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彩侠
内容摘要:本文以现代稿酬制度为着眼点,从四个方面对鲁迅与沈从文创作进行比较研究,侧重研究稿酬制度对二人在创作立场、创作视角、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影响有何差异。
关键词:现代稿酬制度 鲁迅 沈从文 比较研究
经济生活与精神文化一向是息息相关的,古代文人大多出身不凡,或以自己的才华谋到一官半职,他们的生活通常是无忧的,而我们现代文人的处境则大相径庭,他们中多数出身贫困,写作并不仅是才华的施展,也是作为一份职业赚取一定的生活费养活自己和家人。
稿酬制度建立前期,很多作家便已将稿酬视为赖以生存的物质保障。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解决了温饱生存问题之后,人们才能够安心做学问,这也正如鲁迅所言:“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鲁迅先生曾经换过40多个笔名在不同的期刊报纸上发表文章,也是为了赚取更多的稿费。1982年5月27日,沈从文在吉首大学的讲话提到,他算是第一个职业作家,最先的职业作家。这也恰好解释了经济与作家作品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一.现代稿酬制度下鲁迅与沈从文创作立场的不同
1.稿酬提供了经济基础——批判立场。鲁迅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伟大作家和普通人相同的就是离不开经济生活,鲁迅先生曾直言创作与金钱的联系:“有人说,文学是穷苦的时候做的。其实未必,穷苦的时候必定没有文学作品的,我在北京时,一穷,就到处借钱,不写一个字,到薪俸发放时,才坐下来做文章。”这说明鲁迅先生稳定独立的创作环境离不开金钱支撑。虽说鲁迅和沈从文都写过乡土作品,但其风格是大不相同的,鲁迅在作品中对故乡人物的塑造除了寄托着浓浓思恋之情,更多地暗含了对人性弊病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批判。鲁迅在《二心集·序言一》里说道:“就是这种一不附于官,二不依附于商的经济自由状况,成为他们一言论自由的后盾,自己己有足够的薪水钱,才能摆脱财神的束缚;自己有了足够的发表权,才能超越权势的羁绊。”1906年的一次医学课堂上的“幻灯片事件”,使鲁迅在侮辱中醒悟,此后他毅然选择“弃医从文”,从此踏上了文学之路,试借助手中之笔敲醒“大国梦”中的同胞,从而唤醒他们的自救意识。踏上文学道路的鲁迅,稿费在当时来说是不低的,相对扎实的经济基础让鲁迅有了独立的精神和不事权贵的傲骨。
2.为赚取稿酬进行创作——倾诉立场。与鲁迅相比,沈从文在创作初遇到的困难要更多。1923年夏初入北京时,一心想来京城读书,甚至是抱着半工半读的心态来的。报名参考了几所名校,皆没有顺意。在北京的艰难生存,让沈从文的早期创作之路更添辛楚。起初是靠朋友接济,后来实在走投无路只好求助于郁达夫。郁达夫发表《给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一文后不久,沈从文的第一篇文章在《晨报副刊》得以发表,这对于当时处境艰难的沈从文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精神鼓舞。尽管如此,沈从文当时能够拿到的稿费是少之又少的,还有的是一些图书代价券。此时沈从文还不是作家,没什么名气,投稿也比较困难。也正如他在《答唯刚先生》中谈到:“想从最低的行市(文章有市价,先生大概是知道)换两端饭吃,萎萎羹羹活下去再看。”这不仅是沈从文当时处境之艰的真情流露,也说明了稿费沈从文写作的动力所在。沈从文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生存,或许也可以说解决温饱。这一时期沈从文作品的素材大多是他早年间在湘西的生活经历、民谣、方言、神话与民俗等等,特别是大量使用湘西方言写成的作品如《九妹与玫瑰》、《夜渔》、《腊八粥》等。这个乡下青年将在北京的生存之艰转化为对家乡的思念之切,大多数的作品都是将着眼点放在家乡淳朴的民风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真诚善良的湘西人物形象,借湘西的美好慰藉异乡所遇之苦。
二.现代稿酬制度下鲁迅与沈从文创作视角的不同
1.稿酬丰厚——启蒙者的姿态。稿费不仅让鲁迅拥有独立自由的创作精神,对于形成他独特启蒙者的创作视角也是有一定影响的。鲁迅在《伤逝》中塑造了两位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主人公涓生和子君。那是在中国社会的一个历史转折时期,他们之间的自由爱情代表着一种新思想和新潮流的涌入。子君同《娜拉走后怎样》中的娜拉有着相似的地方,她们都是鲁迅塑造出来的独立女性形象,敢于追求自己渴望的幸福,敢于正视自己对于爱情的需要。这样的她们不仅是代表着自己在争取幸福,更多是代表新生的自由力量在呐喊。而这一切离不开丰厚的稿酬的支持,据资料显示鲁迅先生曾经获得千字的稿酬,这样的等级在当时的消费水平来看,是不低的。因此鲁迅先生的不必为了写作而写作,而是可以拥有更多的自由,更好的去聆听内心的声音和时代的召唤,从而塑造出更符合时代形象也更自由独立的女性。
