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如新的时光记忆

2020-09-24 03:12汪诗原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2020年5期
关键词:老牌

汪诗原:老牌酒店的魅力更在于人

汪诗原

公众号:樊森的酒店Lab

立鼎世酒店集团旗下著名的经典老牌酒店巴黎丽兹酒店的Vendome套房内会客厅部分。

近年来,网红酒店和潮牌酒店四起,让我们见识了新酒店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和迅速取悦“千禧一代”的超凡功力,不过,这些神通广大的“新秀”大多难以掩盖“风潮来得陕,去得也快”的窘境,以及基本功不扎实的弊病。这也让我们不禁收回追风的目光,转而欣赏那些平静、随和的老牌酒店。尽管老牌酒店的表象并不似那些来势汹汹的新秀那般,但凭借深厚的积淀、流畅的运转、周全温情的员工,让世人着迷。

老牌酒店绝非一日养成的,时光的积淀无疑是这些老牌酒店最引以为傲的资本,持之以恒是老店赢得世人敬意的重要守则。巴黎丽兹酒店、首尔新罗饭店、东京帝国饭店,无不运作了几十年甚至超过一个世纪,尽管经历了无数次翻修和改扩建,但依然秉持着开业之初的气韵、风范和信条。它们如同灯塔一般,忠实守望着当地的沉浮与绽放。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全巴黎都陷入了物资紧缺的困境,但丽兹照常供应鱼子酱、生蚝和电力,即便战后初期的市场一片消沉,丽兹依然挺立于旺多姆广场,克服重重阻碍,遵循标准运作,如此妥帖、忠厚的面貌无疑增进了酒店与当地的默契与情谊。

当然,时间积淀只是基础,让老牌酒店运转流畅的关键更在于人。欧洲就留存着诸多由家族独立运营的酒店,经营酒店成了他们世代传承的事业,而巴黎的丽兹和Le Bristol无不在战后遇到了巨大困境,是法耶德和奥特克家族这样实力雄厚且眼光独具的伯乐的接盘,让传奇重获赖以生存的后盾;严谨且独具魅力的领导者也颇为重要,伦敦Claridges前总经理Thomas Kochs、先后效力于安缦和Trisara的Anthony Lark、长期统领文华东方各旗舰的Amanda Hyndman和Pierre Barthes,无不是其中的明星人物。他们凭借犀利的观点、出众的洞察力和果断的行动力,引领酒店游刃有余地行进于传统和潮流间。优质的员工和宾客更是酒店中最动人的流动风景,他们的“效忠”更令老牌酒店实力如虎添翼,且一家三代同店工作、老员工和宾客间保持着几十年友谊的故事极为普遍,无疑是教科书式的范例。

在时而滋润、时而冷酷的时光面前,能顶住考验的通常不仅是坚持,更在于变革。令老店重焕青春的翻修方式有很多种——巴黎丽兹为庭院新添可开闭的玻璃屋顶和地暖,令其成为终年可用的温室;像苏黎世Eden au Lac那样,让鬼才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奉上先锋顽皮又不忘致敬历史的“新风貌”。当然,酒店软性的变革相比一掷千金的硬件优化更具难度和艺术性。如何平衡传奇与当下是一门亘古不变的艺术,老牌酒店也必将因为倾力探究这门艺术而更具魅力和竞争力。

都市

老牌都市酒店既为到访的旅行者提供了探知城市的窗口,也见证并引领“城里人”生活方式的变迁。

瑞士 苏黎世

Dolder Grand Hotel

自1899年起,占据山巅、守望苏黎世市中心、拥有童话中城堡式外观的The Dolder Grand酒店一直是苏黎世人挚爱的城中隐世栖所。尽管酒店的开阔视野和宁静氛围始终不缺拥趸,但2001年成为其主人的大亨Urs E Schwarzenbach无意延续“岁月静好”,于是坚决不接酒店项目的诺曼·福斯特爵士自驾飞机由空中巡访Dolder Grand。其最终被酒店贵妇人般的气韵折服而食言,操刀酒店改造设计时,他将老楼视作“贵妇”,环绕老楼的当代新翼为“披肩”,由此为酒店引入了更时髦敞亮的客房和叹为观止的水疗中心。

