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分析

2020-09-26 04:12李凡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7期
关键词:接触网部件技术人员

李凡

(天津市河北区福音劳务服务中心,天津 300000)

0 前言

城市轨道交通需求的增加,扩大了牵引供电系统的应用范围,使牵引供电系统相关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增多。在新时期背景下,牵引供电系统表现出智能化发展趋势,为实现智慧型牵引供电系统建设目标,应在智能化发展基础上,引进多元先进技术,推动系统集成化、综合性发展,满足城市轨道交通需求。

1 系统分类与组成

1.1 牵引供电系统的分类

传统牵引供电系统包括直流制与交流制两种,目前牵引供电系统已对两种制式进行整合,发挥二者协同优势,为城市轨道交通提供稳定、可靠电力供应。

直流制牵引供电系统是指直流电供电模式,通常在变电站、接触网及牵引网处配置1500V 的直流电。因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以双轨为主,其用电量较大,可利用直流制牵引供电系统在轨道交通两端供电,在一侧牵引供电系统出现故障后,可用另一侧牵引供电系统保障稳定供电,使轨道交通正常运行。

在直流制牵引供电系统中,具备杂散电流保护功能,有时还采用预埋铅块和单向导通接地的方式,保证产生杂散电流10km内轨道极化电位不大于0.5V,电流密度不大于0.6mA/dm2。

但要永久性消除杂散电流的方法目前只有两种:①负极回路必须与地面绝对绝缘,宁波地铁正在使用这种技术;②采用三相交流供电系统,不仅能够消除杂散电流,而且工程造价比直流供电系统低,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交流制牵引供电系统是指交流电供电模式,通过单向链接方式运行,需在变电站内配置两台变压器,支持双绕组单相变压,确保交流制牵引供电系统可形成开口三角形,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交流制牵引供电系统将电网接入端作为高压侧,可保障轨道交通用电操作的稳定性,并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运行工况,进行各个区间的优化配置,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及规范性[1]。

1.2 牵引供电系统的组成

在牵引供电系统组成中,接触网为核心结构。应结合轨道交通用电需求,合理选择接触网,优化配置牵引供电系统结构,在此之上,应合理选择供电方式,保障牵引供电系统功能发挥。

在接触网选择中,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可用的接触网包括柔性与刚性两类。柔性接触网具备导向运行作用,可有效控制支撑点负荷,适用于轻轨或无轨电车等;刚性接触网基于力学结构作用,将传统软质导线用硬质金属条替代,以刚性悬挂方式建设接触网,有助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效率的提高[2]。

在供电方式选择中,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可用的供电方式有双边供电、集中供电、直接供电、带回流线直接供电等。通常来说,地铁的牵引供电系统以双边供电为主;长线路城市轨道交通以集中供电为主;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以直接供电及带回流线直接供电为主,实现供电方式特征与城市轨道交通用电需求的有效对接,保障安全可靠稳定供电,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效率与可靠性[3]。

2 智能化系统的关键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牵引通电系统的发展,对供电量、供电可靠性与供电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为满足城市轨道交通需求,专家学者引进多元先进技术,建设智能化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其关键技术如下。

2.1 智能寿命预测技术

智能寿命预测技术可有效评估牵引供电系统各个部件的使用寿命,为运维人员更换部件提供参考,保障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供电。就技术角度而言,智能寿命预测技术将IGBT 功率模块为基础,收集变流器运行参数,按照一定算法计算IGBT 模块的功率损耗,预测部件的使用寿命。细化来说,智能寿命预测技术是通过数据建模计算功率损耗,获取功率损耗与时间变化间的关系曲线,就此分析预测部件使用寿命,为牵引供电系统智能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表1 牵引供电系统指标对比

2.2 分布式协同控制技术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来说,分布式协同控制技术以“变压回馈”为核心。在城市轨道列车进站制动过程中,制动功率呈上升趋势,为保障城市轨道列车运行安全,牵引供电系统应将直流电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其超过某个阈值。就此,在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中,可利用分布式协同控制技术,配置多个能馈装置,用于吸收制动过程中出现的峰值功率,控制直流电压,使其处于阈值范围内,保障列车运行安全。

