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工科院校兴教强国的新时代使命
——访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

2020-09-26 05:46
大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人才

南京工业大学有百年办学历史,于2001年由原化工部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建设部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始终坚持把内涵建设的目标和使命同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紧密融为一体,确立了“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业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是首批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14所高校之一、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人才强校试点高校、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一系列带有“首批”“试点”“改革”“创新”字眼的称号成为学校敢为人先、勇立潮头创业精神的有力注脚。作为南京工业大学的校长乔旭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资源与环境化学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倡导并坚持“环保+化工”发展理念,在原子经济反应工艺、反应分离耦合、石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三废”联合高效治理等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开发源头绿色化、过程清洁化、末端治理精准化的全流程绿色制造技术与装备。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30余项,承担企业委托或成果转化项目8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5件。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石化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为进一步诠释南京工业大学在新时代肩负的历史使命,本期“高端访谈”栏目由特约记者郭伟和本刊记者罗建平对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进行了专访,以飨读者。

南京工业大学校长 乔 旭

●工科类高校应根据社会经济环境及高等教育布局状况进行改革,彰显办学特色。第一,要探索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建设。第二,要探索面向“前沿”“前线”的创新体系建设。第三,要探索衔接区域发展体系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建设。

《大学》:乔校长您好!办学特色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导因素。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您认为工科类高校该如何根据社会经济环境及高等教育布局状况体现自身办学特色?

乔旭校长(以下简称乔校长):我国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即将进入办学更趋多样性、社会经济结合度更高的阶段,这必将带来高校组织管理的变革。高校应根据社会经济环境及高等教育布局状况进行改革,彰显办学特色。

第一,要探索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建设。和精英教育阶段不同,普及化阶段的教育是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和技术变革。所以高校在培养学术精英的同时,也要培养更多的创业者和实干家。教育学家钟秉林曾提出,现阶段高水平大学要提供创新型人才和创新智力支撑,地方本科院校要转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各层次高校应着眼实际需要,优化人才培养体系,联动传统产业升级、通过学科交叉实现传统专业升级,为国家培养和储备“未来人才”。特别是理工类高校要探索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面向国家战略以及产业发展导向,以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为特色,探索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之路。针对现在“工科教育理科化”趋向,应改变“纸上谈兵式”的教育模式,引进具有产业实践和工程实践背景的“创业型”教学科研人才,培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工程实习实训中心和创新实践平台,为强化学生对接产业实践场景创造有利条件。

第二,要探索面向“前沿”“前线”的创新体系建设。高校科技创新是国家实施创新战略的关键一环,因此不能“坐井观天”,要跳出“唯学术”的“深井”,到国家社会发展的广阔天地里去上下求索。科技创新不仅要瞄准国际学术和创新技术的“前沿”,更要面向国际技术竞争和区域发展的“前线”,抢占未来科技发展先机的同时,提高对产业转型升级、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贡献率,提升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工科类高校要注重对学科核心竞争力、社会贡献力、产业引领力和行业支撑不可替代性的打造,使社会价值创造的特色成为自身的办学特色。例如,南京工业大学迅速研发了高性能膜材料口罩,在新冠疫情阻击战中贡献了科研力量。

第三,要探索衔接区域发展体系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分类多样发展是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的重要结构特征。特别是地方理工类高校要体现办学特色,需要和区域发展特色紧密相连,完善多元参与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应在坚持党的领导和正确办学方向前提下,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建立政府、用人单位、行业、学者等多元参与的管理和决策机制;探索部省市区多级共建高校的路径,探索产教融合共建学院、学科、研究机构的体制,探索多元化社会化的办学经费投入机制;完善以社会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和资源配置体系,补充按高校身份分层配给的现行模式,鼓励高校扎根大地,百花齐放。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学校主动将创新链对接产业链,推动政产学研深入合作。学校拥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苏)基地。作为省“科技创新改革30条”唯一试点高校,学校革新机制,推进校地融合、产教融合,与地方政府共建了数十家新型研发机构、产业研究院和产业学院,并与数十家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十二五”以来,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课题近万项,科技经费34亿元,主持项目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11项,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大学破“四唯”可以从人才评价、成果评价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人才评价注重多元化,提倡“不同尺子量不同人才”;成果评价注重实效化,提倡“以贡献论英雄”;团队评价注重一体化,提倡“狮子团队”;绩效评价注重科学化,提倡“基础目标+水平目标”;引育模式注重人本化,提倡“四以引才”。

《大学》:新时代要求科研发展要积极参与到全球竞争中去,破除“四唯”评价,建立科学可行的人才评价标准和体系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那么,在破除“四唯”评价方面,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乔校长:科研学术体系不是纸面文章的“奴隶”,而应成为真正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引领者。总书记曾多次指出在人才评价体系中存在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的顽瘴痼疾。科技部、教育部、人社部等也发布了“破四唯”的指导性意见。凡事有破就有立,有改革就有建树,破“四唯”,主要可以从人才评价、成果评价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去破和立。

