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桂秀
摘要:学生在写作考场作文时常感到素材匮乏,这与考场环境有关,但更与平时积累素材的方法技巧有关。从材料内容的来源、类别等进行分类,根据记忆的规律增强记忆,便能提高素材在考场中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作文;材料;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7-0062-01
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觉得自己已经积累很多素材了,可一到考场写作还是觉得写作素材匮乏,这也许与考场环境有关系,但也表明了积累的材料还没有扎根于心中,缺乏回忆的基点、线索,所以无法随时准确地调用。
那么如何进行“考场作文”材料的有效积累呢?
首先要考虑写作“考场作文”的特点。考场作文是按提供的主题与给定的要求进行写作的,并且还受到写作时间的限制以及评卷状态的影响。考场作文的写作过程一般表现为四个环节:一是审题立意,二是文体选择,三是列写作提纲,四是下笔行文。考场作文用纸只有一张,受考试时间限制先打草稿再誊写很不现实,所以快速准确地审题立意并且找到典型的材料进行写作,是写出优秀作文的关键。文章观点、情感需要材料来佐证来表现,要想在考场写作时快速调用典型素材,就需要平时积累素材时讲究方法技巧。
1.材料内容的来源
首先是课本,有语文课本,还有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甚至数学、物理、化学等课本,要从小学到高中各科课本中整理出写作素材。学生的知识结构由课本来架构,思想也多受课本知识的影响,学生大部分学习时间都是放在课本,从记忆的规律可知,对已知的东西深入理解、反复回顾更能增强记忆以至形成长久记忆。在对考场优秀作文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尽管每次测试的作文题都不相同,但某些人物素材却被频频运用,比如司马迁、苏轼、鲁迅、贝多芬、居里夫人、牛顿、孟德尔等。对各科课本知識进行融会贯通,整理出写作素材,有意识地加深理解与记忆,既利于写作,又能促进各科的学习。
其次是文艺体育、娱乐影视等文体方面的素材。现在影视、网络等传媒科技很发达,高中生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但通过媒体科技载体,他们对社会还是有了解机会的。因为心理、年龄特征,他们往往对文体方面的事情更为关注。篮球、足球赛事及球星,电视节目、演唱会及影视明星、主持人等都会引起他们的兴趣。文体方面的素材往往从声、图、文方面多角度强化着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将学生喜爱的文体节目、热谈的事件、忠爱的明星整理成写作素材,这素材会以其“立体”的优势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而达到长期记忆的效果。
再次是个体人生体会。高中生已有十几年的人生经历,与亲人、老师、同学也总有接触,学习生活中多少有些“磕碰”有些“事件”,对人生也总有自己的看法见解。将影响自己人生的人、事、物整理出来,就是较好的写作素材。因为这些人、事、物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所以记忆会相对深刻,调用时可以信手拈来。
2.材料内容的类别
一是内容类型。所谓的写作就是展现社会、人生的百态,这“百态”其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归类:如吃、穿、住、行等,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如城市、乡镇、农村等,如中国、外国等。近年来,在交通领域,高铁、动车、共享单车、绿色能源汽车、电动摩托车等层出不穷,如果再联结以前交通工具,如马车、蒸汽火车等,再加上路桥……仅是交通领域所涉及人、事、物方面的典型素材便已丰富多彩。
二是内容主旨。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从思想情感的倾向去归类,亦方便记忆。如人们常划分的“爱国”“诚信”“亲情”等,如中学生培养的目标“德、智、美、体、劳”等,或人们普遍存在情感“爱、恨、怒、喜、怜”等。近年来,党中央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这核心价值观为标准梳理素材,或还由此再切分古今、正反等类别,记忆与调用都可以得心应手了。
三是内容形式。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文章体裁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结合素材来源区别素材内容存在的形式,亦可以增强记忆。比如书籍作品、新闻报道、影视作品、日常活动,再比如简短小故事,例如“成语故事”“历史小典故”“生活哲理小故事”“自然界动植物小故事”等。从内容载体形式方面记忆,能提高记忆的兴趣,也易于激发回忆。
从易记易忆的角度编排素材,让识记与回忆有一个点有一根线,继而能够“由点及面”或“顺线摸瓜”。对于课本素材,亦可按科目或时间、国别的顺序编排;对于文体方面的素材,也可从节目类形式或内容主旨编排;对于个体人生中的素材可按时间或情感、观点编排。当然,还可以从“主题”的角度横向整合所有的素材,亦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增强记忆。让素材的识记与回忆有方向、有基点、有线索,在理解记忆中提高运用效率,易取得长期记忆的效果,便于考场写作时快速准确地调用。
参考文献:
[1] 赵育亮.积累作文材料的几种方法[J].文学教育,2006(10).
[2] 何娟.沧海拾贝——高中作文素材积累方法举隅.http://blog.sina.com.cn/s/blog_969459e401012mdv.html,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