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分析研究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教学现状、教材中民俗文化的内容分类及开发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的途径,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民俗文化 语文教材 开发利用
民俗文化源于人民大众的生活之中,经过不断积淀、传承和创造,形成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孕育了中华各民族各地区的独特魅力。语文教材蕴藏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对语文教学具有不可估量的教学价值。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承担着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通过分析民俗文化的教学现状、教材中民俗文化的内容分类和校园民俗文化建设途径,能有效的将语文教学与民俗文化弘扬相结合,积极开发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资源,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教学现状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和外来文化的融入中,许多传统的民风习俗慢慢被冲淡,因此,重新分析民俗文化的教学现状,探究存在问题,进一步加强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教学,开发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刻不容缓。
1.民俗教育理念缺失
大多数老师也许都认真研读过新课标,在一定程度上都接受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使用培训,但对传统文化的教学要求理解不多。即便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很重要,也只是关注汉语言文字文化,以诗词歌赋为主的传统文学文化,以国画、书法为主的传统艺术文化等精英文化,而对富有生活气息的下层民间民俗文化,却往往视而不见。教师对民俗文化知识缺乏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加上民俗文化在教学中既不是重点,也不是考点,因此主观上认为没有教学的必要,导致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被師生冷落,在语文教学中“无枝可栖”。
2.民俗文化元素在教学中被忽略
民俗文化元素包含民俗的文化意象,凝聚着各民族的不同文化心理,具有独特的内涵,在文章中常蕴含着作者的情思,具有丰富文本思想内涵的作用。如《敬业与乐业》中的“黄包车”,《社戏》中的“看社戏和省亲”,《阿长与<山海经>》中的大年初一早上吃橘子的习俗等等,[1]是很好的民俗文化资源,展现了各民族各地域的民间风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情感和文本内涵。但是教师在解读文章时,却往往忽略了这些民俗元素,或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长期以往,将会导致学生对民俗文化不感兴趣,民俗文化知识匮乏,对传统文化理解与传承不利。
3.缺乏有效的民俗文化教学策略
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资源纷繁复杂,涉及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目前对民俗文化的教学大多仅停留在课堂上的简单讲授,简单的言语描述或图片呈现,教学手段单一。部分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不高,民俗文化知识薄弱,对民俗文化元素的内涵缺乏溯源式的探究。如对《故乡》中“香炉”、“烛台”的解释,可能只停留在是一种什么物品,什么时候用的解释,而没有从深层意蕴探究这些物象背后的民族文化心理。在教学中如何挖掘民俗资源,有效地把民俗文化渗透于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有关民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何课内外衔接开发校本资源,促进校园民俗文化建设,许多学校和老师还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
二.民俗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的选编分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选文上最大的特色就是文质兼美,重视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教材中许多课文的篇目内容都涉及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凸显立德树人的导向。民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此,分析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资源的分布和内容分类,对我们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把民俗文化有效渗透于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1.民俗文化在语文教材中的分布
部编版语文教材全套共6册,每册6单元,主要由阅读、写作两大板块构成,中间穿插安排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名著导读、古诗词诵读等内容。民俗文化主要分布在阅读和古诗词诵读的篇目中,其他零散分布在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板块。为了能直观展现民俗文化在教材中的选编情况,本文主要对阅读和古诗词诵读中涉及民俗文化的篇目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情况统计如表:
