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敏
即使炎热的夏季逐渐褪去,但国内银行上市的热潮却在持续升温。
日前,中国证监会网站分别披露了重庆三峡银行和广州银行的A股招股书。其中,三峡银行历经3年多时间,IPO申请于近日获得当地银监局的批复同意。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广州银行筹备IPO已有11年之久。
早在2016年11月,重庆三峡银行就在当地证监局完成上市辅导备案登记,又在2018年更换了保荐机构。2019年,该行年报中更是强调:“2020年本行面临重要的上市机遇期,本行将落实上市银行的各项标准,力争实现上市。”今年6月,重庆银保监局批复同意该行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规模不超过18.58亿股。
而广州银行此番计划登录深交所,拟发行不超过39.25亿股,占发行总股本的25%。早在2009年,广州银行就曾提出过三年上市的口号,但进展一度十分缓慢。市场有声音认为,股权过于集中是广州银行上市进程的重要阻碍。此次冲击IPO能否成为广州银行改善经营水平的新起点,仍然有待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重庆三峡银行成立于1998年2月,前身为万县市商业银行,后更名“万州商业银行”。2007年时,引入以重庆国际信托为主的投资者对万州商业银行进行重组,重组完成后更名为重庆三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IPO前,重庆三峡银行的控股股东为重庆信托,持股比例为28.996%,有业内人士认为,三峡银行一旦成功上市,将成为A股首个信托系商业银行。
然而,信托入股银行早已不是个例,据了解,国内目前已有12家信托入股21家银行。信托投资银行看重的是财务回报,能够获取稳定的投资收益。例如,作为上市银行的江苏银行,其第一大股东江苏信托持有8.04%的股权。2017至2019年,江苏银行为江苏信托贡献的投资收益分别为9.18亿元、9.45亿元、8.2亿元,连续三年位列江苏信托自营长期股权投资企业的第一名。
受益于股东背景,重庆三峡银行也获得了较多信托產品代销资格。截至2019年末,信托产品及资产管理计划余额为71.5亿元,在前十大信托产品中,重庆信托·万厦帝景苑房地产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10.63亿位列第一。
不过,也正因为重庆国际信托第一大股东的原因,该银行相应出现了一定的弊端。在联合资信去年给出的评级报告中,机构特意指出,“三峡银行持有的信托产品、资产管理计划及其他债务工具投资的规模较大,且投向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行业占比较高,对该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要求较高,相关风险需关注。”
此外,在申请IPO过程中,重庆三峡银行部分股权重启拍卖,或对其IPO进程带来影响。
8月17日到8月18日,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在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对重庆三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三峡银行)1853.28万股进行公开拍卖,起拍价为4849.3万元,折合每股2.62元。
此次拟拍卖重庆三峡银行股份为重庆万润建材销售有限公司所持有,因无力偿债,而被重庆兴农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申请执行。
因重庆三峡银行已经向证监会申报IPO并被受理,按照规定,该部分股份成交后,在重庆三峡银行上市后,要锁定36个月。
而这1853.28万股原定于2019年10月28日至10月29日、2020年3月20日到3月21日,由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拍卖,但均因故中止暂缓,当时起拍价定为3463.782万元,每股折合1.87元。此次为第三次启动拍卖,起拍价向上进行了调整。
另外,招股书还披露该行有9名法人股东将其持有的股份设定了质押,涉及股份总数为86250万股,占股份总额的15.47%。
其中,前十大股东中,精工控股质押约2.66亿股,重庆东华翰丰质押2.1亿股,希格玛质押1.50亿股,重庆景诚实业质押1.3亿股,粗略计算,合计质押7.56亿股。因质押股权数量超过其持有股权的50%,已限制表决权。
截至2017年、2018年、2019年各年度末,重庆三峡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07%、9.08%、9.84%,不良贷款率在2017年末达到4.41%,其他两年(2018年、2019年)为1.3%、1.31%,呈下降趋势。
不过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该行总资产约2084亿,总贷款为853亿,较2018年末增长近32%,其中个人贷款307亿,对公贷款546亿。并且,对公贷款中,该行涉及房地产相关行业的贷款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数据显示,2017年,该行房地产业贷款仅为45亿,至2019年,这一数字已增长至104亿,两年增长了131%。
从占比方面来看,房地产贷款在总贷款中的占比也在逐年上升。在2017年,该行房地产贷款的占比为10.06%,至2019年,这一占比增长至12.22%,上升了2.16个百分点。
根据联合资信整理的三峡银行贷款行业分布可以看出,房地产业贷款占比从2017年开始逐步攀升,到2019年末已升至第一。因此,联合资信认为,三峡银行房地产业贷款占比保持在较高水平,资产质量面临一定的迁移压力。
