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姬
当为期15天的2020上海旅游节在金秋9月盛大举行时,位于上海市中部的闵行区主动把本区的旅游节活动延长了半个月,而区内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也担负起承载“魔都市民文旅狂欢节”的新使命。
从历史上来看,地处江南腹地的闵行,秉承上海县700年历史文脉,有春申文化2000年之渊源,更有5000年上海之根马桥文化的积淀和浸润。改革开放42年来,上海经历了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幸运的是,闵行在城市化进程中依然保存了地方文脉和历史坐标,让一批古建筑在新时代发挥新功能,化作闵行人民乃至上海市民的乡愁之所。
根据2020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修正版,上海有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其中闵行就有两处——七宝老街历史文化风貌区和浦江召楼老街历史文化风貌区,也就是大家熟悉的3A级景区七宝古镇和4A级景区召稼楼古镇。
2020闵行旅游节期间,第四届七宝古镇文化节和“东乡风韵”浦江镇老八样美食节分别在这两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举行,让广大上海市民在古色古香之中品味美食美景和江南文化。
蒲汇塘桥。摄影/ 刘秀珍
七宝老街。
事实上,如何最大限度保持风貌区内一砖一瓦一草一树的同时让这里成为上海市民的网红打卡地并提升这里老百姓的幸福感,闵行可谓动足了脑筋。
七宝古镇是距离上海市区最近的千年古镇,初兴于后汉,至宋初略显规模,鼎盛于明清。明嘉靖、万历年间,七宝因“氽来钟”、“神树”、“金字莲花经”、“玉斧”、“飞来佛”、“玉筷”、“金鸡”七件宝物而得名。在七宝古镇,老街深巷是北宋遗存,亭台楼榭则是明清风格。
上世纪末,房地产开发如火如荼。因为有一条河道横穿古镇,“亲水”的诱惑让不少开发商打起了古镇的主意。当时,七宝镇领导反复思量后决定退了房地产公司的预定金,挖掘古镇埋藏的旅游资源,还原古镇。
随后,他们重修七宝寺,重建七层高的七宝古塔;修缮解元厅、张充仁故居和斗姆阁;仿制七宝传说中的“七件宝”,分别置于古镇主要街口;恢复各具特色的作坊、老字号商店、名人故居和传说遗址;老行当、蜡像馆、当铺保留着几十年、几百年前的生活场景;再造戏台,表演社戏;建立斗鸡、斗蟋蟀两个场地,重新发掘皮影戏……以此希望让在上海几近失传的乡俗文化枯木逢春。
如今在七宝老街历史文化风貌区内,占据C位的是镇中心的七宝老街,历来是七宝地区最热闹的商业街道。2000年10月,七宝镇人民政府投巨资对老街进行修复后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眼前——南大街形成餐飲小吃一条街,汇集七宝羊肉、方糕、海棠糕等传统特产;北大街则为乡俗文化旅游购物一条街,展示七宝剪纸、结花篮等手工艺。
难能可贵的是,距离七宝老街数百米,游客少了很多,七宝本地人在这里居住生活,景区和住宅区和谐交融在一起。
今年6月底,七宝镇老旧住房改造项目正式启动,属于七宝老街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内的房屋修缮、雨污水管网改造、卫生设施改造,都必须在不影响保护区风貌的前提下进行。旧改工作组,将整片区域划成了7个片区,探索出一条改善民生和历史风貌保护并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项家宅院。摄影/ 曹恒律
除了旅游景区迎来第二春,七宝另外的一些古建筑,则深藏在当地的校园内。
例如,建造年代已不可考的斗姆阁,位于上海交通大学七宝校区(原上海农学院)内,整栋建筑为两层,原系奉祀道教之斗姆神而筑。
《七宝地方史》和《书画史籍》中显示,中国书画名人、名迹和七宝的历史渊源甚多,一些活动就在斗姆阁附近。如大书画家赵孟頫喜好游览四方,途经七宝作《七宝寺》五律诗一首,现得以完整保存。元代大书法家杨维桢常往来七宝小住,曾留下《宿徐九龄芗林堂》五言长诗等。斗姆阁在清朝嘉庆年间被改建成为戏台,后来成为上海农学院图书馆附属用房。
得益于长期被校区的墙圈庇佑,斗姆阁及其周边的四面厅(东岳行祠建筑)免于战乱和动荡年代的破坏,成为七宝古镇屈指可数留存完好的古建筑之一。如今,这里修旧如旧,静待欣赏它的交大七宝学子和有心游人驻足参观。
建于清晚期的七宝莲涌堂位于七宝第二中学校区西北隅,原为七宝教寺的僧舍,也是“金字莲花经”的藏经之处,经书现已存放于上海历史博物馆。莲涌堂历经130余年风雨沧桑,2010年由闵行区政府拨款全面修缮,如今是七宝二中的办公室。
闵行另一个历史文化风貌区是位于闵行区浦江镇革新村的召稼楼古镇,有近800年历史,散落着不少清代建筑。明朝工部右侍郎谈伦,曾在此建楼鸣钟以召农耕,因此名曰“召稼楼”,为上海垦荒第一楼。
几百年前,一批又一批农民、士人、难民流落到召稼楼一带,开始了“农耕生活”。垦荒事业的繁荣,也给垦荒主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不少人修建了大量私家园林和宅院,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园林宅第文化艺术。几百年后的今天,召稼楼古镇的开发建设又让当地居民以另一种方式在此安居乐业。
