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婀鹂
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很多父母会发现,孩子脾气很急,稍微批评一下就会发火。问题出在了哪呢?
先来看一下生活中常见的场景:
二福一直想玩姐姐的玩具,一次趁着姐姐不注意,悄悄得手。正玩在兴头的时候,玩具被姐姐夺了过去。姐姐发现一个小部件被弄坏了,使劲冲二福大喊,吓得二福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哇哇大哭。
妈妈觉得姐姐过分了,训斥道:“告诉过你多少次了,你的东西如果不想让弟弟拿到,就放在弟弟拿不到的地方。”
姐姐听到后的心理感受是:我没有做好,我犯错误了。
妈妈的话让孩子产生反抗性的防卫心理,她瞬间站到妈妈的对立面,顶嘴说:“二福弄坏东西不挨说,反而骂我!”
自从有了二福,妈妈很注意姐姐的心理感受。平心而论,有时特意偏爱姐姐。但是姐姐不理解,反而责怪起妈妈来了,妈妈心中的小火苗一下蹿起来:“自己物品管理不当造成的失误,不能勇于承担责任,必须及时教育!”于是一场家庭“战争”蓄势待发……
如果妈妈说话之前弄清楚自己的意图,同时揣摩姐姐的期待,会怎么样呢?
妈妈希望姐姐能管理好自己的物品,如果有过失,也会勇于承担。但是事情发生时,妈妈没来得及细想,不自觉地说出指责姐姐的话。教育目的没有达到,反而惹得双方不愉快。
那么怎么去表达呢?
第一步,与姐姐共情,说出姐姐的感受:“看到自己的玩具被弄坏了,你心里很难过。”
姐姐听到妈妈话里的潜台词:妈妈理解你的行为。
心理感受发生变化:我被理解了,妈妈看到我的难过了。
第二步,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办法:“看看能不能修好?”
姐姐听到的潜台词:妈妈和你是一伙儿的,我们要共同面对如何修好东西的问题。
心理感受发生变化:妈妈爱我,遇到困难时,妈妈和我一起面对。
第三步,询问孩子:“怎么避免同样的事情发生?”
姐姐听到的潜台词:妈妈在帮助我寻找问题原因。
心理感受发生变化:不都怪弟弟,我要是把玩具藏起来,弟弟就找不到了。妈妈爱我。
一场家庭“战争”就此烟消云散。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冰山理论。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
如果只看到行为,看不到行为下面的深层心理需求,单纯地去纠正行为,往往达不到满意的效果。如果能透过行为,看到对方的期待和渴望,我们就会做出符合对方心理需求的表达,对方会因“你懂我”而感动。孩子虽小,他们更希望被看到、被理解、被接纳。