再来看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建筑业,2019年,该行建筑业的贷款为77亿,较2018年末的39亿增长了97%。在总贷款中的占比也从2018年的5.97%升至9.07%,上升了3.1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2019年,三峡银行房地产业贷款与建筑业贷款合计达181亿,在该行对公贷款中的占比超过33%。在2017年,这一占比为28.6%。
有业内人士表示,该行房地产相关产业的资金投入规模较大,由于此类贷款资金的监管力度日益趋严,且房地产业容易受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由此带来的相关风险值得关注。
与重庆三峡银行不同的是,广州银行上市之路可谓坎坷。
早在2009年,广州银行就提出过三年上市的口号,但进展一度十分缓慢。
上市步伐沉重,与该行股权高度集中有较大关系,广州银行因此用了9年时间来优化自身股权结构。
广州银行首次提到上市,是在2011年。该行在2011年年报“工作重点”中表示,将尽快完成引资工作,形成多元的股权结构,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水平、扩大业务规模、提升盈利能力,争取早日实现上市目标。
然而,时隔9年,广州银行才迈出上市第一步。
从广州银行2010年的年报中可以看出,该行前三大股东分别是广州国际控股集团(现广州金融控股集团)、广州市广永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广州市广永经贸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63.84%、26.16%和1.89%,总持股比例为91.89%。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市广永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由广州国际控股集团100%控股,广州市广永经贸有限公司又由广州市广永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100%控股,换句话说就是,前三大股东都是国资企业,并且持股比例超过了九成。
为了改变股权“成色”,广州银行下足功夫,不断进行增资扩股,股权结构在几年间发生了较大变化。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17年末,广州金控、广州市广永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广州金骏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广州银行50.01%、27.96%、9.99%股份。而这三位股东实控人均为广州市政府,即广州银行至少有88%股权控制在广州市政府手中。
按照上市要求,商业银行要实现上市,原则上单一法人持股比例不得高于30%。于是,2018年6月,广州银行又引入南方电网、南航集团等7家投资者完成了股权结构优化工作。
经过几年的发展与股权优化之后,上市之路总算有了一点眉目,2018年10月17日,广州银行在广东证监局办理了辅导备案登记。
据年报显示,2019年广州银行实现营收133.79亿元,同比增长22.35%,净利润43.24亿元,较上年的37.69亿元增长14.70%。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银行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均为流出状态
据统计,2017年至2019年,广州银行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576.85亿元、-617.38亿元和-189.0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行的资产质量也不容乐观。
据年报显示,2019年末,广州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5.18亿元,同比增长70.59%,不良贷款率1.19%,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与不良率比率为98.47%。
该行在年报中表示,2019年共核销不良贷款 17.09 亿元,有效缓释了风险并改善相关指标压力。在清收方面,全年通过自主清收收回不良贷款 6.8 亿元。
除此之外,广州银行及其支行还曾因信贷资金违规行为,多次收到大额罚单。
具體而言,广州银行违法违规行为包括“未经任职资格许可任命高级管理人员”、“违规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以及授信业务”、“个人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等。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至2019年,广州银行累计收到12张罚单,其中有10张罚单均与“信贷业务违反审慎经营规则有关”,累计被罚509.02万元。
除此之外,广州银行还曾被广州市纪委监委指出综合实力与广州定位不匹配等问题。
据公开媒体报道,广州市纪委监委网站公布十一届广州市委第七轮巡察反馈情况,其中特别提到,广州银行综合实力与广州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定位不相匹配,个别分行服务实体经济、小微企业成效不明显;组织建设虚化,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不严格,纪律观念淡化,授信不良资产责任认定与追责管理不到位,监督执纪问责宽松软;党管干部抓而不实,组织人事制度执行不严格,存在“带病提拔”等问题。
今年以来,还未能有一家银行成功登陆A股,于重庆三峡银行、广州银行而言,竞争对手林立,欲突围成功冲刺,如何应对当下这些忧患或许成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