2.3 分布式载波移向技术

分布式载波移向技术以高精度的过零点捕获技术为核心,技术人员可通过载波频率的适当调整,确保过零点相位差保持不变,实现牵引供电系统中部分控制的自同步,有助于牵引供电系统中部分谐波的对消,保障牵引供电系统高质量供电。与传统硬线同步相比,分布式载波移向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

3 智能化系统的发展方向

基于上述先进技术,智能化牵引供电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有取得良好应用效果,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在牵引供电系统的未来发展中,技术人员应将目前的智能化系统为基础,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特征要求及技术要求,明确智能化系统的发展方向,加强理论与技术研发,推动牵引供电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3.1 智能化系统的特征要求

在新一代智能化牵引供电系统研发中,技术人员可从牵引供电系统的发展趋势入手,逐步增加牵引供电系统的功能,提高其性能,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技术保障。细化来说,不同时代的牵引供电系统指标对标如表1 所示。

根据表1 对比可知,在新一代智能化牵引供电系统中,技术人员应将传统双向变流更换为四象限变流器,以此简化牵引供电系统的结构,拓展功能,加强性能,进而降低建设成本与运维成本,提高牵引供电系统智能化水平。

3.2 智能化系统的技术要求

为实现新一代智能化牵引供电系统的功能与性能,技术人员可引进以下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牵引供电系统的关键技术,满足牵引供电系统的发展需求,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

(1)最优容量配置技术。在新一代智能化牵引供电系统建设中,技术人员可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各项数据,进行系统参数的优化配置。细化来说,技术人员可根据列车参数,计算牵引功率、制动功率及电子制动最大电压;根据线路条件,计算线路坡度、站间距及线路阻抗;根据运营组织,计算发车密度、客流状况,综合上述参数,进行牵引供电系统的最优容量配置,减少能耗,增强节能效果,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功率因数补偿技术。在牵引供电系统中,为减少能耗,技术人员可引进先进功率因数补偿技术,基于四象限变流器的高运行性能,可实施分布式无功补偿,由四象限变流器发出牵引供电系统所需的无功功率,进行无功补偿,简化牵引供电系统的结构,降低建设成本与运维成本。

(3)在线智能融冰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中,易受恶劣天气影响,导致接触网结构出现结冰现象。在以往的城市轨道交通运维中,大都由运维人员应用专业设备处理结冰问题,表现出效率低、效果差等问题,不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运行需求。在此基础上,技术人员可引进在线智能融冰技术,利用牵引供电系统控制模式的优化,实现远程在线融冰,确保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在恶劣天气下正常运行,切实发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作用。

(4)智能故障诊断技术。在新一代智能化牵引供电系统设计中,技术人员可利用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大数据技术,全面采集牵引供电系统各个部件的运行参数及特征量数据,利用收集的海量数据形成数据库,深入挖掘牵引供电系统部件的运行数据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累积损伤技术与特征量辨识技术,评估系统部件的健康状况,对故障系统部件进行智能诊断,便于运维人员进行预防性维修,延长部件使用寿命,减少部件的运维成本,保障牵引供电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4 结论

综上所述,牵引供电系统的组成相对复杂,在构建智能化牵引供电系统时,可引进智能寿命预测技术、分布式协同控制技术、分布式载波移向技术,为研发新一代智能化牵引供电系统,技术人员应综合考虑特征要求与技术要求,实现牵引供电系统的转型升级,推动其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接触网部件技术人员
为开通打下基础!这条国际铁路完成接触网平推验收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中老铁路两国同步架设电气化接触网第一线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加工中心若干典型失效部件缺陷的改进
奥迪e-tron纯电动汽车的高电压部件(下)
基于接触网下部材料厂型螺栓的改进研究
基于Siemens NX和Sinumerik的铣头部件再制造
接触网BIM设计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