2.稿酬微薄——“自卑者”的追思。诺大的北京城,沈从文作为一个初来乍到乡下青年,除了陌生感还有自卑感,这一时期沈从文的作品在塑造湘西世界时,视角是美的,作品中的人物也是美的,这座边远小城的一切都是充满着美与善的。而同一时期的都市作品,却极力在描绘一幅冷酷,无情,满目凄凉的京城画面,观察世界的视角是以自身处境为原型的,贫困、无助,充满了忧伤与悲凉。同时,沈从文对于在北京求生之路上体会到的心酸,直接通过作品表露出来对于社会不公和制度不合理的不满,在《一个天才的通信》中,一个穷困的作家虽勤奋写作,依然不能养家糊口的现实,也是沈从文借由作品人物之口提出自己对不合理的出版制度和稿酬制度的不满。
沈从文曾经获得过“高产作家”的称号,这不仅是对沈从文作品产出较多的一种褒奖,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沈从文急需用钱,笔耕不缀离不开经济压力的催促。即便是取得了作家身份,沈从文的经济状况也并未有太大的改变,在写《石子船》后记那天因为没有伙食,沈从文全家人连同久病在床的老母也饿了一顿,虽然他那天得到了福建书店来的快件,很客气地称他为天才作家,要帮忙,但钱呢,说是好办,慢慢等吧。生活上的愈发拮据,使得沈从文愈是念及故乡的好,他塑造了一个尽是自然美的湘西世界。在这个充满自然美的世界里,人性是美的,是淳朴,是单一的。翻开沈从文作品一一品读,无论是《萧萧》中被困在封建婚姻制度牢笼下的童养媳——萧萧,还是出卖身体谋生的《丈夫》中的船妓——老七,尽管她们深受命运的不公,但她们却没有反抗,或许是从心底接受了这样的安排。萧萧是童养媳,直到儿子出生,她为儿子张罗婚事,找的儿媳又是童养媳,她在思想上并没有觉悟,也没启蒙意识,周而复始的生活让她习惯了这一切。老七不认为出卖身体是对女性的一种贬低和轻视,而是乡间沒什么活可做,总要为这个家出一份力,她把船妓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这样淳朴且无知的女性和鲁迅笔下具有觉醒意识的子君和娜拉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现代稿酬制度下鲁迅与沈从文创作风格的不同
1.稿酬稳定——语言风格始终犀利精悍。据《鲁迅日记》统计,他在《自由谈》上发表文章的稿费大多是每千字十元,不足一千字的也都按千字计算。《自由谈》给鲁迅千字10元的稿费,不足千字的也以千字计算。在当时这算是比较可观的稿费收入了,鲁迅在进行创作时在经济上是没有太多顾虑的,所以他的语言风格较为自由独立和精悍。翻开鲁迅的作品,迎面扑来的大多是一种冷气,残忍的杀戮,黑暗的社会,鲁迅擅长用犀利讽刺的语言警醒世人,揭示世态炎凉的社会。《阿Q正传》中,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阿Q没有读过书,却满脑子“样样合于圣经贤传”,借以讽刺传统文化思想对人的毒害之深。由《狂人日记》中狂人之口来控诉这个“可怕”的家族制度与礼教规范对人性的扭曲,表面上讲究的是“仁义、道德、孝廉”,而实际上是“压迫与被迫的关系”。也正是以稳定的稿酬给予了鲁迅信念的支撑,他不必过于迎合读者的阅读喜好,而是坚持探索新的写作形式。鲁迅将所见所感对社会的不满都化作犀利的语言,汇集成一部部现实主义作品。
2.稿酬波动较大——语言风格多變。沈从文早期的作品和后期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明显不太相同,前期的作品无论是在用词上还是人物塑造方面都略显粗糙。据沈从文晚年回忆,“《晨报》上小副刊文章,一篇还不到一块钱稿费。”《晨报副刊》每月稿酬“至多每月稿费也不会超过十来元。”“我最先写的习作,似在《晨报副刊》发表。约一九二四年,己记不得内容。只依稀记得一元七角稿酬,照当时报酬习惯,大致是二千多字。约七毛钱一千字。较后在《语丝》上发表一篇叫《福生》,无报酬。(七)后来在《现代评论》发表作品,可能到三元千字报酬。”早期微薄的稿酬收入让沈从文在自己的作品中流露出的总是无尽怀念之情,尽情的去诉说家乡的美好,则显得孤身一人在北京的自己显得格外心酸。在作品常常流露出愤怒、感伤、失望、内心苦闷等心绪,尤其表现在他早期的都市作品中。后来随着沈从文作家地位的确立,名声也越来大,稿酬也相应变得多起来了,这一时期的沈从文不必再急于产出大量的作品来赚取稿费,这一时期作品的语言显得更为雅致、清丽,无论是被后人誉为佳作的《边城》还是沅水之行留下的《湘行散记》,不仅语言精雕细琢,如和煦春风,缓缓吹来,甚是赏心悦目,作品中也更增添了对于生命的哲理性思考。康定斯基曾说道:任何真正的艺术形式都来自于创作主体“表达他的内在冲突和体验”的“内在需要。”稿酬相对稳定的时期,沈从文能够更好的思考人生的意义并将内心的思考化成文字。如《七色魇》、《烛虚》等作品恰好是这一时期沈从文风格转变的产物。
沈从文与鲁迅受到稿酬制度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创作也是有差异的,鲁迅是以知识分子的立场写作试图启蒙无知的同胞,他的傲骨和稳定的经济形成了犀利精悍的文风;而沈从文受到稿酬多少的影响,语言风格前后波动较大,他的作品常常抒发对于故土的依恋之情,以求找寻情感寄托。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金介甫,符家钦.沈从文传[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
[3]沈从文.沈从文文集[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本文系吉首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现代稿酬制度下鲁迅与沈从文创作比较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