一是人才评价注重多元化,提倡“不同尺子量不同人才”。在引才评价中,不唯人才帽子。注重人才实绩以及学科契合度,推动头衔“帽子”流动机制,完善转聘和再竞争机制。在职称评价中,重视岗位差异。将教师技术职称分为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型、社会服务型等不同岗位,设置差异化的要求,完善多元评价体系。在青年人才评价中,重视潜力发掘。推进“学科教授”制度,遴选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科研产出还未达标的优秀教师聘为学科教授(副教授),提前支持,动态评估青年人才创新潜力。

二是成果评价注重实效化,提倡“以贡献论英雄”。对于产出成果,不仅要看“数量”,而且要看“质量”,更要看“增量”,也就是实际贡献,着力建立以学术贡献结合社会贡献为导向的创新成果评价机制。我校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国家重大需求中去,让市场成为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尺。引导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鼓励科研团队成为企业的柔性科创团队。推进三权改革,鼓励教师将成果作价入股企业,技术所占股份的90%归发明人,以转让或许可方式转化的,净收入70%奖励给完成人。通过这些政策激发“第一资源”的创新驱动力。

三是团队评价注重一体化,提倡“狮子团队”。引导建设“基础+应用+转化”和“教学+科研”的一体化团队。鼓励科研人员发挥在人才培养、原始创新、技术研发和成果应用等领域的比较优势,团队作战。不断完善基于团队的成果共享认定、组织管理、评价激励机制,对创新团队PI 进行整体考核,通过评价的多维度、一体化促进团队的多维度、一体化发展。由此,我校涌现了包括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在内的一批一体化创新团队。

四是绩效评价注重科学化,提倡“基础目标+水平目标”。树立贡献为先、绩效为先的导向,真正激发人才干事创业。将目标评价与人才考核相结合。在目标评价中设置基础目标和水平目标,将人才引进考核、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实施全周期、目标向、过程性考核。完善多元薪酬制度,采用协议工资、年薪工资、岗位绩效工资等多种工资形式;完善奖励性绩效办法,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完善标志性成果奖励机制,出台系列政策,加强标志性成果的评价和结果应用,激励成果产出。

五是引育模式注重人本化,提倡“四以引才”。在这一方面,学校除了用先进的人才工作理念和评价体系吸引和留住人才之外,还坚持以帅才聚才,由院士、首席科学家的学术造诣、人格魅力集聚人才;以平台汇才,依托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丰富的平台资源汇聚人才;以影响揽才,通过学校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延揽人才;以机制引才,以创新的科研机制和激励机制吸引人才,创立海外人才缓冲基地、人才发展孵化基地等,这些措施使得各类人才涌流,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理工科人才培养要强调精准对接,坚持“顶天立地”;强调实践创新,打造“π型人才”;强调使命价值,弘扬“工科精神”;强调与时俱进,聚力“融会贯通”。

《大学》:大学的基本职能就是人才培养。作为工科强校,请您结合教育部的“新工科”建设来谈谈该如何培养理工科人才?

乔校长:高等理工科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理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将有力地促进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南工大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确立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素质教育与实践创新结合,第二课堂与个性发展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

第一,强调精准对接,坚持“顶天立地”。将人才培养链与社会需求链精准对接。“顶天”就是培养拔尖人才,学校以建设一流专业、打造“卓越计划和拔尖计划2.0”为契机,建设书院制“2011 学院”、与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合作共建“英才班”,完善“两制、三化、四平台”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即实施“全员书院制”和“全程导师制”的管理模式,“小班化、个性化、全球化”的教育模式,构建“创新实践、双创实训、出国交流、素质提升”的培养平台,培养扎根大地发现“真问题”、跨界融合具备“真能力”、视野开阔善于“真创造”的拔尖理工人才。“立地”,就是将专业蓝图和产业发展地图相对接,优化理工人才培养新体系。及时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校高等工程教育紧密围绕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同时推进招生、培养、就业三环联动,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

第二,强调实践创新,打造“π型人才”。智能时代对人才要求的显著特点是“学有专攻,多专多能”,即“π”型人才,创新和实践则是让理工科人才行稳致远的“两条腿”和“两把刷子”。学校确立了“创业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以创新工程人才培养为导向优化创新实践教育体制机制,丰富完善“双创教育”体系,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实施深化双创教育改革的一揽子方案。以“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为载体,促进国际创新实践和文化交流。利用“创客梦工场”“南工劝业社”等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将实训课程作为必修课,聘请企业导师、工程实践导师,将课堂“搬”进企业,将教材“化”为实景,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并锻炼其从产业瓶颈中发现科学问题、在工程实践中凝炼科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些工作延展了创新载体和实践载体,让学校引以为荣的创新创业基因得到了延续和传承。

