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会斌
摘要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SPN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分为良性组28例,恶性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良恶性结节的真实性和一致性。结果 恶性组的强化峰值(PH)、孤立性肺结节强化峰值/主动脉强化峰值(SPH/PPH)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患者患钙化的比例低于良性组,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的比例高于良性组(P<0.05);多层螺旋CT对恶性SPN的诊断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89.28%,Kappa值为0.67,表明诊断结果与病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临床漏诊率较高,达到20%。结论 多层螺旋CT能清晰检测SPN的征象,具有一定的诊断良恶性结节的能力,但灵敏度不够理想,漏诊率较高,临床应用需要注意。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孤立性肺结节;诊断准确性
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0)14-043-03
孤立性肺结节(SPN)是直径≤3cm的单发独立结节,好发于右肺上叶,CT征象表现为类圆形肺实质、高密度区域[1]。SPN发生恶性癌变的概率为1%左右,对其良恶性的精准判断能帮助患者尽早接受合适的治疗方案[2]。临床中常采用CT进行肺部结节诊断,而多层螺旋CT扫描是更加精准的检查手段,螺旋CT的Z轴分辨率更高、扫描时间更短,减少了运动伪迹和漏扫。早期精准的病情判断,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肺部病变对患者的影响E。本研究对68例SPN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将其和手术病理检查或切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观察其CT征象,为SPN性质的诊断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SPN患者68例,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良性组28例,恶性组40例。恶性组男性7例,女性23例;年龄41~80岁,平均55.64±5.01岁;病程0.3~7.1年,平均4.04±1.22年;其中腺癌24例,鳞状细胞癌6例、小细胞癌4例、肺转移瘤6例。良性组男性11例,女性17例;年龄22~60岁,平均57.64±4.91岁;病程0.5~7.2年,平均3.84±1.10年;其中炎性假瘤2例,局限机化性肺炎2例、球形结节6例、结核瘤18例。两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条件:①患者患有严重肺部疾病,肺部组织CT征象不清晰;②基础信息不全者。
1.2 检查方法
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机(美国GE公司)进行胸腹部扫描。患者平躺、双手抱头、摆好体位,调整好CT床开始进行常规平扫;设置扫描参数(管电压、管电流、准直)后,在定位平扫图像上定位患者的肺尖至肺底;在初次扫描图像上定位孤立性结节,臊面范围为结节上下2cm,选定部位要求病灶实质多、无血管、钙化、空洞;随机注射造影剂,再次进行动态增强扫描;结束检查后对扫描图像进行重建分析。请2名资历较高的影像科医生对CT检查图像进行分析,记录CT值和强化峰值(PH),计算孤立性肺结节强化峰值/主动脉强化峰值(SPH/PPH)[3]。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算百分比,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行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PH和SPH/PPH的比较
恶性组的PH值为8.01±9.57HU,高于良性组的9.65±3.64HU;恶性组的SPH/PPH为20.36±2.61,高于良性组的3.25±1.0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CT征象比较
恶性组钙化的比例低于良性组,而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的比例均高于良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泡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多层螺旋CT的诊断结果
多层螺旋CT诊断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89.28%,准确度为83.82%,Kappa=0.67,表明诊断结果与病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临床漏诊率较高,达到20%,使用时需要注意,见表3。
3 讨论
SPN是单发性、边界清晰、被肺组织包围的独立结节,早期微小,不易察觉。恶性SPN是癌症早期的表现,及时采取治療,预后情况较好[4],由此SPN的无创精确诊断方法对于肺癌的预测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对SPN患者多层螺旋CT诊断中,钙化、分叶征、空泡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的阳性预测率均大于80%,说明多层螺旋CT诊断能清晰且较精确地观察患者肺部结节征象。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多层螺旋CT较断层CT而言,不仅拥有多排宽探测器结构,能显著提高分辨率,还能缩短扫描次数和时间,能有效降低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5]。陈华兵[6]的研究中也表示,多层螺旋CT联合动态增强对结节的鉴定价值更大。
范海生[7]的研究指出,通过肺部结节的CT征象,可对患者病灶的良恶性进行预判。这是因为结节各种形态、性质,标志着其组织的分化、发展状况以及和周围及邻近组织的关系,由此能推断患者肺部病变状况。如在病灶边缘呈现放射状且不与胸膜相连的细线被称为毛刺征,是肿瘤细胞向外浸润作用所致,通常的作用对象是支气管血管或是淋巴管,是肺癌重要的诊断标准之一[8];当肿瘤发生纤维化时,其收缩反应导致胸膜收到牵扯,胸膜呈现凹陷状;结节边缘不平整,呈现凹凸态称为分叶征,这个是因为同一区域边缘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生长速度不一致所导致的,所以会呈现不规则的图像,研究表明分叶征在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的分叶征结节都已发生癌变[9];钙化有多种形态,层状、多发弥散状、中心状等,能有效鉴别良恶性[10]。余翔等人[11]的研究表明炎性结节也有可能出现毛刺征和胸膜凹陷,但形态存在一定的区别,如炎性毛刺征结节的延展方向一致。由此,根据SPN的征象,可预测病情的发展。本研究结果还表明,恶性肿瘤患者的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发生率高于良性患者,钙化发生率低于良性患者,表明钙化、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均为判断SPN良恶性的重要诊断因素,此处与周晓秋[12]的研究结果一致。另本研究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诊断的准确度和漏诊率分别为83.82%、20%,表明多层螺旋CT诊断具有一定的诊断良恶性结节的作用,但在临床应用中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关于如何进一步提高SPN良恶性诊断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综上所述,恶性SPN钙化、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的发生率高于良性患者,多层螺旋CT对SPN征象检测率较高,多层螺旋CT可精确检测SPN性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单文莉,柏根基,王亚婷,等.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 2019,34(3):293-297.
[2] 晏睿滢,李华秀,丁莹莹,等.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J].放射学实践,2020,35(3):352-359.
[3] 张振显,杨爱莲,吴爱军,等.多层螺旋CT动脉扫描及三维重建在孤立性肺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医学装备,2018,15(9):62-65.
[4] 郑丽钦,林群英.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8, 21,(17):2124-2129.
[5] 吴少伯,李波.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 27(1):176-178.
[6] 陈华兵.对比分析孤立性肺结节CT平扫和动态增强CT检查的临床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16(1):102-105.
[7] 范海生.多层螺旋CT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率[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 18(12):2128-2129.
[8] 张莹,耿广,侯志华,等.动态增强CT时间密度曲线参数在肺部孤立性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J]. 河北医药,2019,41(2):219-222.
[9] 秦姗,马秋霞,赵培革.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筛查及孤立性肺结节的研究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 2019,39(14):1100-1105.
[10] 陳树越,黄萍,朱军,等.基于ELM特征加权的孤立性肺结节识别[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8, 39(10):3252-3258.
[11] 余翔,张敏,刘建光.孤立性肺结节影像学特征的Logistic回归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 44(7):936-939.
[12] 周晓秋,王宝春,操啸,等.多层螺旋CT征象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 2017,22(12):2270-2274.
[2020-08-11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