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 敏,何国平,苏章标,黎振兴,宫 超,李 涛
(1.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 广东中山 528400;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广州 510640;3.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广州 510308)
中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中部偏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平均气温22 ℃,无霜期长,其中每年10 月到翌年2 月,气候温和,干燥少雨,适宜露地番茄生长。由于番茄营养价值的不断认可,加之中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地处珠三角中心,拥有众多采摘园区,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番茄需求不断上升,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中山市夏秋高温多雨,番茄栽培上多采用平地种植或低垄地膜覆盖种植,高温高湿季节地温高,缓苗慢,定植成活率低,同时雨后积水易发生沤根,导致番茄病害多发,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基于此,笔者从2017 年开始提出番茄高垄遮阳网覆盖栽培技术,通过用6 针规格黑色遮阳网替代地膜,高垄替代低垄,能有效解决夏秋季节地膜栽培地温高的问题,同时兼具防草、防雨水冲刷的功能,可有效提高秋提早批番茄种植成功率,增加番茄种植效益,目前该技术已在中山市民众现代农业科技生产示范基地应用示范3 a(年),适合在中山及周边地区大型农业园区和专业种植合作社推广应用,总示范面积超53.33 hm2。
根据中山地区夏秋高温多雨气候和南方消费习惯,应选择耐热、不易裂果、商品性好、高产抗病的红果品种,如‘红利二号’‘奥美拉1618’‘硕丰’,这3 个品种耐热性好、抗TY 病毒,颜色及硬度好,连续坐果能力强,667 m2产量可达6 000 kg,适合中山地区秋露地种植。
中山地区河网密布,降水丰富,耐旱不耐涝,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地块方正、交通方便,且前茬要求未种过茄子、辣椒等茄科作物的地块作为种植田,地块选中后要环绕地块开环沟[1],同时以长20 m、宽5.5 m 为单位将种植地划分为若干小区块,区块间以长边开纵沟,沟面宽70 cm,沟底宽60 cm,深60 cm,纵沟应与环沟连通,环沟应与排灌站连通,保证排水通畅。
图1 番茄穴盘育苗
现阶段,番茄规模化栽培以穴盘育苗为主(图1),与传统地苗相比,穴盘苗具有苗期短、不伤根、定植成活率高,可用于机械化移栽等特点[2]。中山地区秋茬番茄育苗一般8 月中旬播种,25 d 左右成苗,为提早上市,卖个好价,部分农户选择7 月中旬开始育苗,此批次番茄苗期高温多雨,番茄病虫害高发,管理要求高,高垄遮阳网覆盖栽培技术可有效提高提早批番茄种植成功率。
育苗基质可以选择泥炭土、椰糠、珍珠岩、蛭石、碳化谷壳等为原料,为保证基质疏水透气,应适当提高粗基质比例,按V泥炭土∶V椰糠∶V珍珠岩=5∶4∶1 配制,同时1 m3基质中加多菌灵或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kg,加水充分混匀,控制基质含水量至30%~40%,装盘待用[2]。
播种前通过温汤浸种消毒,可有效减少番茄病害的发生,提高种子出芽率和整齐度,将种子置于55 ℃温水中,保温搅拌15 min,自然冷却后继续浸种,总计浸种3~4 h,将种子捞起,沥干多余水分后直接点种,采用72 孔穴盘育苗,每穴1 粒,每盘可多播6~8 粒用于补苗。
中山地区7—8 月高温多雨,番茄育苗关键在于控湿降温,第1 次淋水要浇透,原则上出苗前不再淋水,出苗8 成左右时喷施30%甲霜·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或氟菌·霜霉威1 500 倍液防控猝倒病[2],出苗后控水蹲苗,基质表层刚见干时适当补水,晴天11:00—13:30 期间打开遮阳网和水帘风机降温,控制苗棚温度不超30 ℃,20~25 d 即可成苗,3 叶1 心时出圃炼苗4~5 d,提高幼苗抗逆性,促进根坨形成,提高定植成活率。如果没有配套的设施大棚,番茄育苗可由专业的苗场代育,目前中山周边苗场番茄代育每株收费0.15 元左右,农户应详细了解育苗相关责任关系,与苗场签订育苗协议,并保存部分种子样品。
