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罪与罚》中“超人”理论的体现与作用

2020-09-26 11:36孟雯文
文学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罪与罚

内容摘要:《罪与罚》作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故事围绕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为生计所迫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并意外杀死了阿廖娜的妹妹莉扎韦塔展开。着重刻画出拉斯科尔尼科夫在杀人前后一系列复杂痛苦的内心活动。而小说中出现的类似于“超人”哲学的理论在整部作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主人公对这一理论态度的不断改变,故事中的“罪与罚”更立体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与罚 拉斯科尔尼科夫 超人理论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伟大的俄国作家,著有《罪与罚》、《赌徒》、《卡拉马佐夫兄弟》等。其小说创作主题大致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描写被欺凌与被侮辱者,竭力展示隐藏在贫民窟阴暗角落里“小人物”的不幸与悲苦;二是描写自我分裂的人,揭示多重人格;三是表现人性的复归。[1]陀思妥耶夫斯基身处19世纪封建落后的俄国。19世纪初,俄国还在实行落后的农奴制度。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改革促进了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但由于改革的不彻底性,俄国还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民的生活依然艱难。出于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和自身丰富曲折的经历,陀思妥耶夫斯基结合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思写下了这部长篇小说《罪与罚》。

《罪与罚》作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故事围绕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为生计所迫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并意外杀死了阿廖娜的妹妹莉扎韦塔展开。着重刻画描写拉斯科尔尼科夫在杀人前后一系列复杂痛苦的内心活动。最终,在虔诚的基督徒索尼娅的帮助下,拉斯科尔尼科夫敞开自己灰暗痛苦的内心世界,通过向警方投案自首重新获得生命的光明和精神的重生。

二.“超人”理论在《罪与罚》中的体现

1.“超人”理论与主人公的契合——初现

小说中,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有一种类似于“超人”哲学的理论。他认为: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为所欲为的强者,另一类则是充当强者手中工具的凡人。[2](p57)在他遇到小公务员马尔梅拉多夫因失业而陷入困境,善良的索尼娅被迫当了妓女,律师卢仁企图通过欺骗的手段娶杜尼娅为妻……鉴于种种的不公,拉斯科尔尼科夫渐渐明确了自己的方向:要做一个不平凡的人。

在事发后一次多人谈论关于拉斯科尔尼科夫发表在《评论月刊》上的文章时,作者从波尔菲里、拉斯科尔尼科夫、扎梅托夫等人的角度向读者传达出所谓“超人”理论对于当时一部分俄罗斯人的影响。(在此仅摘录部分选段)

(波尔菲里):“既然这样,先生,难道您就不会下决心——这么说吧,因为生活上的什么挫折和困难,或者为了促使人类进步——跨越障碍?……譬如说,杀人抢劫?……”

(拉斯科尔尼科夫):“请允许我告诉您,”他干巴巴地说, “我不认为自己是穆罕默德或者拿破仑……或者跟他们差不多的什么人。既然不是,我就不能给您满意的解答,我会怎么做。”

“得了吧,在我们俄罗斯,现在谁不认为自己是拿破仑?”波尔菲里突然说,带着可怕的亲昵劲儿。甚至在他口气里,这次也有某种非常明显的意思。

“会不会是哪个未来的拿破仑,上星期用斧子劈死了我们的阿廖娜·伊凡诺夫娜?”扎梅托夫突然从角落里甩出句话来。[2](p79-80)

通过拉斯科尔尼科夫等人之间的对话,我们看到了曾经威武辉煌,手上不乏沾满鲜血的拿破仑在当时的一部分俄罗斯人看来是汇聚力量、果敢、能够在自我和现实环境中不断寻求突破的勇士。他们对拿破仑有着可望而不可即的期待,却又囿于现状,丝毫无法动弹反抗。但是,位于其中的拉斯科尔尼科夫,在几经现实的残酷逼迫和打击后,在努力“自救”的目标下,一步步规划着如何使自己成为像“拿破仑”那样的人物。而关于拿破仑的幻想无非就是实行自己这“超人”理论的一个缩影。他的尝试缘于现实,现实境遇愈发困难,他的“超人”理论之路就会走得愈发坚定。因为他坚信,唯有通过这条路,他才能改变现状,迎来美好的世界。

通过“超人”理论与主人公思想的完美的契合,拉斯科尔尼科夫“如愿”用斧子杀死了高利贷债主阿廖娜。完成了这看似“辉煌征程”的第一步。

2.“超人”理论与故事情节的契合——实践、怀疑、破灭

然而,杀死了阿廖娜后,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生活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那样逐渐好起来。相反,出于对行凶后的恐惧和厌恶,他的思想和内心都被附上一道道沉重的枷锁。他内心不安,神经紧绷,不断地陷入自我怀疑的漩涡中。在内心的纠结和痛苦中,拉斯科尔尼科夫不断试图寻找能够让自己对阿廖娜的死释怀的借口,而这时,自己那“超人”理论无疑再一次出现在脑海中。在向索尼娅坦白自己是杀死阿廖娜的凶手时,拉斯科尔尼科夫说到:

“事情本来就是这样!告诉你吧:我想做拿破仑,所以杀人……

是这么回事:有一次我给自己提了这么个问题:要是,譬如处在我这位子上的是拿破仑,他想做一番事业,但他没有土伦,没有埃及,没有可以穿越的勃朗峰,代替这些赫赫战绩的,只有一个可笑的老太婆,十四等文官太太,还得把她杀了,好把她箱子里的钱偷走(为了事业,懂吗?),那他会不会下决心这样干,要是没有别的出路?会不会感到厌恶,因为这太不显赫,而且……而且是犯罪……”[2](p90)