从上面的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选编民俗文化的篇目共102篇,占总篇目(234)的43.6%,宏观呈现出教材对传统文化的重视。6册教材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九年级上册,达到50%,最低是九年级下册39.5%。总体而言,民俗文化在各册中的比例相对较为均匀,总体趋势平稳,数据相差不是很大。
2.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的分类
语文教材蕴含丰富的民俗资源,有的是显性的存在于文本,呈现体裁以散文、小说和诗歌为主,如《安塞腰鼓》、《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和《社戏》等课文,以很大的篇幅描绘了不同地区的社会生活情态,富有浓厚的民俗风情。有的是隐性的存在于某些细节描写的语句中或注释里,需要深入探究。为了能更好地分析梳理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内容,更好地挖掘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资源,本文采用钟敬文先生的《民俗学概论》对民俗文化的分类法,将教材中民俗文化分为四类: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2]梳理如下图:
A.物质民俗
物质民俗是指人们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具体可感知的、现实存在的活动或产品形式,主要包括有交通、服饰、居住、饮食、建筑、商贸、工匠、生产等习俗。教材中涉及物质民俗的篇目有42篇,如《溜索》展现了过去怒江峡谷中的渡江交通习俗;《《云南歌会》的“绣花围裙”和《回延安》的“白羊肚手巾”展示了云南和陕北民族的服饰民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荆川纸”工艺民俗。《苏州园林》中的“我国的建筑,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建筑民俗;《端午的鸭蛋》中的“端午节要吃‘十二红”、《回忆鲁迅先生》中的“荷叶饼、韭菜盒子”等饮食习俗。《梦回繁华》描绘了宋代汴京繁华的街道商铺、城楼建筑、大小船只、集市交易等,包含了交通、建筑、商贸等民俗。[3]
B.社会民俗
社会民俗文化是指人们在生活、交往过程中的习俗惯制,它包含个人与家庭、本国与他国、各民族、各区域、各村落之间的相互组成的关系,例如在一些家族宗法制度、社会规章制度、生活礼仪、节日庆典、民间给类娱乐活动等方方面面。教材中涉及社会民俗的篇目有17篇,主要形式有娱乐、节日、嫁娶、丧葬、仪礼、节气、岁时等民俗。如《社戏》中“消夏”习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拍雪人、塑雪罗汉和捕鸟”的娱乐习俗;《老王》中回族的丧葬礼节民俗;《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加冠”成人仪礼;《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涉及到重阳节登高、赏菊、饮酒习俗,还有《游山西村》中的“社日迎神赛会”,这些是岁时节日民俗。《灯笼》中的除夕放鞭炮、元宵猜灯谜、过年贴对联等节日民俗。《月夜忆舍弟》中的“路从今夜白”的“白露”和《大自然的语言》中的“立春”属于节气民俗。
C.精神民俗
精神民俗是指人们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文化,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精神的现象。主要包括有民间宗教、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占卜、民间伦理、民间戏曲等等心理意识形态的精神民俗。教材中涉及的精神民俗篇目有28篇,如《昆明的雨》中的“辟邪”巫术;《故乡》中的“香炉”“神台”所代表的鬼神信仰。《背影》中的买橘和阿长与<山海经>》中的吃福橘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的精神民俗。《关雎》、《蒹葭》《式微》分别选自《诗经》中“秦风、国风和邶风”,属于民间歌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胡琴琵琶与羌笛”是民间器乐艺术。《回延安》的“信天游”书写形式是陕北民歌等,这些都是精神民俗。
D.语言民俗
语言民俗文化是指人们在生活中口语相传或约定俗成的民间俗语、歇后语、迷语、民间神话传说、民间歌谣、民间故事等等。教材中涉及的语言民俗篇目有33篇,包括称谓、忌讳、方言、民谚、传说等。如《社戏》中绍兴一带娘家人称出嫁姑娘为“姑奶奶”,游泳称“凫水”;《蒲柳人家》中何满子的爷爷称为“何大学问”,奶奶称“一丈青大娘”,这些都是关于称谓、诨号的语言民俗。《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人死了不能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的忌讳语,“正月初一清晨一睁眼就说‘恭喜恭喜”的吉祥语。还有各地的方言,如《安塞腰鼓》中的陕北方言“茂腾腾”(有活力的样子),《台阶》中的“磨刀”(过烟瘾)、“小凹凼”(坑,低陷的地方)、“晌午饭”(中午饭)等。《一颗小桃树》中的“春雨贵如油”的民谚。还有涉及到民间歌谣、神话传说的篇目,如《枣儿》中的“打枣儿”民间歌谣,《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烂柯人”、《屈原》中的“湘妃竹”、《渔家傲》中的三山神话传说等,都属于语言民俗。
从以上分析梳理可以看出,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呈现了各地区各民族人们的社会生活事象,使文本内容更贴近生活气息。有些课文包含有多种民俗,有些课文的民俗既有精华也有迷信的糟粕,教师应该有民俗文化的审美眼光,善于发现民俗的精华与内涵,摒除民俗中的落后因素,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二.教材中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
民俗文化是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根据目前民俗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开发利用的途径主要集中在教师意识、课堂教学和校园民俗文化建设三个方面。
1.加强民俗文化的教学意识
