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晴艳,贺晓宇,邢 魁
(安徽财经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现如今,伴随着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以及经济、科技以及竞争实力的全球化,城市已经成了全球经济竞争的主体。现如今,城市的地位日益突出,城市竞争力逐渐地形成与国家、企业的竞争力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作用的局面,三者呈现难以分割的全球化格局。由于在这些具有高经济活力的城市里坐落着高水平、高层次、高发展的产业和现今世界最具竞争力的企业,这些产业与企业的存在,为这些城市带来了各方面的影响和综合水平的提升,所以现如今又称这些城市为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
城市的“活力”这一概念蕴含广泛,涵盖城市的经济活力、社会活力、环境活力以及文化活力等多方面,这些都是城市活力体系的共同构成。科学地构建一个合理高效的城市经济活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城市正确分析和评价其自身的经济活力水平,还可以通过指标了解城市的不足之处,对探索城市经济活力提升与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提供了依据。
本文针对研究城市经济活力和经济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问题,在学者张克元(2019)、何汝群(2019)和金延杰(2007)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18个城市的信息和数据,分别从四个方面选取了合适的指标。其包括了经济成长力、城市吸引力、生活质量水平,以及创新创造力这四个方面,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城市经济活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此外,我们通过EPS数据平台搜集整理得到了2014-2018年间18个城市的14个指标数据。本文建立了我国城市经济活力和经济转型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后,先是运用因子分析法,通过SPSS软件计算对我国18个具有代表性与影响力城市的经济活力水平的综合评价得分。然后为了分析城市经济转型的影响因素,我们选取沈阳市为经济转型的代表性城市,运用熵权法对传统工业城市沈阳近年来的转型升级情况进行分析,计算2015-2018各年度沈阳市经济转型与理想解的贴近度,以及沈阳市经济转型的TOPSIS模型评价得分,最后得到我国城市经济活力提升与城市经济转型的具体影响因素及其重要性的大小,最后提出了的政策建议,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城市经济活力这一概念蕴含于一个动态的、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变动的过程中。其组成部分可以主要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包括经济成长力方面、城市吸引力方面、生活质量水平方面,以及创新创造力方面。
城市具有的经济活力也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城市经济活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更是将四个方面的多重评价指标有机结合。此次研究在学者张克元(2019)、何汝群(2019)和金延杰(2007)[1~3]等人研究成果的借鉴基础上,从城市经济活力的四方面要素考虑,选取了一共14个指标,构建了相对比较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我们运用因子分析法,结合EPS数据平台搜集的数据对选取的18个城市进行城市经济活力评价。
表1 城市经济活力测度初选指标
从城市经济活力综合评价的四个构成方面出发,本文分别选取了以下城市经济活力测度指标(表1),共14个。
利用成分得分系数矩阵乘以指标标准化计算因子得分,即[4]
Fi=αi1x1+αi2x2+…+αipxp(p=1,2,…,m)
(1)
其中:Fi表示第i个因子得分;x1,x2,…,xp表示指标标准化值;αi1,αi2,…,αip表示成份得分数。
总因子得分等于各分因子得分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即:
F=∑biFi(∑bi=1)
(2)
其中F为总因子得分,i下标表示的是第i个因子,所以Fi表示的是第i个因子的贡献度。其中各因子的分子贡献度,其计算等于分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除以总方差解释率的百分比。
表2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从检验的结果KMO值为0.694,接近0.7,可以看出,本文18个城市的原始数据通过了适应性分析,同时还通过了显著性为0.05 的bartlett的球型检验,因此本文18个具有代表性城市的数据适用于因子分析。
表3 公因子方差
本文对最初选取的14个指标进行信息归类,造成了部分的信息损失,人均GDP提取了93.6%,财政收入提取了94.8%,以此类推。将14个指标归为五类后,人均GDP的信息损失率为6.4%,财政收入的信息损失率为5.2%。所有指标的信息损失均在40%以下,信息损失量少,信息的提取程度较高,因子分析效果良好。
表4 全部解释方差
通过SPSS软件分析,本文可以从14个指标中提取5个主因子,这5个主因子满足特征值>1,且这5个主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可达到90.727%。而且,本文选择的5个主因子信息损失在10%以内,其损失范围是可以被接受的。
从上述碎石图(图1)中可以直观地看出:特征值大于1的时候有5个主因子。
图1 碎石图
表5 旋转成分矩阵
表6 旋转元件矩阵
