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勤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为全麻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情况,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研究对象共80例,资料收集于2017年1月~2019年6月,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男12例、女28例,平均年龄(45.2±4.3)岁。对照组:男14例、女2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不存在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本组入选患者均确诊为甲状腺癌,在全麻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对本次研究表示知情同意。
两组患者均使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针对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实施对症处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1)主动接待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和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经验,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告诉患者围术期内的各项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叮嘱患者配合医护指导的重要性,使患者保持良好的依从性。尤其要强调恶心、呕吐是全麻术后的常见症状,使患者有心理准备,缓解焦虑、恐惧等情绪。在术前教会患者术后呼吸、吸痰的有效方法,叮嘱患者术后要配合排痰,保证呼吸畅通。术前一定要保证饮食清淡、易消化,减少食物的摄入量。(2)术后2~4小时内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最多见,护理人员需要加强观察,了解患者是否有呕吐发生的症状。当发生呕吐时要立刻进行呕吐物处理,保证患者的衣物、床单等清洁、干燥。在呕吐之后,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口腔清洁和面部清洁;当患者麻醉药效渐渐退去,逐渐恢复清醒之后,护理人员再次告知患者恶心呕吐是正常的现象,告诉患者放松心情能够有效缓解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对于严重恶心呕吐的患者,护理人员遵医嘱为患者使用止吐药物,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对于有脱水情况的患者及时进行输液补水。雅间需要增加病房巡视的次数一遍及时发现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并进行处理;术后需要在饮食方面加强护理干预,预防恶心呕吐,术后饮食要摄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每次进食时需要适当抬高患者的头部,确保进食顺畅。每次进食后一个小时之内先保持卧位休息,之后在转为平卧休息。同时要做好口腔清洁护理;如果患者恶心呕吐的症状得不到缓解,可以让患者在口中含姜片,同时为患者进行推拿按摩,预防恶心呕吐。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频率,评价护理满意度。恶心程度共分为四级:0级代表未发生恶心的症状,1级代表有恶心的征兆但是很快消失,2级代表患者的恶心程度为中度,3级代表患者有重度的恶心症状。
采用SPSS 19.0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达,x2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症状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可见下表1。
表1 对比两组护理干预的效果(n=40)
观察组患者的恶心程度:27例为0级,6例为1级,4例为2级、3例为3级;对照组患者恶心程度:11例为0级,13例为1级,12例为2级,4例患者为3级。
在临床中,甲状腺癌患者多在全麻状态下接受甲状腺摘除术治疗,但是全麻术后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几率较高,这些症状会影响患者的情绪,不利于术后康复。
科室针对这种情况制定了针对恶心、呕吐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在常规护理干预服务的基础上,护理人员提前告知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几率较高,使患者对术后症状有心理准备,并且这种提前告知的方法共容易获得患者的信任,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在术后的24小时都是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高频率阶段,护理人员加强了病房巡视,能够尽早的发现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在症状轻微时实施对症处理,也能够及时排除呕吐物,使患者呼吸畅通,预防更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预防性护理干预从认知、心理方面使患者对全麻后恶心、呕吐产生正确的认知,针对症状及时采取对症处理,让患者在程度较轻时就得到有效缓解。从结果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为甲状腺癌全麻手术患者针对术后恶心呕吐症状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恶心的严重程度,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