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胜男 李立新 党一群
【摘要】李立新教授认为小儿便秘临床多见于食积肺热证型,治法以消积导滞、清肺泄热为原则,采用自拟方消积泄肺汤,随证加减,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食积肺热;李立新;小儿便秘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3..01
小儿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频有便意,但排出不畅[1]。常可伴有食欲不振、脘腹胀满、恶心呕吐,更严重时排便哭闹出现肛裂、肛脱,长期便秘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甚至引发其他疾病的产生。在古代中医,便秘属于“不更衣”、“闭”、“后不利”的概念。现代医学将小儿便秘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中医学便秘属于其中的功能型便秘,占小儿便秘90%以上。近年来,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小儿溺爱过度,常导致患儿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加之排便不规律、或长期抑便,而引发便秘,是现代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虽属小疾,但也常久治难俞,可见小儿便秘越来越为家长和医生不容忽视的问题。现代医学认为小儿单纯性便秘多因结肠吸收水分增多引起,与饮食不足、食物成分不当、肠道功能失常、体格与生理的异常以及精神因素有关[2]。李立新教授基于祖国医学理论,认为便秘虽有虚实寒热之分,但小儿为“纯阳之体”,易感受外邪入里而化热,故以实证、热证为主,临床所见以食积肺热者居多。
1 李立新治疗小儿便秘的学术思想
根据临床治疗经验,李立新教授认为虽然小儿便秘病位在大肠,但五脏皆可小儿秘,其中与脾肺两脏关系更为密切。《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论》曰:“小儿大便不通者,脏腑有热,乘于大肠故也。”当今饮食以辛辣香燥、油煎炙博为主,小儿食后偏爱于此,且常不知自我节制,损伤脾胃,传导力较弱,无法通过脾胃运化吸收食物中的水谷精微物质,内停于肠道,日久蕴热,而损耗津液;小儿阳常有余,生机勃发,感受外邪后易肺火下移大肠,燥热内结,皆可造成肺脾功能的升降失常影响大肠传导功能,糟粕滞留引发便秘。临床表现为大便闭结,粪便干燥坚硬,或伴有腹胀、口臭、手足心热,等症状。
针对小儿病机特点及临床表现,李立新教授采用消积导滞,清肺泄热之法,采用自拟方“消积泻肺汤”为主方,随证加减。同时用我科自制退热散贴敷于患儿双足涌泉穴,内服加外用,在临床治疗中效用良好。常用药为:枳实、莱菔子、桑白皮、地骨皮、生地、火麻仁、郁李仁。全方合用消食導滞,濡润肠腑,肺火得泻,内热则除,增液生津,腑气通畅,则燥结自然下行。兼见腹痛者,常加入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的同时且伴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大便坚硬结块日久难下者,常加入大黄,泄热通腑、增津润肠,用药时需关注小儿大便的情况,偶有小儿脾胃不耐受出现大便稀,嘱咐家长需用量减半或为三分之一或立即停止,切勿久服。严重者可引起肛裂或痔疮,加地榆、槐花,以止血敛疮。平素多汗出者,常用太子参、浮小麦,敛肺止汗。李立新教授认为在治疗用药时不能一味的运用下法,还需注意气血的调和,根据“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的理论,可酌加当归、肉苁蓉,以养血和血润燥。
2 病案举例
迟某,男,4岁,2019-12-23初诊。因“大便干3个月,加重1周”来诊。3个月前因患肺炎后,出现大便干,2~3日一行。家长未予重视。1周前,患儿因近食肥甘厚味,致大便难下,遂来就诊。就诊时患儿大便干硬成球状,5~7日1行,排出困难,兼见腹胀、偶有腹痛、纳呆、手足心热、寐不安,好翻动,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中医诊断:便秘(食积肺热)。治消食导滞,清肺泄热,方选如下:枳实、莱菔子、贯众、火麻仁、郁李仁、大黄、桑白皮、地骨皮、生地、鸡内金、麦芽、连翘、白芍、甘草,4剂,2日1剂,每日3次口服,同时给予穴位贴敷退热散,日1次敷于双足涌泉穴。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水果及蔬菜,少吃肉类辛辣之物,适量进行活动。
2019-12-31复诊,患儿用药后腹胀明显减轻、无腹痛、食纳好转,手足心热减轻,无寐不安及翻动,大便略干,2~3日1行,小便微黄,舌苔薄黄,脉略滑数。调整方药为:火麻仁、郁李仁、北沙参、麦冬、当归、玉竹、肉苁蓉、砂仁、石斛、蒲公英、枳实、莱菔子,各继续服4剂后,临床愈。
3 小 结
小儿“脾肺常不足”,近年平素易感的小儿越来越多,加之不知自我控制饮食,家长疏于管理,更容易导致脾胃虚弱和肺火下移而造成大肠的传导失职,糟粕滞于肠道内而不能顺利排出。李立新教授认为治疗小儿便秘吃中药只是解决当下的问题,家长应在自身上寻找原因,每次出诊遇到该类患儿都会嘱咐家长应改变小儿的饮食结构,平常要少吃辛辣香燥的食物,应多进食含有粗纤维类的蔬菜,少吃反季节的水果,需多饮水,进行适当的运动。建立一个定时排便的日程,每天清晨为小儿排便的最佳时间,久而久之可以使小儿养成一个良好的排便习惯。中药治疗配合日常护理,才能够从源头上解决便秘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吴勉华,王新月.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出版社,2012.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83-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