thedoldergrand.com

日本 东京

大仓饭店The Okura Tokyo

诞生于1962年、被誉为日本现代酒店开篇之作的大仓饭店也在2015年被推倒,于2019年由两座玻璃新塔接替使命。为了缓解东京人对老楼消逝所产生的惋惜之情,大仓特意邀请原设计师之子谷口义雄,将老楼中由六角吊灯、屏风窗等经典元素点亮的大堂重现于新馆之中。而穿和服的电梯迎宾员、大堂音乐会、兰花吧等传统“配置”也被——保留。除了沿袭传统外,新大仓还新辟了独占一栋建筑、仅设140间高阶客房和博物馆风格门厅的“古雅馆”,满足了“金字塔尖”客群對私密的期许。

theokuratokyo.ip

美国 纽约

The Carlyle,A Rosewood Hotel

1930年,35层高,以英国散文家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的名字命名的卡莱尔饭店,就一直以独树一帜的住宅式酒店理念,引领着年掷百万美元长包曼哈顿摩天楼单元的风潮。近—个世纪以来,那些世间最挑剔的人士无不将卡莱尔视作他们在曼哈顿唯一信赖的下榻据点——纪梵希生前长居1701单元、乔治克鲁尼和太太阿莫拉在2801房住了整整三个月……让这些神仙宾客争相将卡莱尔征为行宫的重要因素是这里的每间套房都延续了昔日长租客的布置风格和生活印记。

rosewoodhotels.com

海滩

无论何时,为赞颂阳光和碧海而建的海滩酒店始终引领着度假酒店创作的最前沿。

法国 南法

Hotel du Cap-Eden-Roc

这家酒店最初只是《费加罗报》创办人Hippolyte de Villemessant供艺术家休憩和寻找创作灵感的别墅。但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不断扩建和雕琢后,这里升格为蔚蓝海岸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度假仙境。在酒店的历史进程中,菲茨杰拉德的厚爱、温莎公爵和辛普森夫人的隐逸无不为酒店增添了传奇色彩。不过,真正奠定这座海岸酒店至尊地位的是20世纪60年代,欧特家夫妇对酒店发起的收购和翻修,这使其如今成为更加备受瞩目的“名利场”。

oetkercollection.com

美国 夏威夷

Hatekutani

1981年,三井不动产收购了檀香山传奇老店Halekulani,在大刀阔斧地拆除了几栋古老小楼,为现代化建筑腾地的同时,其修复了酒店前主人金波尔夫妇委托查尔斯迪克里打造的原主馆,并用120万片蓝色玻璃马赛克铺就了一座池底“绽放”着一朵巨型卡特兰的椭圆形泳池,这不仅成就了夏威夷最具代表性的酒店场景。除了令人过目不忘的兰花泳池,Halekulani还凭借别具一格的“七度白”客房、传奇的“没有钥匙的酒吧”、天堂般优雅宁静的氛围,令世人着迷。

halekulani.com

泰国 普吉岛

Trisara

21世纪初,安缦历史上首任总经理Anthony Lark在离开其效力12年的Amanpuri后,协同不可一世的Pattamasaevi家族在普吉西端打造了一座全新度假村Trisara。为了不让酒店建设伤及环境,全数植物被移到Pattamasaevi在岛上的一处庄园,酒店完工后再全数移回;为了确保每间客舍的私密性,Trisara动用了其他豪华酒店五间别墅的土地面积来建设三间别墅;为了提升酒店质感和舒适度,酒店还特地联手空调制造商研发了一款运作极为安静的空调,并用泰北大理石、上等柚木、Jim Thompson丝绸尽情装点空间的每个角落。

古迹

由古建改造而来的酒店显然比纯粹的古董酒店需要肩负更多责任——既需要兼顾酒店和历史建筑各自的使命,也需要平衡历史与旅居的关系。

法国 凡尔赛宫

Airelles Chateau de Versailles Le Grand Controle

那些以“宫殿酒店”自称的酒店该谦虚一下了,因为Airelles酒店集团已经宣布将酒店开进凡尔赛宫苑内,酒店将涵盖14间客房(包括路易十六的财政总监雅克内科尔的卧室)、一间阿兰杜卡斯领衔的餐厅、康体中心以及一座室内泳池。住客将在早间游客到来前寻访小特略亚农宫,并在晚间游客潮退去后进入凡尔赛宫展开私人导览。