定植前半个月开始着手清理前茬残株、杂草,深翻土地,晾晒7~10 d,667 m2施腐熟优质有机肥1 000 kg、均衡型三元复合肥30 kg,生石灰10 kg,旋耕机耙匀后开沟起垄。建议起高垄铺遮阳网,垄高0.3 m、宽1.0 m 成龟背形,可有效减少垄面积水,增加根系生长空间,有利于培育壮株,垄间留0.4 m工作行,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后,喷湿垄面,铺上6针规格遮阳率80%的黑色遮阳网,与地膜覆盖相比,虽然首次投入成本高,但黑色遮阳网在防草、防雨水冲刷的同时,可有效提高土壤透气性,降低根系环境地温,番茄幼苗定植成活率超90%,比地膜覆盖提高12.5%以上,且遮阳网可重复使用,折算后每茬667 m2成本在240 元,高垄遮阳网覆盖栽培技术适宜高温季节秋提早批露地番茄种植。
尽量选晴天下午,双行定植,行距60 cm,株距45 cm,平均行距60~80 cm,667 m2定植2 000 株,定植前用25%吡唑醚菌酯2 000 倍液+1.8%阿维菌素1 000 倍液叶面喷施送嫁药,预防苗期病虫害,定植深度以覆土至子叶下2 cm 左右为宜,定植后人工浇灌定根水。
定植后视天气苗情适当浇水,晴天上午小水勤浇,阴天不浇水,促进缓苗,切忌大水浇灌,定植3 d后用多菌灵500 倍液+恶霉灵1 000 倍液淋根,每株150 mL,预防番茄病害发生。
定植后逐步开始搭架,用2.0~2.5 m 长细竹,沿种植行,每4 株番茄插4 支竹,两两交叉成栅栏形(图2),竹插入地下40 cm 以上,垄头尾、中间分别打斜支撑竹固定。双杆整枝,保留主干外第一花序下面一个侧枝,其余侧枝全部摘除,待植株长至30 cm 左右,用双股包装绳,沿竹竿将植株固定,植株每升高30~40 cm,用包装绳固定1 次,整个生育期需固定5 次(图2)。及时去除多余侧芽,减少养分消耗,在侧芽长至5 cm 左右时分批摘除,整枝、打杈应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切忌雨天操作,防止植株感染病菌。
图2 番茄搭架、整枝、绑蔓方式
番茄在阴雨天、高温超过30 ℃或温度低于15 ℃的环境下[3],易出现落花落果,生产上可使用果霉清等生长调节剂喷花,来保花保果,激素使用浓度与环境温度成负相关,环境温度高时激素使用浓度低,环境温度低时激素使用浓度高,环境温度25~30 ℃时果霉清稀释2 500 倍使用,15~25 ℃时果霉清稀释2 000 倍使用,喷花最好在晴天10:00 左右、花刚开放时进行,应带胶手套操作,用中指无名指夹住花柄,将手持式小喷壶对准花穗喷雾,切忌将药液喷至嫩叶上,切忌重复喷施,防止产生激素要害。坐果后及时去除多余果实和畸形果,第1 穗花根据长势留果2~4 个,之后逐步增加留果量,每穗花留果4~6 个,单株留果6~8 穗后,留2~3 片叶打顶。
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干湿程度,适时淋水,晴天小量多次,阴天少淋或者不淋,保持土壤含水稳定,切忌大水浇灌,土壤忽干忽湿。番茄定植至第1穗花坐果,以控旺压苗为主,在保证植株正常生长情况下,尽量少淋水,少施肥,促进根系发育,可通过叶面追肥,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营养。第1 穗果长至2 cm 左右时,667 m2冲施高钾水溶肥10 kg,控制喷灌终端肥水EC 浓度2.5~3.0 mS·cm-1,分3 次冲施,促进果实膨大,以后每坐稳1 穗果追肥1 次,共需追肥4~6 次。在连续坐果期,应定期叶面追肥,7~10 d 追1 次,补充钙、镁等中微量元素,提高植株抗性,预防番茄裂果,提高果实品质。
主要发生的病害有青枯病、病毒病、叶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等;虫害主要有白粉虱、斑潜蝇等。病虫害防治应优先选用抗病品种,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病害虫害结合防治,定期巡园,做到病虫害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应加强水肥管理,定期叶面补充中微量元素叶面肥,培育壮株,提高植株抗病性。病害可用广谱性杀菌剂百菌清、异菌脲、多菌灵等定期轮换喷雾,7~10 d 防治1 次,连喷3 次,预防番茄病害发生;病毒病发生初期应及时清除病株,严格控制白粉虱、斑潜蝇等传播媒介的虫口数量,用盐酸吗啉胍或氨基寡糖素配合中微量元素叶面肥叶面喷施,5 d 喷1 次,连喷3 次。虫害可使用黄板诱杀粉虱、斑潜蝇,监控虫口数量,结合使用吡虫啉、噻虫嗪、阿维菌素等低毒性杀虫剂,5~7 d 防治1次,轮换使用,连喷3 次。
中山地处珠江三角洲,农贸市场众多,消费市场广阔,番茄可就近供应周边市场,应在坚熟期(八成红熟硬果)及时采收[4],此时果实红色光亮,硬度好,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适中,品质高,货架期长,深受经销商和消费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