第三,强调使命价值,弘扬“工科精神”。学校牢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教学、科研、学科一体化建设,深入推进研究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将科研创新优势赋能人才培养,将学科发展红利反哺人才培养。大力弘扬爱党爱国、求真务实、实干笃行、创新创业的“工科精神”。注重精神传承,以化工宗师时钧先生命名“时钧班”,同时推进“大师+金课”学科带头人授课制度,在行“不言之教”的过程中加强“工科气质”的塑就。

第四,强调与时俱进,聚力“融会贯通”。“新工科”是当今工科教育的大势所趋,要将行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标准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推动“质量革命”,培养面向未来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伟大工程师。高校应着力做到五“通”:一是横向畅通。打破人才培养的专业壁垒,在学校教育、在线教育、实践实习等多元化学习渠道上全面打通。推进学籍、学分制改革,建立符合专业特点的实践性教学体系。二是纵向贯通。推进本硕博一贯制培养。学校在全国成立了首个以培养新工科精英科技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示范性书院。三是中西融通。除了“请进来、走出去”等路径,加强与国内外一流高校合作,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跨文化意识,塑造国际化人才。四是学科互通。面向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不断增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性和依存度,实现不同学科的优势互补。立足产业风口和优势学科,新建并做强“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专业,主动适应“新工科”对人才的需求,为传统的过程类工科专业插上“智能制造”的翅膀。五是社会联通。联合各类社会资源,打造工科教育共同体,探索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对接产业行业需求,建设产业学院。

●高校更应该肩负起崇高使命,聚焦国际化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通过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扩大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为加强文明互鉴、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作出新贡献。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第一,服务国家战略,构建合作新格局。第二,丰富合作内涵,打造科技新特色。第三,增强文化输出,讲好中国新故事。

《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了发展趋势,作为高水平理工科院校如何顺应这种趋势?

乔校长:大学作为肩负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国际交流职责的社会组织机构,本质上就拥有着“国际性”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高校不断优化办学机制和运行模式、提升管理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深入推进,高校更应该肩负起崇高使命,聚焦国际化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通过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扩大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为加强文明互鉴、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作出新贡献。南工大主动实施全球拓展战略,扩大世界朋友圈,融入全球研究圈,构建中外合作圈,聚合全球资源,提升内涵建设质量,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战略。

第一,服务国家战略,构建合作新格局。积极参与构建基于“一带一路”价值体系的高等教育评价标准和合作机制,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推进与蒙古、俄罗斯、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的多领域、深层次务实合作,与俄罗斯乌法国立航空技术大学、蒙古科技大学等高校签订多项协议,与沿线国家相关高校互鉴先进经验,共享优质资源,共同提升办学和创新质量。与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使之成为学校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桥头堡。留学生招生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倾斜,不断优化国际学生培养体系,近三年,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留学生近400名,培养了大批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人才。鼓励毕业生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人生价值,积极开辟“西行实习就业”通道,为中建、中建材等企业海外项目输送了大批人才。这些工作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作出了南工大贡献。

第二,丰富合作内涵,打造科技新特色。不断拓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外延,凝练科技特色,加大国际科研合作力度,融入全球研究圈,力争相关科技创新从跟踪走向并跑、引领。一是夯实平台建设。发挥学科特色与优势,与20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海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成立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与合作院校实现互利共赢。二是广纳海外英才。建立“海外人才缓冲基地”,不断完善吸引海外人才的柔性引才制度、薪酬和评价制度;建立“柔性电子创新引智基地”,面向海外广纳英才,引智成果显著,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三是助力科技外交。力争使科技创新合作成为支撑和相关国家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柱。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的指导下,举办中国—西班牙科技创新论坛等活动,共建“南非—中国化工与环境联合研究中心”;我校约堡大学孔子学院通过实验室、学科共建等特色发展路径,打造“科技孔院”的品牌,荣获2019年“全球先进孔子学院”,也获得中国驻南非大使林松添的批示褒扬。

第三,增强文化输出,讲好中国新故事。让中国高等教育真正走进国际社会的中心,就必须增强文化自信,潜移默化推进中外文化互鉴和优秀文化输出。我校孔院在汉语教学基础上,开设了武术俱乐部和传统书法书画等兴趣课程,积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巨大成就,讲好中国故事。国内留学生的武术队、舞龙舞狮队频频在国家和地方比赛中获奖,也为“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共享理念增添了新的注脚。

●理科院校应将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理念、制度与机制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针对产业领域“卡脖子”问题研究创新和培养后备人才,也要让更多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融入教育教学。做到一个理念、对接两个链条、三个面向、四个融合,打造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金字招牌。

《大学》:面对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工科院校该如何将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中?