语文老师要充分认识民俗文化在传承文化传统,塑造民族精神,增强各族人民社会凝聚力的重要作用,要转变观念,改变歧视民俗文化的看法,重视民俗文化的教学价值。在教学中有效的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如教材中的民俗故事、民俗歌谣、民俗行为、民俗服饰,民俗口语等,在结合文本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为学生提供作文素材积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啟发学生学习民俗中正义的精神,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语文老师要通过自我学习或参加教育培训的渠道,丰富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认识各民族的文化形态,具备甄别和审美的能力,才能在课堂上以深厚的文化积淀引领学生,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视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2.立足文本开发教材中的民俗资源
A.借助民俗元素解读文本
对民俗文化比较显性的文本,要关注民俗对语言特色的彰显作用[4],以民俗元素为线索,挖掘民俗文化资源,深化文本内涵的理解。如《安塞腰鼓》通过描写陕北独特的民俗舞蹈安塞腰鼓的的特点,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放、乐观开朗的性格。教学中应通过朗读感悟,对关键词句“好一个安塞腰鼓”的品味,对语言表达形式的体会,把民俗文化的内容渗透于文本解读中,才能的让学生深切感受体现陕北民魂的安塞腰鼓的魅力。
B.围绕主题挖掘文本中的民俗文化内容
每篇文章都会留下时代的背景,社会的风貌,作者的情感,挖掘文本中渗透的民俗文化的内容,会更深刻理解文本主题。如《昆明的雨》表达作者对昆明的喜爱和想念,那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呢?可以通过两个核心问题渗透民俗内容的讲解:题为“昆明的雨”,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除了描写昆明的雨,还描写哪些人、事、物?让学生找出描写仙人掌、各种菌、杨梅、缅桂花、苗族女孩等相关语句,渗透讲解其中的辟邪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等内容,理解作者通过展现云南的风土人情来表达自己对昆明的喜爱和想念。
C.以民俗文化为点缀激发学习兴趣
对课文隐性存在的民俗文化,简略介绍点缀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诗歌、散文和小说中涉及的民间传说、娱乐、饮食、节气、戏曲等民俗,根据文本内容适时点拨,不用过度讲解。同时,还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来进行民俗文化教育。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教学,把需要点拨的民俗内容,在课件中展示图声并茂的资料,通过图片和微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民俗文化,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民俗文化。
3.课内外衔接开发民俗文化校本资源
A.开展民俗专题的综合性学习
单篇课文学习由点到线讲解民俗文化知识之后,结合综合性学习单元,走出课外,与乡土资源相衔接,开展有关民俗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5]如在节庆来临之际,借助传统节日活动开设关于民俗节日文化的专题教学。例如我国的六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可以采取以服饰礼仪、道德风尚、节日习俗、庆典方式为主题,讲述古今变化,感受地区民族的独特魅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帮助学生在了解中华之礼仪之上,意识自我并达到规范自我言行的目的。
B.开设民俗文化特色选修课
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可开设专门的民俗校本课程、选修课程等等。目的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认识为主线,期间可穿插一系列语文教学、历史教学、地理教学等等,加深学生对民俗知识的内涵理解的同时还可以扩宽学生的视野。例如可开设:民间文学选修课、古代民俗选修课、地方民俗风情选修课、民间方言服饰选修课、传统习俗节庆研究选修课等等。
C.定期举办民俗角校园活动
将语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可以开展定期的民俗文化角,促进校园民俗文化活动建设。可以设置一些关于民俗文化知识题库来竞答、猜谜底或者对对联等多种方式来进行竞赛,还可以进行民俗文化展览。让学生学生成为既是举办者也是观赏者和评论者,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民俗文化的知识,在竞赛、鉴赏、学习中了解民俗文化,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体验乐趣性的同时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总之,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改变传统观念,立足于语文課堂,充分挖掘民俗文化的教育意义,以一分为二、分清主次的原则,开发和利用好民俗文化资源,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对理解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田聪聪.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民俗文化及教学策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07.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05.
[3][4]杨代清.民俗文化解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部编版教材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9.06
[5]高文艳,张璇.试论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1-113.
(作者介绍:黄福艳,北部湾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