通过SPSS19.0软件分析结果可以发现: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规模企业利润总额、进出口贸易总额、常驻人口数这5个变量可以归为一类。人均GDP、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这4个变量可以归为一类,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失业率归为一类,教育事业费和研发经费支出归为一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单独归为一类。该归类结果与现实还是较为匹配的。
表7 各指标评分系数矩阵
通过获得各指标评分系数矩阵(表7)可知,各因子的表达式为表述如下:
F1=-0.176*人均GDP+……+0.073*教育事业费
F2=-0.358*人均GDP+……+0.002*教育事业费
F3=-0.117*人均GDP+……+0.087*教育事业费
F4=0.011*人均GDP+……+0.628*教育事业费
F5=-0.066*人均GDP+……+0.271*教育事业费
接下来加权14个指标的各项得分情况后可以得出各分因子的综合得分情况,比较不同城市在每一个类别上的得分,分析出各个城市的大致状况。以下是各城市2014-2018年数据取平均值后的综合得分情况和排名情况。
表8 各城市2014-2018年平均数据综合得分排名情况
然后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加权平均,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权数,而权数运算的格式如下:
ECO=0.319 91*F1+0.237 23*F2+0.127 41*F3+0.119 11F4+0.103 62F5
通过因子分析法,本文得到最终权数,并通过因子得分公式,经过加权计算后得到18个城市的综合得分。以下是2014-2017年各指标平均以来的18个城市的综合因子得分与排名情况。
表9 2014-2017年18个城市的综合因子得分与排名情况
续表9 2014-2017年18个城市的综合因子得分与排名情况
城市转型的指标选择要求所选指标不仅能够全面、科学、合理地反映城市发展现状,还必须能够相对准确地反映城市转型的过程和效果。我们遵循系统性、可行性、科学性等原则,选取以下三方面的指标,建立以下城市转型指标体系。
表10 沈阳市城市转型指标体系
1.数据标准化
为统一指标数据之间的量纲,消除各个指标的单位限制,于是本文采用极差标准化的方法,对矩阵Zij=(zij)m×n进行标准化运算。其中,zij为方案i指标j的极差标准化值,且0≤zij≤1。
2.计算权重
一是计算信息熵Hij,如公式(1)所示。
(1)
二是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Gi,如公式(2)所示。
Gj=1-Hj
(2)
三是计算指标权重,如公式(3)所示。
(3)
3.建立加权规范化矩阵V
V=|Vij|m×n=wj×zij
(4)
在公式(4)中,zij为标准化后的矩阵。
4.确定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
分别以公式(4)中矩阵V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代表V+和V-。正理想解即V+,负理想解即为V-。
正理想解如公式(5)所示。
V+={maxVij|i=1,2,…,m}
(5)
负理想解如公式(6)所示。
V-={minVij|i=1,2,…,m}
(6)
5.计算目标与理想解的距离
计算评价目标到正理想解的距离,表示为Sep+, 并计算评价目标到负理想解的距离Sep-。
(7)
(8)
在公式(7)(8)当中,可以说明,Sep+越小则表明评价目标越接近正理想解,因此该城市的经济转型成效越好;Sep-越小,则说明评价目标越接近该目标的负理想解,则该城市经济转型的成效就越差。
6.计算贴近度
下面计算各年经济转型评价与理想解的贴近度Ci。公式为
(9)
在公式(9)中,Cj∈[0,1],其值越大,表明第i年城市转型状况越好。
表11 2015-2018年沈阳市经济转型指标数据
续表11 2015-2018年沈阳市经济转型指标数据
结合2015-2018年沈阳市经济转型指标数据(表11),本文最后计算得到城市经济转型的综合评分[6~8]结果如下:
表12 沈阳市2015年-2018年城市转型综合评价得分
由表11和表12可知,在2015-2018年间,沈阳市的城市经济转型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呈现出良好态势。Sep+逐渐变小,说明沈阳市经济转型趋向于正理想解;反之,Sep-指标值逐渐变大,说明沈阳市经济转型成效偏离负理想解。贴近度Ci在四年之间不断上升,转型状态总体由差转好。特别是2016年由0.273 3上升至2017年的0.659 9,增长幅度较大。
对于这一增长结果,我们分析表11可以发现:(1)2017年相比于2016年,工业利润总额明显下降,从446.627亿元下降到274.624 2亿元,说明沈阳市经济转型过程中,工业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下降,经济发展与城市转型有赖于,第三产业不断发展;(2)R&D经费支出、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明显,说明人才教育与科技发展对经济转型有重要的推动作用;(3)进出口贸易总额下降,从114.2741万美元下降至100.2757万美元,说明沈阳市经济转型不是有赖于外贸因素,更多是内生动力的作用,这从侧面反映了沈阳市近年来经济转型具有良好的内在推动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因此,我们可以分析得到:沈阳市经济转型,对增加城市经济生产总值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的常住人口数有一定影响;经济转型过程中,R&D经费支出、教育事业费、绿化率的上升,促进了沈阳市科技发展、人口素质提高、环境美化,沈阳市对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的培养能力与吸引力提高,促进沈阳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通过上述研究,本文最终确定了城市经济活力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共14个经济活力的影响指标,此外,R&D经费支出、教育事业费、绿化率等指标是我国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基于上述研究,为提升我国城市经济活力,促进城市经济转型,本文以财税政策的改进为主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国家要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扶持力度,地方政府要利好于地区的优势资源,构建产学研用多链条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注重对产业发展的R&D经费投入。