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在区分小儿感染类型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0-09-26 06:14:56张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7期
关键词: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张露

(山西太原中化二建集团医院 检验科,山西 太原)

0 引言

小儿感染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根据其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可以将其分为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1]。这两种感染类型在临床治疗中的治疗方法和使用药物都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所以如何在检查中快速将其进行区分就显得十分必要[2]。正确的诊断可以为后续的治疗提供良好的参考和指明治疗方向[3]。临床上常见的小儿感染疾病有感染性肺炎、破伤风等[4]。一般在临床上都是使用血常规检查或C-反应蛋白检查,但是单纯的一种检查,在诊断值的正确性上不是很高,所以需要将两种检查指标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本次实验将两种检查方法进行结合检查,选择我院收治的100 例小儿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在对小儿感染类型区分的临床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00 例小儿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的纳入时间为2018 年4 月到2019 年5 月,根据患儿的感染类型将其进行分组,将病毒感染的患儿分为对照组50例,将细菌感染的患儿分为观察组50 例。所有的患儿或其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并愿意参与。其中对照组男性28 例,女性22 例,年 龄3 个 月 至7 岁,平 均(5.4 7±1.1 9)岁;观察组男性2 6 例,女性2 4 例,年龄在3 个月至8 岁,平均(5.5 1±2.3 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儿均是确诊为感染性疾病,并且没有合并患有其他疾病。

纳入标准:(1)所以患者符合《儿科疾病诊疗标准》中对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的标准;(2)患儿家长同意参与本次实验;(3)获得了本院委员会的批准。

排除标准:(1)患儿出现感染的原因是术后感染;(2)不愿意参与本次实验;(3)除了感染性疾病之外还患有其他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4)在检查前,接受了相应的抗病毒或抗菌治疗。

1.2 方法

对所有的患儿进行血常规检查和C- 反应蛋白检验,并对这些患儿的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具体的检查内容如下。

对患儿进行血液采集,采集量为60 μL,采集完成后将40 μL 血液样本置入到抗凝锥形瓶中,作为血常规检查的样本。将剩下20 μL 置入到放有C-反应蛋白(CRP)预稀释液的试管中,作为C-反应蛋白检查的样本。其中血常规检查的内容为白细胞激素(WBC),使用的检查仪器为血球计数仪进行检查,C-反应蛋白的检查是使用免疫比浊法。

1.3 评价指标

检查指标:本次实验的检查指标为白细胞计数和C- 反应蛋白浓度,将患儿进行两种检查的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并对各组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整理和分析。

异常情况:对每名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和C- 反应蛋白浓度检查结果进行判定,查看其是否出现了异常,两个指标的异常判定标准为:白细胞计数异常是WBC>10×109/L;C-反应蛋白浓度异常是CRP>10 mg/L。根据患儿的异常情况对两组的异常率进行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2.0 软件分析,检查指标中的WBC和CRP 都是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两种检查值的异常率为计数资料,用(%)表示,以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浓度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儿的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将其中的检查数据进行对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浓度都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浓度对比(±s)

表1 两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浓度对比(±s)

组别 例数 白细胞计数(×109/L) C-反应蛋白浓度(mg/L)观察组 50 16.47±1.05 38.79±2.84对照组 50 5.54±0.67 4.59±0.86 t 62.050 81.497 P 0.001 0.001

2.2 两组患儿的两种检查指标异常率情况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儿进行异常情况判定,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对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白细胞计数和C- 反应蛋白浓度异常率都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两种检查指标异常率情况对比[n(%)]

3 讨论

小儿由于其身体抵抗能力不足,容易受到外界的细菌或病毒的入侵,引发感染性的疾病[5]。但是很多疾病无法从临床表现来对其感染原的类型进行判断,比如小儿肺炎、病毒和细菌感染都可能导致,并且临床表现上没有明显的区别,但是这两种类型的治疗方法却不相同,所以需要对患者进行感染类型区分,方便以后用药治疗。

白细胞是血液中主要的一种免疫细胞,当患者受到细菌入侵后,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做出反应,使得血液中的白细胞上升,并且变化值较大可以被血常规检查发现[6]。C- 反应蛋白是一种有肝脏生产的一种免疫蛋白,一般是在具体受到感染时就会极速上升,其可以起到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7]。但是由于其半衰期为6 h,所以在检查中可能会出现差错。

有研究显示,当机体受到细菌感染时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都会产生较大的上升[8]。当机体受到病毒感染时这两类的上升情况并不是十分明显,所以这两种检查指标都可以作为感染类型的判断参考。本次研究的结果也表明细菌感染的小儿其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浓度都要显著的高于病毒感染(P<0.05)。病情在检查指标异常率上细菌感染也要明显的高于病毒感染(P<0.05)。所以将这两种检查指标综合起来对小儿感染的类型进行诊断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儿感染患者进行血常规联合C- 反应蛋白检验可以对其感染类型进行区分,细菌感染的患儿其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浓度都会有明显的上升,并且其很可能出现异常,所以当WBC 和CRP 偏高且出现异常时,很可能就是细菌感染,反之为病毒感染。

猜你喜欢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古人计数
白细胞
中国宝玉石(2021年5期)2021-11-18 07:34:50
血常规解读
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08-24 06:22:38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中等数学(2020年8期)2020-11-26 08:05:58
古代的计数方法
这样“计数”不恼人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人人健康(2017年19期)2017-10-20 14:38:31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鸡住白细胞虫病防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