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卉,祁根兄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1)
支气管肺炎主要是肺部湿啰音、呼吸困难、咳嗽及发热等症状,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由于患儿治疗依从性差,大部分家属对疾病认知程度不够,导致患儿无法得到良好家庭治疗支持[1]。我院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应用于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以提高治疗依从性,报道如下。
采用信封密封法将2016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20例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60)及观察组(n=60)。纳入标准: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X线等检查确诊,符合《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8版)》[2]中关于本病的相关诊断标准;智力正常;意识清楚,认知功能正常;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合并肾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肝、肾损伤严重障碍。观察组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8个月~9岁(5.64±0.94)岁;家属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8例,中专及高中22例,大学及以上20例。对照组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8个月~8.5岁(5.72±0.85)岁;家属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9例,中专及高中21例,大学及以上20例。两组患儿及家属一般资料比较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指导家属及患儿日常生活中的运动及饮食注意事项等内容。
观察组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具体:1)成立家庭护理干预小组。建立患儿档案,含有基本资料、病情、诊断等,患儿家属、主管护师及责任护士都参与到护理中,前期主要由护士进行护理,家属协助,后期由家属看顾。2)儿童心理护理及排痰教育:采用游戏形式,可以配备卡片图画,使内容更加形象化,以小组形式与患儿及家长互动,强化支气管肺炎发病原因、治疗价值和饮食活动等。家属对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后,护理人员采用童趣化语言和患儿交谈,可以进行这样的对话:“小朋友,你现在是一位勇士,你的任务是将体内的病原菌清除,恢复身体健康,你愿意试一试吗?”。每日一次情境扮演,时间不宜过长,尽量不超过15 min。教会家属掌握拍背促排痰的方法。3)口腔护理:餐后,护士或者家属无法帮助患儿清除舌根、牙缝等死角的食物残渣,因此家属给予患儿适量白开水进行口腔清洁,睡前通过棉球擦洗口腔。
(1)两组干预效果、治疗依从性。本次研究从胸片、白细胞、浓痰、体温四个项目评估治疗效果,显效:四个评估项目中3项正常,其余1项明显好转;有效:四个评估项目中1~2项正常,其余项目明显好转;无效:无以上好转情况[3]。治疗依从性评估:如果患儿能够主动配合完成80%以上的医嘱,则判定为依从。
(2)两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
采用SPSS 20.0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比较分别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对比具有明显差异。
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依从性[n(%)]
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s,d)
表2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s,d)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以往采用的护理模式基本依靠护士完成,专业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患者院外管理未得到有效实施,导致患儿病情反复发作。家属和护理人员的均希望患儿病情得到控制乃至痊愈,应从患儿家属入手,调动其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4]。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加强知识记忆,患儿和家属的童趣化情境互动,促使患儿快速感知角色情境,积极参与自身疾病管理,约束自我不良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5]。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P<0.05)。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症状消失,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