按照拉斯科尔尼科夫最终的想法,他不仅不会感到罪恶,甚至不会想到,这太不显赫。而自己正是依照权威的榜样杀死了阿廖娜。但杀人后的结果和内心的感受却是拉斯科尔尼科夫万万没有想到的。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善良虽然被短暂的蒙蔽,但却始终还在。只是这个时候的拉斯科尔尼科夫还没有意识到,能帮助他走出当下痛苦的,并不是自己那“超人”理论。

对黑暗现实的失望与对美好想象的坚持让他无论是对“超人”理论还是既成的犯罪事实都不愿低头。他将与黑暗社会种种不公的博弈看作是自己重生的希望。他将对黑暗势力的满满斗志转换成自己摆脱现实恶行的一场较量。在这场较量中,索尼娅的的感召和规劝又让拉斯科尔尼科夫深深陷入痛苦和纠结中。经过漫长的思想斗争,拉斯科尔尼科夫最终归从了自己内心潜在的善意。在索尼娅的鼓励下,他来到广场中央,跪在地上向世人请罪并吻了吻大地。此时的他感到喜悦和幸福,内心的释然让他实现了在自我的批判中解脱。

3.“超人”理论与时代背景的契合——为时代所反映

在病态的社會中,一些人心态的扭曲也成为这个社会的常态。他们以利为益,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对底层人民进行算计、压榨,无情地践踏他们的尊严……在与人交往中,无不显示出人性的丑恶。阿廖娜作为故事中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在进行物品抵押时的肆意克扣;作为律师的卢仁企图诬陷索尼娅以实行对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报复;身为九等文官的马尔梅拉多夫在落寞之际成为人们的笑柄,尽遭挖苦和嘲讽……这一切都无疑都使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本就艰难的生活再一次雪上加霜。在这个大背景下,许多人有着试图反抗的美好幻想。而故事中真正为此做出回应的正是拉斯科尔尼科夫。他杀死老太婆阿廖娜即实践了自己的理论,成为“非凡的人”。

三.结语

俄罗斯文学有一个优良的传统,那就是关注当前社会现实问题,并且往往通过人物心理奥秘的揭示来反映并思考这一问题,同时又与道德尤其是宗教的内容、与对人性的探索结合起来,因而又具有了超越性——由当前的现实功利性上升为普遍性、永恒性。[3]正是迫于现实的压力与种种不公,加之受西方思潮及拿破仑等的影响,拉斯科尔尼科夫形成了自己那“超人”的理论,并将这一理论作为摆脱不公,拯救自己和周围一切被压迫人们的不二法门。在一次次的无奈和绝望中,拉斯科尔尼科夫积压在内心的反抗精神终于再也抑制不住,他把这一理论作为内心的潜在支持,将理论附着于理智之上,狭隘地将理论的实行看作拯救被压迫者,改变现有窘境的唯一方式。正像拉斯科尔尼科夫所说的那样,低矮的天花板,窄小的房间,会压迫灵魂和头脑!社会的黑暗是导致拉斯科尔尼科夫病态模样的最终根源。将该理论视为摆脱黑暗社会的一线生机,但现实的残酷最终让拉斯科尔尼科夫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徒然,现实仍旧还是现实。以成为“非凡的人”为借口,杀死阿廖娜后的他背负着良心的谴责。为了使自己继续和社会的不公与黑暗抗衡,他一次又一次试图用自己那“超人”理论进行自我麻痹。在长期的煎熬与痛苦中,索尼娅的出现无疑给绝境中的拉斯科尔尼科夫带来一份希望。在索尼娅的帮助下,拉斯科尔尼科夫通过自首结束了漫长的良心上的惩罚,获得内心的释然。而“超人”理论于此便不复存在。

故事最后,在西伯利亚进行的八年苦役中,索尼娅陪伴着拉斯科尔尼科夫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为身在囹圄的拉斯科尔尼科夫送去温暖与关爱。在一次清晨河边的相遇后,拉斯科尔尼科夫决心虔信上帝,将索尼娅一直以来的信仰也作为了自己的信仰。由此,拉斯科尔尼科夫终于找到了人生困局中的出口,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精神重生。在这种重生之下,过去的一切事情,一切的苦难都可以置身事外。他再一次重新认识了自己,也开始体验真正的生活。

笔者认为,故事的发展紧紧依托于当时俄国社会现状。通过因生活拮据而被迫辍学的拉斯科尔尼科夫这一人物形象,我们看到了“超人”理论一直是作为追求美好和希望的途径而出现。从“超人”理论的初现、实践再到最终破灭的过程始终是驱动主人公认识自我、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内在关键。在拉斯科尔尼科夫身上,我们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下寄予在“超人”理论之上人性的荒唐和走投无路之际的无奈。

参考文献

[1]石增红,赵良英.试析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的主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徐振亚.陀思妥耶夫斯基集(上)[M]. 花城出版社,2008.

[3][俄]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M],曾思艺译,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介绍:孟雯文,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本科生)

猜你喜欢
罪与罚
存在主义美学视野中的《罪与罚》
明星逃税罪与罚
解脱与救赎
从《罪与罚》中的女性形象看作家的女性观和宗教观
房地产的“罪与罚”
违反校规的“罪与罚”
浅析《罪与罚》中的犯罪、惩罚与救赎
拉斯科尔尼科夫形象分析
浅谈“中介新娘”的堕落与救赎
10年“罪与罚”,宽恕那个偷走女儿的情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