外国文学对我的影响并不是以它的结构、手法甚至语言(虽然我有点崇拜语言),而是以它提供的人性从各个方面打动我们。”而其中之一就是普希金,普希金情诗中呈现出来的自由意识,人道主义思想和理想主义情怀以及对个体精神的张扬都感染了舒婷,洪子诚也指出舒婷身上“其艺术方法、抒情风格的渊源,可以看到普希金、泰戈尔……的影响,她写诗的最初阶段,也确实阅读过较多上述诗人的作品”。
后现代解构主义大师巴特认为,互文在任何文本中都是无法避免的现象。受普希金精神气质影响甚大的中国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不免体现出这种渊源,这也间接印证了布鲁姆的观点,即互文性不过是两个个体诗人之间的影响关系,前者是源头、先行者,而后面的诗人总是有意无意中显现这一影响。在诗歌边缘化的今天,王久辛再一次走向了普希金。诗歌开篇抒发了抒情主人公面对大海时激越之情,诗人思绪翩飞,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游走,谈论古今,时而由普希金联想到拜伦:“想起同在专制下/不肯出卖/最小的自由换取王位的拜伦……”时而进一步描摹对普希金的崇敬之情:“他抛弃了自由/他是为自由而歌的勇士啊/所有的诗行都是他行动的身影/每一个字都是他血拼的子弹/那是他飞迸的理想/迎着绞索吼出的千古名篇啊。”可以说,在诗人心目中,普希金就是大海的化身,以普希金的精神为标的,追问当代现实生活中被物欲裹挟的人们:“我心里装着十万个为什么啊/为什么没有砍头/没有绞索/仅一个私欲/竟然把人的全部尊严兑换。”冷眼审视时弊,直逼当代社会人的精神缺失,显示了与普希金诗歌创作一致的精神动力,即对社会生活的热切介入。王久辛《致大海》的诗句中“他呼/再见吧/自由的元素/为了自由他抛弃了自由”,这里面的“自由的元素”无疑都指向了在20世纪50年代广为流传的查良铮译本中,普希金《致大海》中的诗句“再见吧,自由的元素”。舒婷和王久辛在诗中直接引用了译诗中标志性的诗句,这种互文式的书写,不言而喻,读者很容易就将联想到普希金诗作的精神底蕴。而实际上,无论是舒婷,还是王久辛,对普希金诗句的引用,并不是完全照搬,而是各有侧重。舒婷的诗句中,将女性对人生的思考,细腻中夹带着奔放,善感中裹挟直率,对以往人们传统意识中的“大海”意象的审美构建进行了一次突围,在新的背景下产生了舒婷特有的“自由”的吟唱。而王久辛则更为直白地对现实进行批判。王久辛在文本中多次架构起与普希金的关联,在互文性的叙事中搭建起两者的精神通道。如再现普希金经典形象,“诗人兀立人间,/像拜伦那样,一挥手/诗如泉涌,/他呼,再见吧/自由的元素”,呈现抒情主人公情绪的递进,从而达到扬发诗歌主旨的标的。在后面诗句中又一次写道:“让我们在我们的心中,遵循诗人普希金的嘱托……塑一座非人工所能建筑的纪念碑吧。”这里的“非人工纪念碑”,正是引用了普希金《纪念碑》中的诗句“我为自己建造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虽然诗歌内部,王久辛一再架构与普希金诗歌文本的关联,然而并不是重复普希金原诗中的主题,而是在这基础之上,顺势转入自我预设的言说空间,立足于本土语境,抒发诗人的主旨,如:“我心里装着十万个为什么啊,/为什么没有砍头,/没有绞索,/仅一个私欲,/竟然/把人的全部尊严兑换。”诗人试图在历史与现实的连接中实现对当下的社会现实的突围,叩问与批判当代人的精神缺失,直逼人的灵魂深处。
普希金深度挖掘意象本质,大海承载的不仅有诗人充沛的情感,更饱含对现实人生的感悟,这对当代诗人的创作富有深远的影响。历经不同时期,风格迥异的中国诗人都显隐着普希金笔下“致大海”意象的密码,但又发生不同转向,显示诗人们面对海洋时丰富的情感意蕴。
①舒婷:《凹凸手记》,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64页。
② 洪子诚:《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