乔校长: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是现代大学的重要形态,是促进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协同、促进的战略性举措。面对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理工科院校更应将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理念、制度与机制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针对产业领域“卡脖子”问题研究创新和培养后备人才,也要让更多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融入教育教学。南工大坚持扎根大地办大学,积极回应国家、社会的发展需求,坚持做到“一二三四”,打造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金字招牌。

“一”是坚守一个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作为一所“工科控股”的省属本科高校,南工大努力把论文写在车间里、装置上、产品中,把协同创新和社会服务作为学校办学方向。

“二”是对接两个链条。积极回应国家、地方的发展需求,将学校创新链和社会产业链相对接,建立“0-1-N”的成果产出机制,构建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全过程完整创新链。利用学校雄厚的原始创新能力,开展科研攻关,实现颠覆性创新从无到有(0-1)。同时,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形成富有特色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着力清除创新创业障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1-N)。

“三”是倡导三个面向。南工大提出一个学科面向一个行业、一个学院面向一个集团公司、一个课题组面向一个企业,打造多维度、多角度的产教融合体系,有效联结科技创新、人才输出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形成行业、区域创新发展的引擎。

“四”是推进四个融合。推进校地融合,和地方政府合作,推进适应市场发展规律的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在这一方面,学校与南京市合作共建“工大智谷”“工大硅巷”,合力打造环南工大知识经济圈,推进学校所能和社会所需的无缝对接,推进学科优势和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推进创新高地和创富乐园的优势叠加。推进产教融合,探索新型办学模式,打造新型教育共同体。南工大近年来不断推进张家港、常州、南通等地产业学院、研究院的建设,将企业的产业资源、行业经验和经营管理等要素引入人才培养过程,培养地方人才,实现学校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双赢。推进校企融合,南工大与中国建筑、中国石化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探索以企业为主的产学研融合模式,鼓励教师成为石油化工、新材料等行业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创新团队。推进产学融合,南工大发挥化工学科优势,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服务化工行业转型升级活动,牵头建设工信部“面向工业催化领域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参与江苏化工大数据中心构建和化工行业集团化、专业化发展等工作,助力江苏化工高质量发展。

●“双一流”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的战略部署,是中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有效路径。做到创新“靶向式”办学模式、构建“一体式”学科体系、建设“内涵式”发展、努力争创一流。

《大学》: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您觉得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乔校长:“双一流”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的战略部署,是中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有效路径。“双一流”的建设指引和评价体系中也体现出注重立德树人、综合评价、贡献导向、成果质量、国际影响等导向,这些必然会成为引领高等教育发展新的风向标。南工大将对标“双一流”指标,凝练发展目标。

第一,办学模式“靶向式”创新。学校始终致力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哪里的发展需要南工大,我们的教育就面向哪里,我们的科教资源就向哪里输送。坚持靶向式培养,对接行业和区域建设所需,培养具有理工结合、跨界整合等独特竞争力的人才。坚持靶向式创新,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科技问题,以优势学科为依托,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以高端创新平台为支撑,整合高校、工程中心、产业化基地、企业等多个主体,将重大任务串联起来,协同创新。坚持靶向式服务,将学科地图和产业地图无缝对接,继续献计献策、实抓实干,助推化工等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比如,最近学校将配合省政府部门开展全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大排查,为全省化工企业“全面巡诊”“开方给药”,在提升社会服务力的过程中,提升学校发展内驱力。

第二,学科体系“一体式”构建。学科建设是高校核心驱动力和竞争力所在,同时学科是一个∑合集概念,是一个综合体概念,学校将进一步推进四位一体的学科一体化建设。以内涵建设一体化为核心之义,将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大学职能实现贯穿于学科建设中;以学科团队一体化为落脚之点,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人才培养的力量进一步有效整合;以产学研一体化为发展之根,将学科内部建设体系自觉衔接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外部体系中去;以科学管理和资源配置一体化为保障之基,通过组织创新驱动学科发展。在学科“一体式”体系构建的基础上,使化工、生工等学科群优势更优、特色更特,早日实现“一流学科”创建的飞跃。

第三,学校建设“内涵式”发展。学校将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创业型大学建设,在未来的发展重点上,将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思想建设的引领地位;突出立德树人,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强化贡献导向,坚持科学研究的关键地位;致力回应需求,坚持社会服务的战略地位;提升国际视野和国际影响力,突出国际合作交流的驱动地位;加强文化交流,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础地位。固本强源,协同创新,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大学》: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猜你喜欢
人才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构建人才“雁阵格局”——基层干部谈人才的聚集效应
人才与企业“双向奔赴”——咸阳市激发人才创新力
优化人才“生态圈”——延安增强人才与产业的匹配度
一共几个人
伊川: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