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学生 大学生 法治意识 培育
作者简介:葛夏霞,兰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8.166
法律不同于道德,法律具有明显的边界和条例。法治素养,是指人所具备的法治品格和能力。大学生与中学生不仅是青年主体,而且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体系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将以中学生和大学生为例,探讨如何在法治建设过程中优化青年法治意识培育。
(一)当代中学生法治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宪法是我国为维护国家体制正常运行而依据人民意志所制定出的根本大法,也是其他法律以及相关制度正常实施的基础 。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宪法意识非常重要,但现实中中学生还存在着宪法意识欠缺问题,即中学生对宪法内容相当模糊等。其次,据相关调查显示,中学生成为学生群体当中犯罪的重点,其本身法律素质的强弱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我国整体高中教学机制角度来讲,现有的法治教育机制较少,思维作为行动的先导,对于行动结果起到了决定性影响 。受到法治机制不到位的影响,即使学生们拥有法治知识,但其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法治的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最后,作为青年主体之一和未成年群体的中学生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受教育权以及其他权利 。然而,大多数中学生权利意识匮乏。例如,在遭受校园霸凌时的忍辱偷生,拒不走法律渠道;在购买商品、消费时大多数中学生及家长并没有要求给发票的这种权利意识。
(二)当前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的法治生活体验少
法治教育是知识型和价值型的教育统一体,法治知识教育不但要到位,而且为学生充分体验法治生活,接受示范引导的法治实践活动更要到位。当前法治参与、监督等法治活动不充分,使得大学生无法通过完整的法治实践活动去体验法治的威严,树立正确的法治信仰。
2.大学生对法治缺少正确认知
据相关报道,多数大学生一致认为法律约束的只是违法犯罪的那部分人的行为,只要自己做到遵法守法,就不必关注法律运行,在学校里学好专业课知识就好,感觉法律生活离自己太遥远。另外,学生获得法律知识的渠道具有复杂性,难免有些渠道的知识缺乏权威性,或者学生对自己学到的知识没有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导致学生法治维权意识不高。缺乏对法治的正确认知,使得学生容易脱离法律本身去处理问题,导致法治意识培育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3.学校对法治教育重视程度低
学校是促进大学生全方位共同发展的重要场所,但当前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培育并没有得到特别的重视,课程设置方面只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形势与政策》两门课程,且教学方式单一,流于形式,老师按照自己的理解在课堂中讲授,并没有因材施教。学生们学习法律知识是以拿到优异合格的成绩为目的。
(一)学校陈旧的教育理念
学校是开展法治意识培育的主渠道,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目前学校仍沿用着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学校及学生以成绩合格与评奖评优为目的,对法治意识的培育只是单纯的知识量化模式,并且,教师在教学方法选择上存在较大偏差,这使得学生对参与法治教育活动兴趣度低。
(二)家庭教育责任缺失
在青年法治意识的培育过程中,家庭教育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家庭作为教育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家长如若忽视或者自身法治素质不高,只看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的话,势必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家庭教育过度功利化,对法治意识的培育意识淡漠,未对学生的综合发展作出严格要求,使得学生自身法治意识培育空缺 。
(三)社会法治教育失职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得到飞速提升,但网络环境监管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网络社会环境存在诸多不良现象,使得广大青年學生受到负能量的冲击 。例如,色情、暴力等信息对学生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极易诱使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都是社会法治教育失利的主要表现。
(四)青年学生自身问题
中学生与大学生是青年的主体,由于长期生活在校园以及家庭这两个单纯的环境中,使得学生们的社会经验薄弱,实践活动单一。良好的环境,为学生提供运用法治意识以及法治知识的机会很少。青年学子即便是掌握了再多的法治知识,也无法具备相应的实际运用能力。在处理社会实际问题时,青年学生对法治缺少正确的认知,容易采取争吵甚至是暴力手段来解决,不会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促进法治信仰的培育
1.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
青年学生正处于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法治教学不能盲目追求分数高低,而是要在法治教学的情境设计中牢牢抓住核心素养培育的中心任务。要选取正能量满满,充满社会主义正气的法律素材,使学生能够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价值引领,从而激发学生对法治意识的培养欲 。学生在参与法治活动中懂得敬法,正自身之三观。情景设计的正能量,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
2.要有效达成法治目标
卢布姆指出:“有效的教学手段,始于准确地指导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中学阶段法治教育目标是“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制度和法律知识,强化守法意识,增强法治观念,牢固树立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观念。 ”大学阶段的法治教学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信仰法律、掌握法律知识、参与法律实践”。因此,情境创设要有效支持,服务于法治教育目标的达成,服务于青年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
