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宁刚
1
《写给孩子的诗》是一次意料之外的写作。
稍稍翻阅这本诗集,不难猜到,书中的小远是我的儿子。
八年前,我还在南京大学读书。妻子停下手头的工作,回老家待产。孩子出生前两天,我才赶回家中。十多天后,我又离家返宁,继续学习。那一年,我28岁。
在学校,我有意无意地不去想家、想刚出生的孩子。有时想到,自己已是做了父亲的人,竟仿佛做梦一般,觉得不可思议。
在与妻儿分开的一年多里,我常给家里打电话,听家人说起孩子的成长与变化。挂断电话,我几乎本能地记下了家人关于孩子的讲述。如今看来,这些念想,似乎也不无补偿的意味。工作之后,虽然孩子在身边,习惯使然,我的记录仍然继续,只是内容有了些变化。偶然翻起过往的记录,发现非常好玩,拿给几个亲近的诗人朋友看,受到极大的鼓励。此后,才有意识地继续记录。
2
朋友周公度初次看到这些文字时说:写作的“真”有时候很简单,我们几乎不用多做什么,只需记录就够了。问题在于,记录什么。也就是说,需要记录者明白,什么是值得记录的。
相信很多父母都会有类似的举动——记录孩子的成长。我和妻子也不例外。我们分头记录,所记的内容不同,侧重也不同。那些具有教诲性、引导性的记录,在整理本书的过程中,都被删汰了。它们或有纪念的价值,却似乎少了诗性的舒展和自由的光芒。这部诗集想呈现的,正是孩子身上那种自由生长的、诗意灵光闪动的瞬间。
据我观察,这种星辰般、常会令人感到心头一亮的诗性之光,不是某一个孩子的特长,而是所有小孩生来就具有的。这些灵光,与其说显示了孩子的聪慧,不如说它体现了某种具有普遍性的、孩童感知世界和理解事物的特点。比如他们内心的天真与单纯、想象力的无所羁绊等。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成人的世界。两相比较,似乎可以说,成长就是一个人在长大、成熟的同时,天真的想象与自由逐渐失落,内心世界变得复杂,乃至拘谨、胆怯的过程。
生命的进程不可能停止,孩子也不可能不长大。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多一些小心和自觉,呵护他们身上的单纯与天真,使之少沾染一点成人的心机与世故。就此而言,孩子也是成人的一面镜子,能够映照出我们的许多不堪,我们蒙尘已久的生命之初的快意与理想。
明智的父母会懂得,像珍惜头顶的星辰一样珍惜、保护孩子干净的视听觉,呵护他们的纯真;愚昧的父母,不仅不懂呵护,恐怕还恨不得去之而后快,希望孩子变得和自己一样“懂事”。他们——正如有些有识之士所指出的——不像是小孩子,而更像是城府很深的“小大人”。
3
不少做父母的朋友看到本书,或许会说:“这样的书,我们也能写。类似的事情不是也常常在我们自己的孩子身上出现吗?”的确如此。唤起做父母的一点情愫,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对孩子言行的留意和记录中来,也是这部诗集的初衷之一。
在生活中,父母的确会遇到很多类似本书中所写的事情,其中许多丝毫不比我所记述的逊色。它们大多被当作孩子成长中的乐事,在家人、亲戚、朋友之间当作笑谈,然后随音声和时光的消逝而永久地消泯,仿佛不曾存在过。
同样的素材,作为笑谈存在和作为文字存在,质地是不同的。在前者那里,讲述者更多是将之作为生活的话题和“佐料”,为的是助兴。在后者那里,它会像长在缝隙里的种子,终会在某个时候生根发芽,使我们顽固的习惯和个性发生一些变化。这是文学的力量,更是诗性的力量。
当然,记录并不因此而沉重。相反,因为孩童的幽默、简单、快乐,以及无穷尽的奇思妙想,让我在整理《写给孩子的诗》时,感到空前的轻松和愉快,时时有一种瞭望星空的惊奇。愿大家都能分享这份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