airelles.com

意大利 威尼斯

Belmond Hotel Cipriani

威尼斯从不缺富丽堂皇的宫殿酒店,但位于朱代卡岛、由15世纪私邸和卡萨诺瓦常约会美人的花园构成的Belmond Horel Cipriani酒店顯然是水城最独特的存在。酒店在圣马可广场边建了一座私人码头,酒店住客只要按一下码头门禁上的门铃,酒店的定制接驳艇就会在几分钟内靠港接你回店。乔治·克鲁尼无疑是这家酒店最忠实的拥趸,他曾自己为酒店递送其自创的龙舌兰酒,并在自己婚礼期间安排全数嘉宾在此住宿,酒店也用实际行动展现惺惺相惜——酒吧供应一款以克鲁尼的母亲为灵感创作的鸡尾酒。

hplmond.com

耶路撒冷

American Colony Hotel Jerusalem

酒店本是旅居耶路撒冷的外国侨民的社区,1902年,酒店大亨Plato von Ustinov的到来赋予了社区全新的使命——美侨饭店。它一问世就成为了圣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里不仅保留了沧桑的面容,也融入了葱翠的庭院和惬意的花园泳池。所有的客房都延续了19世纪侨民的布置,但也按楼层区分了主题。酒店一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各路名人到访耶路撒冷的不二之选,包括寻找写作灵感的John le Carre、出任非洲中东巡回大使的托尼·布莱尔。

americancolony.com

山林

密林山间不仅是多数寻求隱逸者最理想的场景,也见证了隐世度假酒店美学的孕育与变革。

日本 轻井泽

虹夕诺雅

星野家族从20世纪初就开始在轻井泽经营温泉旅馆。20世纪90年代初期,家族第四代传人星野佳路决心颠覆日式传统旅馆的固有营造和运营思路,将家族世代经营的传统旅馆变身为一座拥有77间散落在山间水边的新派客舍、倡导泊食分离理念〔而非传统的“一泊二食”〕、坐拥新式温泉汤馆的革新日式度假酒店——虹夕诺雅轻井泽,让前来山间隐世的宾客体会到虹夕诺雅开创的新派度假风尚——在阶梯造型的餐厅享用森林系料理、在融合了西式家具理念的“榻榻米沙发”上小憩、在全黑的汤馆空间里体会冥想温泉的奥妙……

hoshinoya.com

美国 纽约

The Point.Saranac Lake

The Point本是威廉·洛克菲勒二世的私人避世栖所,独占上撒拉纳克湖〔Upper Saranac Lake〕一处半岛,其隐秘的入口、密林、宁静的氛围令其在变身为精品酒店后,立刻成为纽约金字塔尖人士争相避世的天堂。酒店仅有的11间客房散落在四栋由石材和松木打造的度假小屋内,有的是洛克菲勒夫人昔日常流连的休息室,有的改造自洛克菲勒先生的书房。但最动人的莫过于“船屋”,其身处湖畔船库上方、由高耸的木质坡顶守护,客房中央是迷人的帐幔床,房间外围还有直面湖景的观景门廊环绕。

thepointresort.com

瑞士 圣莫里茨

Kulm

圣莫里茨本是一处度夏胜地,直到1864年秋,Kulm酒店掌门人约翰内斯巴德鲁特〔Johannes Badrutt〕为了挖掘圣奠里茨冬日度假潜质,和四个英国人打了个赌,赌注是,如果英国游客冬日到访圣莫里茨不尽兴,将承担他们的全数旅费。英国人在冬季如约而至,而且一直振奋地待到复活节才返程。而圣莫里茨的现代酒店鼻祖——Kulm自然成了全城最受尊敬的地标。20世纪70年代,希腊船王Stavros Nlarchos购入Kulm酒店后,积极延续了酒店的各项优良传统——舒适、先进、温情、盈门的贵客和华丽的盛会。

kulm.com

猜你喜欢
老牌
“老牌”艺人翻红 商业价值几何?
“老牌”电力设计院“正青春”
留学加拿大:打开“老牌”留学国的“新大门”
“老牌”新生
忙里偷闲
“老牌”贫困村为何“扶不起来”
旋转木马
“老牌”车模
冲锋枪流行大口径
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