(二)加强法治思维的激活
1.精选法律教学案例
在法治教学过程中选取法律文案时,教师应遵守时空近化原则 。基于时政教育,让法治教育富有时代感。精心选择法律案例。例如,中央电视台法律频道的普法栏目剧,都是通过精挑细选的反映社会现实的案例,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如果在法治教学过程中效仿此等现实的案例选取方式,不但可以激发大部分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见解,而且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和人生智慧、法治价值,使法治意识由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
2.精修法律案例内容
选择鲜活的法律案例,不是法治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法治教学的本质是通过生动的现实案例去引领学生分析案例,进而促使学生学会处理问题,活学活用,达到对法律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有效运用。媒体报道的许多案例鱼龙混杂,不能全盘输送给学生,应对所选择的案例进行精心提炼,最大限度及最有效地适应教学需要 。
3.精用法律教学案例
在案例教学时,需要精用法律案例,将枯燥而又晦涩难懂的法律知识融入鲜活的法律案例当中,使学生充分的感知、理解、探索、提升法治思维。在案例探究中懂法,导学生之智。案例展示的方式可以是视频、漫画、文字、专题片等。法律案例作为一种事实,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在案例展现的关节点处要设置问题,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深入探究案例的原因与结果时,增强法治意识,以此开阔学生法治思路、加深法治印象。
(三)增加青年法治情感
1.优化法治课堂和教学内容
首先,要严格要求编写教材的工作,编写教材中,不但要适应信息化时代,而且要积极优化“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 。其次,在讲授课本内容中,不仅只是单一的讲教材,而且要以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根据,对教学方案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完善,将最新的法律文案融入课堂内容中。最后,为青年学生开展更加全面、更深层次的网络法治教育。例如,为学生开设思想政治理论选修课时,同时开设网络法治教育课,
2.发挥家庭法治教育的作用
家长不但要认识到学生文化课成绩的重要性,更要认识到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同样不可忽视。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新要求,家长更应理性的对待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注重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只有全方位的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紧随时代发展的潮流,为国家的法治建设添砖加瓦。家长在学生法治意识培育过程中是榜样,也是领路人。例如,家长可以与学生一起观看法律热点事件,教育学生要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重视学生法治意识的自我培养
当代青年法治意识的培育工作的优化,关键在于学生的自我培育。青年学生作为法治意识培养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参与法治生活,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生要发挥内在动力,提升自我,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法治觉悟,进而提高自身的法治素养,在参与中感受法律的神圣,将法治理念外化于行,积极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建设贡献自身力量。
4.构建健康有序的法治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 。生活经实践是法治意识培育的源头活水。首先,政府和法治部门要自觉遵法守法。为青年学生参与到社会主义法治生活中创造可行的条件,使其在参与实践中懂法、信法、遵法。政府部门可通过设立大量的实习岗位,促进学生参与进法治过程,真实体验社会主义法治生活。其次,要创造优良的校园法治环境。学校要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让青年学生深切感受到法治生活的神圣与美好,潜移默化的养成法治意识。
注释:
马一德.轮協商民主在宪法体制与法治中国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社会科学,2014.
李道强.让法治意识之花绽放[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
李文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法治意识培育现状及对策[D].广州大学,2019.
曾利.当前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5.
冯成东.当前高中生在法治意识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J].科学咨询,2019.
候白赞.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新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9.
张志红.中学生法制意识培养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
柴世香.青少年法治素养评价体系内涵与教育方式变革[J].重庆行政,2020.
张永贵.中学政治课法治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
李迎霞.大学生网络法治意识培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9.
冯文雅.让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N].人民日报,201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