2005年,上海市划定了3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召稼楼便是其中之一。这时的召稼楼古镇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小集镇,只有一家烟杂店、一家茶馆、一个裁缝铺和几个理发铺。由于年久失修,传统街巷、名宅民居和文化遗迹等都面临着消失的危险。2006年下半年,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兼职研究员陈公益等人组成的文化考察组对召稼楼风貌区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摸底考察,最终确定古镇的三大文化基础:农耕文化、城隍文化、治水文化。
2008年,闵行区人大代表金祖权提交了一份有关古镇保护的书面意见。此后,召稼楼开始了一期修复工程,在保留明清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将原有的旧民居进行整修、翻新,重修桥梁,2010年5月老街正式开街迎客。
闵行老街之繁盛,一度被誉为“小上海”。到1946年时,街面上已有商铺395家,涉及18个行业。
在召稼楼,目前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有“礼耕堂”和“梅园”等。其中,礼耕堂是召稼楼奚氏九世孙奚之炬(字镜湖)的宅第,建于清代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坐北朝南,共五进,有房屋138间。而梅园有房屋99间,整个宅院坐北面南,砖木结构,青瓦硬山顶,平行三进、横排三套院;厅堂均为七架梁、木梁雕花,有厢房、天井、长廊等,围以白粉高墙,气势壮观。由于居住人群相对较少,整体建筑格局也保存得相对完整。这两处成为召稼楼古镇最有人气的建筑之一。
召稼楼古镇所在的闵行浦江革新村,是上海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也是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之一,新兴的文旅产业让村民们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闵行区政协委员、《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的领衔编撰者吴玉林感叹道,随着旧城改造和城市,闵行区内的历史老街,并没有都像七宝老街那样得以保存,具有500年历史的闵行老街就是其中之一。
沪闵路东侧、靠近闵行渡的闵行老街,位于北横泾入黄浦江地段两侧,因无水旱之患,自古传有“三世修来住,家在闵行前”的谚语。这里是申江门户、水陆要津,并且人文荟萃。 到民国初期,这里已然成为上海县首镇。而当时的老街商铺林立,易园、李园、项宅等大户人家的宅院纷纷建成,形成新的街巷。
这些名人旧迹、祠庙馆所、园林官邸、民居商铺及市井风情交织在一起,浓缩为闵行老街的精髓。闵行老街之繁盛,一度被誉为“小上海”。到1946年时,街面上已有商铺395家,涉及18个行业。
闵行老街因为城区改造而遭整体拆除。万幸的是,始建于1916年的项宅保留了下来,成为闵行老街改造中唯一留下来的历史建筑。这一具有海派特色、中西合璧的建造者是当地历史文化名人项文瑞之子项镇方。闵行项家原是来自安徽休宁的徽商,以经营茶叶为业。项镇方创办了油墨厂等民族企业,被称为“火柴大王”。
两幢二层楼房的项宅历经沧桑,虽在闵行老街拆除时保存下来却已满目疮痍。为留住闵行老街珍贵历史记忆,上海闵行房地(集团)有限公司投入近千万元,使这座百年老宅迎来重生。如今,项宅成为“闵行老街展览馆”。
秦家玉涵堂住宅。摄影/ 丁
古藤园。
不复存在的闵行老街虽然令人惋惜,但有些闵行老建筑却从建造之初完整保留到现在,连功能都没变。
位于沪闵路3210号的9幢西式风格的二层建筑就是最好的例证。这些建筑清水红砖配铁窗,是“传说中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也是闵行区范围内保存最完整的近代建筑群落。
召稼楼。摄影/ 王燕
1935年,慈善家陆伯鸿在上海西南郊区(今闵行区)创立了普慈疗养院,即今天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前身。普慈疗养院由陆伯鸿任首任院长,占地100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病床300张,是当时远东最大、设备最完善的精神病专科医院。囿于当时医疗技术的发展水平,普慈对精神病人以收容、“关押捆绑”为主,只有少数富裕的病人能接受电休克和胰岛素休克治疗,这也是当时仅有的两种治疗方式。不过即使如此,也总比让这些病人在外流浪、饿死街头来得强一些。
普慈疗养院的病房由天主教会管理,淞沪会战时期成为抗日战士最后的栖息地,院内设立伤兵医院与难民所。
如今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内,仍能看到当年的老教堂,现在是精神病人的康复场所;据说在抗战年代,由于从空中俯瞰其建筑呈十字架形,才使医院免受轰炸。1952年,普慈疗养院被市军管会接管,改为上海市立精神病院。后续几年间,上海所有的私立精神病院全部并入该院,成立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以在徐匯区宛平南路600号的新建医院为总院,以原来闵行的医院为分院。1985年,医院改名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闵行建筑所透出的气质,来自这片土地所具有的文化宽度与精神广度,而不止于物质的丰富程度。正如闵行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祝学军在《谁不忆江南——闵行记忆》一书中所写:“当建筑有了灵魂,加上良好的质量和使用功能,才是经典和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