地方要大限度地发挥所在城市的各类民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鼓励各类主体加大科研创新投资的力度,比如企业间可以构建联合科研中心,集中创新科研资源,合资引进科技资源,联合科研吸收与技术再创新,实现科技创新成果与风险共享。同时,企业要完善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体制,让技术与管理二者都有相应的收益机制,推动科学技术等要素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激励城市整体创新投入。同时,由于第三产业在新兴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地方要注重发展服务业,优化三大产业的布局结构,促进产业多元化共同发展。此外,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应的人才发展策略,完善地区人才的知识结构,增强对服务型人才的培养,建立长效机制使人才培养持续合理化,在最大程度上为城市经济活力与转型发展发挥人才效应。
城市经济活力与竞争力水平的提升与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提高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城市的经济活力水平也会提高,与此同时,城市经济高活力也会为城市居民群体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增长。其中,调整优惠地方投资政策,对提高城市居民收入与城市经济活力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国家的财政预算中,每年其中都占据着一定比例的财政资金投资,在国家的总体财政实力一定的情形下,地方要有意识地增强对于城市企业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投资,实行对城市各类企业的科技机制,鼓励对企业的多方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合作、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建设投资,积极引进这方面的技术与人才,为他们提供相对应政策待遇,吸引科研资源与人才以带动当地企业科技水平的提升。此外,地方对于财政投资机制要持续优化设计,积极地拓展城市的民营企业的投融资渠道,使他们更容易获得投资资金,持续投资增长,并积极实行招商引资,使城市的民营资本等多方面的资本得到扩张,从而推动城市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也能够平稳运行。同时,政府应该积极推动城市建设项目开展,提供资金支持,并将资金主要用于城市环境的改造,提高城市的绿化率,保障居民正常生活条件,同时更新企业产业技术,激发城市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的潜在活力。
现阶段,地方要持续对政府的收入实行规范化管理。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下,地方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以遏制走形式无实效的开发建设等财政支出,提高财政的使用用途的透明化和使用效率,使经济发展转型更具针对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同时,地方应增强对于城市经济活力重点支持领域的财政支出。对于一些于国计民生关系重大的重点支持领域,如教育、医疗、农业等方面,地方政府应弥补财政支出力度的不足,重视重点领域的财政支出,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城市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税收制度,为扶持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增长制定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首先地方政府可以出台一些帮扶措施,能够为城市中的重点企业提供政策优惠,然后逐渐扩大帮扶范围,为其他的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产业成长、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的优惠。这也是为城市的民营企业发展前景营造良好的税收制度环境。另外,地方政府要发挥在各项不同税收优惠政策的结构上规范作用,科学把控、合理安排。不论是对增值税、消费税的优惠还是对外贸易的税收优惠等,各城市针对不同的税种应设置不同层次不同结构的税收优惠比例,以高水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对城市经济活力提升与经济转型的激励效果,更好地为地方企业带来实惠。此外,城市经济转型的财税政策的落实并发挥真正的作用,地方还要应积极做好税务公开方面的工作,接受外部监督,让税务代理机制和代理行为能够阳光运行,让税收优惠落实举措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