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隽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摄
数字贸易是本次服贸会的核心议题之一。
在此之前,数字贸易早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疫情期间,数字贸易更是维系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后疫情时代,数字贸易发展对全球经济复苏依然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认识数字贸易的价值与意义,如何把握数字贸易的发展趋势,等等,还需要更多的探讨和解答。
“我们更倾向于认为数字贸易不同于电子商务,而是采用数字技术进行研发、设计、生产并通过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用户交付的产品和服务,它是以数字服务为核心、数字交付为特征的贸易新形态。”在9月5日举行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数字贸易发展趋势和前沿高峰论坛”上,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这样定义数字贸易。
从具体领域看,王炳南介绍,数字贸易包括软件、社交媒体、搜索引擎、通信、云计算、卫星定位等信息技术服务,数字传媒、数字娱乐、数字学习、数字出版等数字内容服务,以及通过数字交付的服务外包等三大类。
数字贸易已展现出巨大的影响力。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指出,当下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新引擎。数据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生的改善和国家治理,将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
对于数字贸易的价值,王炳南说:“数字贸易一方面能够通过数据流动加强产业间知识和技术要素的共享,引领各产业。协同融合,带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并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延伸。另外一方面,数字技术带来颠覆性的创新,催生大量的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整体大幅度提升全球价值链的地位。”
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经济的背景下,数字贸易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怀进鹏认为,全球服务贸易中一半以上已实现数字化,疫情蔓延使国际贸易面临严峻挑战,数字化成为降低疫情影响、对冲经济下行的关键所在。
王炳南同样认同这一观点:“此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数字办公、数字医疗、数字政务、数字教育和数字娱乐等领域,对保障民众生产生活,防范疫情传播扩散,加强全球经贸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出巨大的活力和实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增长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肖亚庆在论坛上亮出了中国的“成绩单”。
王炳南也介绍说,按中方口径预测,2019年中国数字贸易进出口规模达到2036亿美元,占全国服务贸易总额的26%,同比增长6.7%。另外,2019年中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执行额达到了968亿美元,同比增长9.3个百分点,是全球第二大离岸服务外包接包国。
全球数字贸易发展同样快速。“数字技术在服务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显著,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统计,过去10年可在线提供的服务出口额每年增长7%至8%。2019年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已经达到同比增长26%。”怀进鹏介绍说,“如今数据已成为货物资本后最重要的贸易资源,数字贸易是数字时代的象征、科技赋能的標志,更是未来贸易发展的方向。”
“未来数字贸易必将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向格局更优、层次更深、水平更高方向发展的重要抓手。”王炳南说。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贸易保护主义让数字贸易屡屡“碰壁”,如何才能跨越数字贸易的壁垒,实现互利共赢呢?
“数字贸易的真正障碍来自人为壁垒,如税收制度缺陷、数字巨头垄断、信息滥用等。未来,人们面临如何从贸易中互相获利的挑战,各方需要避免零和博弈和民族主义心态,加强全球合作和多边主义,同时在平台、算法和规则制定过程中提高透明度。”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表示。
他提出4点建议:一是要完善税收政策。目前,许多国家在有关税收政策和制度上正在寻求沟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在鼓励此类合作,但在“数字贸易如何征税”问题上仍有待于达成国际协议。二是要鼓励公平竞争。目前,全球性竞争监管机构尚待设立,相应的全球监管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必须承认,运转良好的经济市场和竞争机制对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无序的不良竞争将导致世界上少数几家大型公司互相恶性竞争,进而影响消费市场秩序。三是要避免竞争滥用。各类竞争滥用行为对全球数字贸易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对此,要用正确的方式加以规范约束。然而,各国相关政策法规千差万别,亟待各国携手建立通用国际标准,划出一致的行为红线,避免不顾底线的恶性竞争。四是要保护数据安全。数字贸易涉及多方面安全问题,数据安全是其中重要一项。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数据存取法规设定较少的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比其他有更高更多数据访问标准的公司缺少数据使用透明度。这种不透明将会引发对数字贸易安全的焦虑,甚至诱发极端预防行为,给数字贸易发展增加障碍。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认为,需要进一步同世界各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分享经验和智慧。
“当前,中国经济正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方面,需要以国内市场为基础,聚焦内需提升与释放;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推动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用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提升服务贸易对推动高质量对外开放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们在服务贸易领域仍然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上升潜力。同时,依托我国多年以来在推进对外开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自信,中国服务贸易领域的广大企业有能力、有信心在未来将其质量和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更加从容积极地参与相关领域的国际竞争与合作。” 李稻葵表示。
虽然中国数字贸易的GDP占比已达36.2%,但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表示:“中国数字贸易发展仍有空间可挖!”
李稻葵解释说,按宽口径计算,中国数字贸易占全球数字贸易比重仍较低,这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并不对称,其中还蕴藏很大潜力。数字贸易将成为中国经济“双循环”时代服务贸易高质量开放的亮点。
对于这一问题,中国已在着手谋划和解决。
肖亚庆表示:“我们将深化开放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为发展数字经济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他介绍,工信部将高质量编制“十四五”大数据、软件、信息通信等产业规划,培育软件产业生态、推动产业聚集;加快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推动5G大规模的商用部署;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
王炳南透露,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数字贸易发展。2019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提出要加快数字贸易发展。当前,中国数字贸易规模增长迅速。与信息通信技术高度相关的数字产业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板块。中国2016年出台了网络安全法,探索在海南、上海等自贸试验区试点开展数据跨境流动安全评估,上海、北京等地积极研究制定促进数字贸易发展行动方案,数字治理累积了有效经验。
“下一步,商务部将遵循安全有序、开放创新、分类管理、规则引领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明确中国数字贸易的发展定位,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数字贸易战略布局和工作举措,积极营造有利于数字贸易发展的治理环境,抓紧形成数字贸易中国方案。”王炳南表示。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